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冯友兰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730121569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24:15 摘录
    就传统的观点而论,元朝、清朝正如其他朝代一样,都是“正统”。人们或许说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但是我认为这正是要害。中国人缺乏民族主义是因为他们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由于中国人不大强调种族区别,结果就造成公元三四世纪期间允许各种外族自由移入中国。这种移入现在叫做“向内殖民”,是六朝政治动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从超等民族的观点批评的正是这种“向内殖民”。
    我们之所以缺民族主义,是因为我们习惯于从天下的范围看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大的视角,又怎么局限于“民族”二字?相反,西方之所以强调“民族”二字,正是由于其过于分裂,因此彼此都要找出自己单独存在的理由,以免被对手吞并同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6:46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而明明德又是修身的内容,于是三纲八目得以统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6:16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5:43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5:12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4:42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14:12 摘录
    这些话又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照后来的儒家说,三纲领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
    同样,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三纲归于一纲,是明明德;八目归于一目,是修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 chiva
    2018-09-27 16:13:51 摘录
    世界政治与世界哲学

    关于秦帝的统一。关于封建制度向中央集权的转化。(关于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的差别)


    《大学》

    新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之“三纲八目”: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三纲: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 “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终
    八目:修身——前为方法/手段 后为最终
    明明德=修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致知在格物。”
    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



    《荀子》折中趋势


    《庄子》折中趋势


    司马谈(道家/历史学家)、刘歆(儒家/历史学家)的折中主义


    和主题的关系、折中的本质
    下次再看,脑子糊了看不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