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哲学简史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
……
[ 展开全部 ]
唯一版本! 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 ,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 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名家评论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 收起 ]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ISBN:73012156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chiva
2018-11-05 16:14:13 摘录
中国佛学的建立
使用道家哲学去解释《佛经》,此种方法称之为“格义”。从内容上的解释容易造成误解。
后来仅使用道家术语,两者的渐融,中国形式的佛学建立。
分为“中国的佛学(与本土哲学思想融合,空宗又称中道宗等)”与“在中国的佛学(印度佛学,相宗又称唯识宗等)”。
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他的 宇宙的心 的概念,以及可以成为它的 形而上学的负 的方法。
“业”:所思所想所行所动
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
心的表现,则是业,业所造即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而这一连串的因果,前世,今生,来世,即是“生死轮回”。它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暂时的。而这痛苦,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虚幻、暂时)的无知渴求、迷恋。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
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
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希望在于“无明”变“觉悟”。觉悟即是梵语的“菩提”。佛教所有宗派的教义与修行,皆意在“菩提”。个人在多次的轮回中,积累 不再贪恋而避开贪恋 的业。此种业造就脱离 生死轮回的 果。这种解脱叫作“涅槃”。
二谛义 —— 中道宗
有普通意义的道理—俗谛
有高级意义的道理—真谛
除此二种外,道理还有层次之分,低一层的真谛实是高一层的俗谛。(见吉藏大师之说。)
利用不同层次进行否定(冯老曰负的方法),当一切都被否定,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最终达到涅槃(庄子中“忘了一切”,连“忘了一切”也忘了,即是“坐忘”)。
僧肇的哲学
先研究老庄,后拜师鸠摩罗什。有书《肇论》。
♢其一论题“物不迁论”(动静之辩)。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
♢其一论题“般若无知论”。涅槃是不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因此建立在三论基础上,什么也不能说。
道生的哲学(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善不受报”义:善业也是业,一旦有业即无法跳出轮回,无菩提,无涅槃。道家的“无为”、“无心”由此进入佛学形而上。
◇“顿悟成佛”义:与渐修成佛相对。原文已失传,谢灵运《辩宗论》详细阐述。
◇“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法华经疏》)。详见P.239。另有“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因此义,被赶出首都南京。但《涅槃经》中已证实此义。一阐提人:不信佛之人。
◇“佛无‘净土’”。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中。“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涅槃。”
鸠摩罗什(千古一僧、八宗之祖)的两位弟子:僧肇与道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 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
第八章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 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阶段: 庄子
第十一 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 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 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 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 新道家: 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家: 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禅宗: 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儒家: 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 理学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 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使用道家哲学去解释《佛经》,此种方法称之为“格义”。从内容上的解释容易造成误解。
后来仅使用道家术语,两者的渐融,中国形式的佛学建立。
分为“中国的佛学(与本土哲学思想融合,空宗又称中道宗等)”与“在中国的佛学(印度佛学,相宗又称唯识宗等)”。
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他的 宇宙的心 的概念,以及可以成为它的 形而上学的负 的方法。
“业”:所思所想所行所动
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
心的表现,则是业,业所造即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而这一连串的因果,前世,今生,来世,即是“生死轮回”。它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暂时的。而这痛苦,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虚幻、暂时)的无知渴求、迷恋。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
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
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希望在于“无明”变“觉悟”。觉悟即是梵语的“菩提”。佛教所有宗派的教义与修行,皆意在“菩提”。个人在多次的轮回中,积累 不再贪恋而避开贪恋 的业。此种业造就脱离 生死轮回的 果。这种解脱叫作“涅槃”。
二谛义 —— 中道宗
有普通意义的道理—俗谛
有高级意义的道理—真谛
除此二种外,道理还有层次之分,低一层的真谛实是高一层的俗谛。(见吉藏大师之说。)
利用不同层次进行否定(冯老曰负的方法),当一切都被否定,包括否定这个“否定一切”,最终达到涅槃(庄子中“忘了一切”,连“忘了一切”也忘了,即是“坐忘”)。
僧肇的哲学
先研究老庄,后拜师鸠摩罗什。有书《肇论》。
♢其一论题“物不迁论”(动静之辩)。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
♢其一论题“般若无知论”。涅槃是不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因此建立在三论基础上,什么也不能说。
道生的哲学(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善不受报”义:善业也是业,一旦有业即无法跳出轮回,无菩提,无涅槃。道家的“无为”、“无心”由此进入佛学形而上。
◇“顿悟成佛”义:与渐修成佛相对。原文已失传,谢灵运《辩宗论》详细阐述。
◇“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法华经疏》)。详见P.239。另有“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因此义,被赶出首都南京。但《涅槃经》中已证实此义。一阐提人:不信佛之人。
◇“佛无‘净土’”。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中。“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涅槃。”
鸠摩罗什(千古一僧、八宗之祖)的两位弟子:僧肇与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