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十五讲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弓l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志伟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29.50元
  • ISBN:7301068689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1:08:08 摘录
    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探索精神乃希腊哲学之根本精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1:04:02 摘录
    新柏拉图主义是公元3至5世纪时最重要的哲学派别。说它最重要要是因为它既是整个希腊哲学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基督神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通过新柏拉图主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昔哲学理性精神的衰落和向神学转化的必然性。
    新柏拉图主义,承希腊哲学理性之精神,启基督教神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0:55:34 摘录
    据塞克斯都·恩披里柯介绍,这五个论式“第一个以观点的分歧为根据,第二个以无穷倒退为根据,第三个以相对性为根据,第四个以假设为根据,第五个以循环论证为根据”。
    第一,观点分歧。我们发现,显现出来的现象无论在普通人之间还是在哲学家之间,都会引起难以解决的分歧。所以,我们既不能做出一个肯定判断,也不能做出一个否定判断,只好悬而不决,保留意见。
    第二,无穷倒退。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事物的证据自身也是需要进一步证明的,而这个证明又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下去直至无穷。由于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可作为论证起点的根据,所以只好对事物保留意见,不作判断。
    第三,相对性。只有在和判断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一个对象才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但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却无法做出判断。
    第四,假设武断。当独断论者迫于无穷后退的困境时,便把某个东西当作出发点。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东西并不是通过论证建立的,而是他们简单地不通过任何证明而独断地确定的。
    第五,循环论证。应该用来证明所研究对象的东西自身却要求对象来证实。在这种情况下的两个命题中,我们既不能肯定这个证明那个,也不能肯定那个证明这个,所以对两者都只好存疑。
    因此,结论只能是:“在一切情况下,我们对所显现出来的对象都不得不保留意见,不作判断。
    晚期希腊哲学流派之一,怀疑主义的对其他流派理论过于独断、矛盾的批驳。现在看来,仍颇有道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0:38:29 摘录
    然而,宣扬摒弃物欲、抑制激情的塞涅卡,自己却聚财敛物、穷奢极欲。当有人指责他言行不一时,他是这样狡辩的:“哲学家所谈的并不是他自己怎样生活,而是应当怎样生活。我是讲美德,而不是讲我自己;…要知道,如果我的生活完全符合我的学说,谁还会比我更幸福呢?塞涅卡的言行不一虽然遭人唾弃,但是亦表明,或许恰恰是在哲学家那里,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显得更加尖锐。
    理论上冠冕堂皇,实际却背道而驰,哲学家的这种做派,让人鄙夷。朱熹类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0:22:13 摘录
    伦理学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和目的。“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但是,“当我们说快乐是终极的目标时,并不是指放荡的快乐和肉体之乐,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显然,最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是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感。
    伊壁鸠鲁哲学: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返璞归真
    2018-12-18 10:16:26 摘录
    所以,尽管这个时期的哲学经过了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但是我们并不称之为“希腊罗马哲学”,而是称之为“晚期希腊哲学”。与以前的哲学相比,晚期希腊哲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没有提出新的理论学说,通常是以前人的思想成果为依据加以改造或发挥,而且由于理性思辨的衰微,带有退回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前去的倾向,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具有比较浓厚的感性色彩。二是因为连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使人们陷入了对生与死等人生哲学问题的思考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伦理化的倾向。这一时期无论哪一派哲学都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来建构理论的,都以灵魂安宁或生活幸福为主要目标。
    晚期希腊哲学,都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来建构理论的,都以灵魂安宁或生活幸福为主要目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