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最新力作,总结多年探讨中国社会基本问题之思想成果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方向,求解中国人的正义诉求与幸福生活来源 ★附赠作者亲绘课程配套全彩“心智地图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汪丁丁
  •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定价:99.80元
  • ISBN:7208114706
三、功利主义的核心困境
  • 杨雪松
    2018-05-05 14:07:52 摘录
    4.求解正义:关注政体改革
    我们要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哪些议题?首先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如果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都有强烈的正义诉求,那么,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再拖延下去,必须提上日程。正义问题的求解在中国也一样,必须落实为一套政治体制改革方案。
    那么,怎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大致而言,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是一样的心态。中国的政治领袖要想留名史册,而且要想造福社会,最可能同时满足这两大诉求的,就是“修宪”。宪法共产党修改了多次,国民党也多次修宪。
    怎样修宪?以目前的状况为起点,以20年以后的中国社会为视野的期限,你如果是政治领袖,打算怎样修宪?当然,首先是正义问题的求解。那么,怎样的制度才是正义的或比现状更加符合正义的?很自然,第一个方案是“保护私有产权”,因为休谟论证过,这是正义的核心因素。可是,你提出这一修宪方案,等于没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因为江泽民时代就已经这样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请你们继续思考,如果你们是政治领袖,这一代人的,不是上一代人的,你们要怎样修宪?
    显然,目前的状况最醒目的是什十么?就是普遍的正义诉求,针对的不是私有产权保护问题,而是占压倒优势的,是财富的不合理积聚问题—权力寻租、商业违法、合法但损害道德的牟利行为,总之,我们称为“腐败”。群众最不满意的是收入两极化,而且加速两极化。所以,薄熙来在重庆的政策,似乎在底层深得人心。那么,修宪的另一方向你们可以认为就是“均贫富”,也就是薄熙来提出但未能实施的政策,例如根据“基尼系数”考核地方官员。温和一些的口号可是“共同富裕”。胡舒立最近写的社评就点出了薄熙来这一问题。她写的是“要改革而不要均贫富”。改革是争取机会平等的社会,均贫富则是结果平等的一场社会革命,比“文革”更糟糕的革命。
    上述就是未来修宪的两大可能方向,其余的方案都可以排列在这两端点之间。现实可行的一定要在两端点之间,不能走极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