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十二个主题,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定价:48
  • ISBN:7300178073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
  • ✪ω✪低吟
    2017-07-07 20:09:5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ω✪低吟
    2017-07-06 22:53:1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Maggie
    2017-06-21 06:38:45 摘录
    每个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都是有目的的,而父母需要去解读这个错误目的,并且需要在和孩子保持连接的同时逐步引导分离。这样孩子才能够达到独立并与社会合作。
    害怕的心理经常引起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辨别他的目的上,而不是找出导致他害怕的原因。任何被宠坏的儿童都会害怕一些事物,而害怕也仅仅是他们吸引注意力的一种方式罢了。结果,这样的心理变成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稳定模式,他们以此来实现与母亲的亲密联系。所以说,那些胆小的孩子通常都是被宠坏的,并且希望一直被宠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雪~~~
    2017-06-18 12:29:37 摘录
    在儿童时期,某些情况下很容易孕育出严重的错误意义。首先是曾经在婴儿时期患病或先天因素,导致身体器官缺陷的儿童。这种儿童心灵负担很重,如果没有亲近的人把他们的注意力由自身引到别人身上,他们大都只会关心自己的感觉,很难体会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第二是把儿童娇纵坏的情境。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对待,一旦他的意愿被违背,他们可能变成对社会最为危险的一类人。第三类是被忽视的儿童所处的情境。这样的孩子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构建了一种没有把这些友善力量考虑在内的生活解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杨素
    2017-06-18 12:16:32 摘录
    从广义上讲,出生只是生的开始。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自己不断诞生的过程。——弗洛姆
    儿童时期的经历,是对世界的初探索,也是初步形成三观认知的时期。生理缺陷、被溺爱、被冷落,都容易产生错误的“生活意义”,需要被及时纠正,教育和治疗。个体心理学提供一种特别而有效的指导,从整体出发,根据生活模式,在心灵与肉体的的相互作用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Maggie
    2017-06-18 08:39:44 摘录
    当我们赋予生活某种意义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应该采取推诿、埋怨或者博取他人同情、自认为丢人、自责等消极态度,而是应该不断地努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Maggie
    2017-06-18 06:38:28 摘录
    一个人只是从经验中提取部分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而不会被旧有的经验所困扰或击败。我们的意念是被经验赋予我们的“生活意义”所决定的:当我们将某一旧有经验作为将来生活的基础时,或许就已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生活意义”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则以个人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雪~~~
    2017-06-17 12:49:14 摘录
    人类生活于“意义”的领域之中。 生活的意义是由每个人自身的言行所赋予的。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在处理三种联系,一是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而无处可逃。二是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必然要与其他人发生关联。三是人类有两种性别。分别对应的是职业、社会和性。每个人对于这三种联系的处理,构成了各自生活的意义。 正确的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 能否产生正确的意义,源自儿童时期的经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