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中国

《作为方法的中国》包括了:考察“中国近代”的视角、关于近代中国像的重新探讨、中国的“封建”与近代、天下与国家、生民与国民、作为方法的中国、津田支那学和今后的中国学、法国支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沟口雄三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36.00元
  • ISBN:7108036053
第八章 写在“儒教复兴”之际
  • 李云飞
    2019-10-24 16:03:27 摘录
    作为局外者本来无权过问,我只想指出一点,在中国,问题并不在于儒教资本主义而在于儒教社会主义,要言之,就是如何尽快地从大锅饭式的全体型社会主义
    向个人协作型的社会主义、从儒教社会主义向民主社会
    主义—即把个人的能力和权利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基
    础的社会主义—转化的问题。
    什么是儒教社会主义?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李云飞
    2019-10-24 16:00:21 摘录
    儒教(儒学)分为(一)礼制,(二)哲学思想,(三)政治、经济思想,(四)领导阶层的责任理念,(五)学问论、教育论、修养论、道德论,(六)民间伦理,(七)共同体伦理,(八)个人伦理等八个方面来考虑
    儒学的八个层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李云飞
    2019-10-24 15:57:57 摘录
    或许有人会问,从民国革命到“文化大革命”,打
    倒儒教不是一直都是文化运动的中心课题吗?这里,被
    打倒的儒教是指我所说的八个分类中的共同体伦理(宗
    族性的父权伦理)和个人伦理(孝悌伦理、五伦等等),
    而不是作为政治经济思想的儒教。
    反儒的具体层面,也要根据儒教的概念层次加以区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