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政治

该书是南京大学周海燕副教授历经七年、通过多次多地实地研究和扎实文献研究完成的博士论文。 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周海燕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定价:48.00
  • ISBN:7802349796
第二章红色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 少年奥卡
    2018-07-08 14:45:39 摘录
    除“救国公粮”和“公盐代金”外,边区民众的负担还包括购买“救国公债”(仅1941年,边区民众就被动员购买公债500万元)(负担“救国公草”、“寒衣代金”、义务劳军、义务运粮运草,以及盐税、糖税、酒税、油税、耕牛税、羊子税、棉麻税、甘草税等。仅动用壮丁一项,每个壮年男子就需要服务至少20天),此外,无论是富户还是贫农,每个边区家庭还需要承担出牲口的义务。每户出牲口一头,分富户、中户、贫户,“其全年总服役时间富户不得超过80天,中户不得超过40天,贫户不得超过20天。……如无牲口,需自行雇佣,费用由应征户承担。”到1942年1月,条例修改之后,这项负担更其沉重凡能供驮运之牲口,每月有为公服役三天之义务”。即每年贫户亦需
    36天。

    一些地区为增加财政收人,所列收费项目令人啼笑皆非—如宁县“为了增加边区的财政收入”,向砍柴的贫苦农民收取“斧头登记费”,每月每把斧头要交一元。事后被边区政府严厉批评,方得及时纠正)。边区民众负担之沉重,就连应毛泽东之命,于1941年出任边区财政厅厅长,着力征收公粮,纠正“片面施行仁政”的南汉宸,亦在1948年总结抗战以来的财政状况时承认,1941年“是边区人民负担最重的一年”
    割韭菜早已有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少年奥卡
    2018-07-08 11:39:3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少年奥卡
    2018-07-08 11:22:10 摘录
    这其中,最能够说明政府切实考虑了民众需要的,是1942年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和一般的条例不同,它在正文的后面还附有以和农民说家常话的口吻写成的说明,生动、活泼地描述前面文字的字面意思、选举的意义乃至投票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在第21条后面是这样写的:

    “竞是争的意思,各党派各团体想自己提的候选人当选,都向选民宣布,要求选举他的人。竞选的好处就是摆出许多货色(候选人)叫人民选择,可以提高人民对政治的认识及兴味,可以促起政治的改进,可以将民主更加发扬。怎样竟法?拿什么东西来竞?不是靠枪靠势力,而是靠自己的主张。比如某乡选举乡议会,那里有国民党有共产党,共产党要想自己的人当选,于是共产党的该乡支部,就提出竞选政纲,说我们共产党主张在本乡如何如何,要我党的人当选了,一定能做到。同时向人民介绍我党提的候选人的能力与品质。当然国民党或其他党派团体,都也提出人和政纲来,都撂在人民面前,叫人民选择。人民是不会受骗的,看得准确的,选出的总不会坏,竞选的人如果失败了,那只怪你的货色不中客意。准备你的货色,下次再来吧!”

    利用陕甘宁边区民歌资源丰富的优势,边区政府还编创了生动的歌谣来宣传民主选举的目的和标准:“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