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最新力作,总结多年探讨中国社会基本问题之思想成果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求解中国人的正义诉求与幸福生活来源 ★附赠作者亲绘课程配套全彩“心智地图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汪丁丁
  •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定价:99.80元
  • ISBN:7208114706
第二讲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思想与艾智仁和休谟的产权学说
  • 杨雪松
    2018-05-05 13:55:06 摘录
    在我这一代人的经验里,有比孔子距离更近的人,例如我常引述而且最推崇的克里希那穆提( Jiddu Krishnamurti)。关于他的生活视频和著作,你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例如,胡因梦翻译了他的传记,特别感人的一本传记。我下载了一些视频,是大约1984年他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公开演讲,还有一些视频是他晚期很可能临终之前的那几天,在印度为一群孩子讲课。精神自由的人,外在特点是怎样的呢?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传记里,有一段描写,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沉寂了18年,没有人知道他。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他开始出名,有了一批如萧伯纳、小赫胥黎和电影明星嘉宝这样著名的追随者。那时,他有一幢加州小屋,位于加州海边那片180米高的红森林( red woods)里,周围是荒原。他的传记作者普普尔,是他的一位女性追随者,在传记里描写他经常一出门就是十几天或几十天,没有人知道他的踪迹。他回家之后神采奕奕,什么也不说,只说是出去散步了。在荒原里,没有粮食,怎么活呢?他说他从不吃饭,渴了有泉水,再吃一些野果即可。他不认为那是“辟谷”,他说那是“真正自然而然的生活”。他们又问他是否遇到蛇和狼之类的野兽是的,他回答,不过,那些动物路过他身边时嗅不到恐惧感,所以认为他不构成任威胁。我们知道,野兽不伤害婴儿,因为婴儿不知恐惧,赤子之心,纯粹天然。
    我读这本传记得到的感受与我看他的视频得到的感受一致,就是精神自由的人的外在特点是“不外求”。自由表为“完全的自足”,这与中国古人的想像也是一致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称为“自由”。一个自由的人,没有外在约東,因为从不外求。物质的匮乏、社会关系瓦解,以及自然灾害,所有这些约束都是外在的,都不能构成对心性自由的约束。换句话说,精神自由的人,完全在精神维度上生活,与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无关,所谓“超然物外”,或佛家所说“三界之外”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