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哲学简史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
……
[ 展开全部 ]
唯一版本! 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 ,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 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名家评论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 收起 ]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ISBN:73012156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返璞归真
2018-12-13 15:09:41 摘录
于是荀子断言,出现这一切谬误,是由于“今圣王没”。若有圣王,他就会用政治权威统一人心,引导人们走上生活的正道,那就没有争辩的可能和必要了。
荀子在这里反映了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那是一个人们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的时代。这样的统一,虽然事实上只是统中国,可是在这些人看来,就等于是统一天下。
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这二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李斯后来做了秦始皇帝的丞相,始皇最后于公元前221年以武力统一了中国。这两位君臣一起致力于统一,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是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荀子的思想反映了动乱的时代精神,对政治统一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他的两位法家弟子,正是沿着这条路去努力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3 14:48:59 摘录
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苟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
荀孟虽同属儒家,但思想却存在诸多对立的地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chiva
2018-09-10 12:35:45 摘录
儒家现实主义派 荀子
荀孟相对:
孟子强调个人自由,重视超道德价值。
荀子强调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反对宗教观念。
荀子性恶学说,孟子性善学说。
荀子: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人在宇宙中与天地同等重要。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业。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
孟子:仁义礼智四端为天生,充分发展“四端”,人皆可为圣人。
荀子:人天生求利求乐天性欲望,但天生智能,智能可使人向善,则皆可为圣人。
人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详见《荀子·礼论》)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
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尊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功利主义,类同墨子)
功利主义:效益主义,追求群体收益的“最大幸福”。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人与自然(庄周:天与人)的区别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是精神创造,是“礼”。
礼:礼节、礼仪、净化情感。
◆礼、乐学说
理智(理解)无法完全消灭情感(见老庄)。知道与希望不同。因此丧礼与祭礼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情感发泄,得到情感的满足而并不妨碍理智的进步。
行丧祭之礼是一种自我欺骗,然而不是真正的欺骗。
逻辑理论
孔孟多论伦理。荀子则伦理与逻辑各半。(概因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时代)
“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伦理),下以辨同异(逻辑)。”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共名:属概念(上位概念)。共名无限大。
别名:种概念(下位概念)。别名无限小。
二者为逻辑学中的属种关系,由此可推“杀盗非杀人(墨辩)”之谬误。
证别家谬误
①“惑于用名以乱名”:即是上述共名与别名问题。两个概念间的逻辑问题。
②“惑于用实以乱名”:以个别例外否认一般规律。即是“山渊平(惠施)”之谬误。用个别实际例子(实)否定名的客观一般性。
③“惑于用名以乱实”:也是混淆共名与别名的存在,“白马非马”之谬误。公孙龙骑进城的确实是“马”,而非用白马否定马。
荀子言:以上所有谬论,皆因“今圣王没”。要有圣王用政治统一人心(思想),引导众人。(反映动乱时代的精神,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时代,思想统一,即不存在辩。)
彩蛋:
荀子最著名的两位学生:李斯、韩非。
一个做了秦丞相,协助中国的武力统一。
一个成了法家的领袖人物,为统一提供理论辩护。
看到李斯、韩非的时候,后脑勺的鸡皮都起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荀子在这里反映了他那个动乱的时代精神。那是一个人们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的时代。这样的统一,虽然事实上只是统中国,可是在这些人看来,就等于是统一天下。
荀子的学生,有两个最著名:李斯、韩非。这二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李斯后来做了秦始皇帝的丞相,始皇最后于公元前221年以武力统一了中国。这两位君臣一起致力于统一,不仅是政治的统一,也是思想的统一,这个运动的顶点就是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另一位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领袖人物,为这次政治的、思想的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
荀孟相对:
孟子强调个人自由,重视超道德价值。
荀子强调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反对宗教观念。
荀子性恶学说,孟子性善学说。
荀子: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人在宇宙中与天地同等重要。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业。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人为。
孟子:仁义礼智四端为天生,充分发展“四端”,人皆可为圣人。
荀子:人天生求利求乐天性欲望,但天生智能,智能可使人向善,则皆可为圣人。
人一定要有社会组织,为了社会组织,人们需要行为的规则。这就是礼。(详见《荀子·礼论》)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荀子·富国》)
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种限制。有礼,才有道德。尊礼而行就是道德,违礼而行就是不道德。(功利主义,类同墨子)
功利主义:效益主义,追求群体收益的“最大幸福”。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人与自然(庄周:天与人)的区别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是精神创造,是“礼”。
礼:礼节、礼仪、净化情感。
◆礼、乐学说
理智(理解)无法完全消灭情感(见老庄)。知道与希望不同。因此丧礼与祭礼不是宗教信仰,而是情感发泄,得到情感的满足而并不妨碍理智的进步。
行丧祭之礼是一种自我欺骗,然而不是真正的欺骗。
逻辑理论
孔孟多论伦理。荀子则伦理与逻辑各半。(概因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时代)
“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伦理),下以辨同异(逻辑)。”
“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
共名:属概念(上位概念)。共名无限大。
别名:种概念(下位概念)。别名无限小。
二者为逻辑学中的属种关系,由此可推“杀盗非杀人(墨辩)”之谬误。
证别家谬误
①“惑于用名以乱名”:即是上述共名与别名问题。两个概念间的逻辑问题。
②“惑于用实以乱名”:以个别例外否认一般规律。即是“山渊平(惠施)”之谬误。用个别实际例子(实)否定名的客观一般性。
③“惑于用名以乱实”:也是混淆共名与别名的存在,“白马非马”之谬误。公孙龙骑进城的确实是“马”,而非用白马否定马。
荀子言:以上所有谬论,皆因“今圣王没”。要有圣王用政治统一人心(思想),引导众人。(反映动乱时代的精神,渴望政治统一以结束动乱时代,思想统一,即不存在辩。)
彩蛋:
荀子最著名的两位学生:李斯、韩非。
一个做了秦丞相,协助中国的武力统一。
一个成了法家的领袖人物,为统一提供理论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