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十五讲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弓l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志伟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29.50元
  • ISBN:7301068689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 返璞归真
    2018-12-17 10:37:06 摘录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所谓“德性”( 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7 10:33:51 摘录
    苏格拉底属于那种实践哲学家,他一生探索真理,虽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却留下了许多故事。使生苏格拉底死,使死苏格拉底生的,就是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使生苏格拉底死,使死苏格拉底生的,就是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7 10:28:52 摘录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很有意思。按照他的观点,悲剧之所以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不在于它表现了人们悲惨的命运,强化了恶人当道,好人受苦的情景,以便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同病相怜的感受。换言之,悲剧不是正义与邪恶、好人与坏人那样清楚明白的矛盾对立,那只能说是“悲惨”而不是悲剧。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黑格尔悲剧理论: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7 10:20:39 摘录
    普罗泰戈拉( 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公元前410)遗留下来的两个命题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命题,一个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经常被人们看做是强调主体能动性的人本主义的命题,其实不过是望文生义罢了。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个人”,他所说的“尺度”不是理性而是感觉因而有点儿以“无度”为度的意思。按照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3。例如一阵风刮来,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热。这阵风究竟是冷是热?全凭个人的感觉。这就是说,衡量自然万物的尺度就是个人的感觉。既然个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因而自然万物实际上没有普遍的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既然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同一个事物就可以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说法,都可以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理论。这两个命题表明,智者运动具有明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辨析:人是万物的尺度真实含义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感觉,其所遇到的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样子。即,衡量自然万物的尺度就是个人的感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7 10:14:39 摘录
    苏格拉底与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人并称人类的导师,他虽然没有写过什么哲学著作,但却以他的言行对西方文明产生了至今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苏格拉底没有写过哲学著作,我们如何能够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通过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人的回忆和记录。
    同孔子一样,只有传世思想,没有传世著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麦仔鱼丸
    2018-04-12 14:32:28 摘录
    换言之,悲剧不是正义与邪恶、好人与坏人那样清楚明白的矛盾对立,那只能说是“悲惨”而不是悲剧。悲剧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错,都有各自的道理,只不过由于两者的道理是相互冲突的,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