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奇案

《洞穴奇案》讲述的是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借助这个假想公案,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彼得·萨伯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23.00元
  • ISBN:7108039877
观点十一 契约与认可
  • 罗蒙
    2017-06-22 08:44:10 摘录
    他承认人们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经历,那些东西塑造了不同的法律和政治哲学,但他又希望通过他所说的有关法律之要求的“高层次”宣告超越歧异造成的困境。他有没有看到法律的要求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不同人正当地持有不同观点的问题?我们就法律条文和先例进行推理,但是我们从老师和实例那里学习法律推理,而这些老师和实例完全置身于历史情境当中,并且体现着利益和社会背景的假定,我们永远不会揭示它,也永远不会摆脱它。我们的学习因为每个人对利害关系的不同理解、对意义轻重的不同认识,以及对正确行事的不同渴望而呈现出差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西西
    2017-06-06 22:31:08 摘录
    少了感情,理性只能建造出死寂的营地;而缺少理性,感情就难以找到有效方式坚持不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西西
    2017-06-06 22:28:51 摘录
    没有人可以在语境之外进行法律推理,语境总是影响着人们的推理目的和内容。语境包括这些因素: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共同体、影响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因素、渴望得到表达的人类情感、给人们提供了那些词语的语言、要求获得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的利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西西
    2017-06-05 20:22:43 摘录
    如果相信惩罚不会有威慑效果是导致我们对本案被告做出无罪判决的理由,我们就会面临一个矛盾。因为下一次探险者们处于同样情境时,影响他们们行为(在我们的假设下)的法律先例就会是我们的无罪判决,这只会使杀人的心理更加可能。
    法律先例对社会的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