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哲学简史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
……
[ 展开全部 ]
唯一版本! 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 ,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 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名家评论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 收起 ]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ISBN:73012156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返璞归真
2018-12-14 12:11:03 摘录
这是一个在政治、社会方面的黑暗世纪,悲观主义极为流行。有些方面它很像欧洲的中世纪,时间也有一段是同时。这时候,在欧洲,基督教成为统治力量;在中国,新的宗教—佛教迅速发展。可是,若是说,这是文化低落的世纪,那就完全错了—有些人就是这样说的。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取“文化”一词的狭义,那就可以说,在这个世纪,在几个方面,我们达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绘画书法、诗歌和哲学在这个时期都是极好的。
政治、社会的黑暗,往往造就文化上的繁荣。一兴一衰,令人感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4 12:07:24 摘录
所以道家哲学正好符合汉初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政策是除秦苛法,与民休息,使国家在长期的耗尽一切的战争后恢复元气。到了元气恢复了,道家哲学就不再适用了,而需要一个进一步建设的纲领。统治者们在儒家学说中找到了它。
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是保守的,同时又是革命的。它保守,就在于它本质上是贵族政治的哲学;它又革命,就在于它给予这种贵族政治以新的解释。它维护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点是孔子时代的封建的中国所普遍接受的。但是它同时坚决主张,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应当像原先那样根据血统,而应当根据才德。因此它认为,有德有才的人应当就是在社会居于高位的人,这样是完全正确的。
道家哲学的无为而治只适用于汉初休养生息,到汉强盛时,就不适用了。而儒家既革命又保守的社会政治哲学,正好符合此时的要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4 12:04:13 摘录
儒家的胜利不是仅仅由于当时某些人的运气或爱好。当时存在的一定的环境,使儒家的胜利简直是不可避免的。
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哲学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这在对内控制和对外关系中都表现出来。秦朝亡了以后,人们就谴责法家的苛刻,完全不讲儒家的仁义道德。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就宣布,凡是治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及苏秦、张仪之学的人一律不准举为贤良做官。(见《汉书·武帝纪》)
法家如是变成秦的替罪羊。在其他各家中,与法家距离最远的是儒家和道家,所以很自然地发生了有利于儒家、道家的反作用。汉朝初期,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实际上十分盛行。例如武帝的祖父文帝(公元前179年至前157年在位)就深爱“黄老”,大历史学家司马谈在其《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评价最高。
秦朝的覆灭使法家被世人谴责唾弃,于是与法家最远的儒家和道家开始受到重视。物极必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4 12:01:46 摘录
在公元三四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一般都是道家,他们又常常是著名的佛教和尚的亲密朋友。这些学者一般都精通佛典,这些和尚一般都精通道家经典,特别是《庄子》。他们相聚时的谈话,当时叫做“清谈”。他们谈到了“非非”的时候,就一笑无言,正是在无言中彼此了解了。
在这类场合,就出现了“禅”的精神。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它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
禅宗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4 11:59:35 摘录
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
但是,佛教除了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还有它的哲学,即佛学。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却以佛学为盟友。当然,在出世方面,道家不及佛学。可是在神秘的形式上,二者很有相似之处。道的“道”,道家说是不可名的;佛学的“真如”,佛学也说是不可
言说的。它既不是“一”,也不是“多”;既不是“非一”,也不是“非多”。这样的名词术语,正是中国话所说的“想入非非”
1、道教的发展源于民族情绪,是为了取代佛教而产生的,因此借鉴了佛教许多东西。 2、道教虽与佛教不合,却与佛学为盟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chiva
2018-10-11 17:53:40 摘录
儒家的独尊与道家的复兴
法家对于秦;儒家对于汉。
武帝对于董仲舒的支持,致孔子成为中国思想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圣人。将儒学作为官学,不禁止其他学派思想。
与《六经》相对的《六纬》是汉代伪书,非孔子所著。将孔子塑造成神(向宗教的转化),但由于儒学中现实主义及理性主义一派的抵抗(孔子非神非王是为圣人),儒家没有走上宗教之路。
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之争
古文学派声称拥有“秦火”焚书之前密藏的经书(用古文字体书写),有刘歆等人,出于荀子。今文学派顾名思义,有董仲舒等人,出于孟子。
中国学术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古文学派的兴起是对今文学派的反动,革命。
杨雄:古文学派成员,《太玄》反者道之动。
王充:古文学派最大的思想家,怀疑精神,反偶像崇拜。攻击阴阳家、天人感应论(从目的论和机械论的角度)。
“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遣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论衡·遣告篇》)
“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论衡·变动篇》)
道家与佛家
道家之“道”,佛学之“真如”。
清谈: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禅”,禅宗是中国佛教分支,是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结合。
政治社会背景
中国大历史推崇的哲学思想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秦依赖法家实现了国家统一,但由于民怨沸腾,法家成为众矢之的,由道家/儒家所取代。新王朝的建立,由于战乱与前朝压迫,需要道家的“无为而治”。后至鼎盛时期,改为需要进一步建立纲领与社会制度,儒家则成为主流。其中儒家的“繁文缛节”则极度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阶层的固化。
废除封建制度的主要后果:是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的正式分离。
然而实际的统治无法离开法家:儒表法里。
儒家的专用范围是社会组织、精神与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
法家的应用则在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
而当社会秩序大乱,道家提供尖锐的批评,以反对政治、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且提供逃避现实的思想体系,以避开伤害和危险。(譬如汉后南北朝)
政治、社会黑暗的世纪,悲观主义盛行。宗教就出现了。欧洲基督教,中国佛教。在此期间出现的哲学思想——新道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儒家的社会、政治哲学是保守的,同时又是革命的。它保守,就在于它本质上是贵族政治的哲学;它又革命,就在于它给予这种贵族政治以新的解释。它维护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点是孔子时代的封建的中国所普遍接受的。但是它同时坚决主张,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应当像原先那样根据血统,而应当根据才德。因此它认为,有德有才的人应当就是在社会居于高位的人,这样是完全正确的。
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哲学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这在对内控制和对外关系中都表现出来。秦朝亡了以后,人们就谴责法家的苛刻,完全不讲儒家的仁义道德。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就宣布,凡是治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及苏秦、张仪之学的人一律不准举为贤良做官。(见《汉书·武帝纪》)
法家如是变成秦的替罪羊。在其他各家中,与法家距离最远的是儒家和道家,所以很自然地发生了有利于儒家、道家的反作用。汉朝初期,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实际上十分盛行。例如武帝的祖父文帝(公元前179年至前157年在位)就深爱“黄老”,大历史学家司马谈在其《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评价最高。
在这类场合,就出现了“禅”的精神。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它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
但是,佛教除了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还有它的哲学,即佛学。道教虽然一贯反对佛教,但是道家却以佛学为盟友。当然,在出世方面,道家不及佛学。可是在神秘的形式上,二者很有相似之处。道的“道”,道家说是不可名的;佛学的“真如”,佛学也说是不可
言说的。它既不是“一”,也不是“多”;既不是“非一”,也不是“非多”。这样的名词术语,正是中国话所说的“想入非非”
法家对于秦;儒家对于汉。
武帝对于董仲舒的支持,致孔子成为中国思想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圣人。将儒学作为官学,不禁止其他学派思想。
与《六经》相对的《六纬》是汉代伪书,非孔子所著。将孔子塑造成神(向宗教的转化),但由于儒学中现实主义及理性主义一派的抵抗(孔子非神非王是为圣人),儒家没有走上宗教之路。
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之争
古文学派声称拥有“秦火”焚书之前密藏的经书(用古文字体书写),有刘歆等人,出于荀子。今文学派顾名思义,有董仲舒等人,出于孟子。
中国学术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古文学派的兴起是对今文学派的反动,革命。
杨雄:古文学派成员,《太玄》反者道之动。
王充:古文学派最大的思想家,怀疑精神,反偶像崇拜。攻击阴阳家、天人感应论(从目的论和机械论的角度)。
“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遣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论衡·遣告篇》)
“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论衡·变动篇》)
道家与佛家
道家之“道”,佛学之“真如”。
清谈: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禅”,禅宗是中国佛教分支,是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结合。
政治社会背景
中国大历史推崇的哲学思想是由社会背景所决定。秦依赖法家实现了国家统一,但由于民怨沸腾,法家成为众矢之的,由道家/儒家所取代。新王朝的建立,由于战乱与前朝压迫,需要道家的“无为而治”。后至鼎盛时期,改为需要进一步建立纲领与社会制度,儒家则成为主流。其中儒家的“繁文缛节”则极度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阶层的固化。
废除封建制度的主要后果:是政治权利与经济权利的正式分离。
然而实际的统治无法离开法家:儒表法里。
儒家的专用范围是社会组织、精神与道德的文明,以及学术界。
法家的应用则在于实际政治的理论和技术。
而当社会秩序大乱,道家提供尖锐的批评,以反对政治、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且提供逃避现实的思想体系,以避开伤害和危险。(譬如汉后南北朝)
政治、社会黑暗的世纪,悲观主义盛行。宗教就出现了。欧洲基督教,中国佛教。在此期间出现的哲学思想——新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