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西方哲学十五讲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弓l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西方哲学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
……
[ 展开全部 ]
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西方哲学十五讲》系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西方哲学十五讲》系作为参考教材。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从很早以前,到很久以后,这种爱将牢固地支配着一类智慧,就是哲学。《西方哲学十五讲》系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地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西方哲学十五讲》系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因此对这套书作者的要求很高。 海报:
[ 收起 ]
作者:张志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29.50元
ISBN:730106868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返璞归真
2018-12-18 16:05:59 摘录
在这些内因、外因的交织作用下,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挺身而出,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这些人或奔走传教,或著书立说,力图使基督教的信仰与哲学的理性统一起来。通过他们的活动,基督教第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因而他们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就被称为“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教父哲学,教父创造的哲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6:03:57 摘录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世纪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奇特混合物。从教父哲学到早期经院哲学,一向是柏拉图主义的天下,后来经过托马斯·阿奎那的努力,亚里士多德才终于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不仅为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深邃的思想领域,而且他的逻辑三段论亦为哲学家们提供了推理论证的方法。当然,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思想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是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奇特混合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6:01:13 摘录
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12世纪后期的城市繁荣,主教座堂和城市修道院的学校人数大大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 universitas)原意为“统一体”,本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教师按照授课专业分为不同的学院,般分为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等四部分,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大学的学制、学位制度为哲学思维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大学,原指教师和学生的公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5:59:17 摘录
所谓“经院哲学”( scholasticism))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教父哲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随着大学的诞生,经院哲学进入了繁荣时期。
经院哲学,得名于其所产生的地点:学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1:46:30 摘录
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困惑留下了这样一段名“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奥古斯丁: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1:28:31 摘录
即便如此,教会基于偏见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它在某种意义上有效地防止了日耳曼民族当时还处在幼稚状态的心灵被各式各样的学说理论搅得一团糟。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很可能因为不能理解、消化和吸收希腊文明的精神养分而患上营养不良症。结果与基督教原初的意图相反,它排斥异己的做法起到了循序渐进的教化作用。不过无论如何,教会排斥异己的工作的确富有成效,它使得精神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片空白,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重新填充而丰富起来。
思想的单一化防止了尚未开化的日耳曼民族被其他理论搅得一团糟而可能因为对希腊文明无法充分理解、接纳患上营养不良症,有利于该民族进入文明的大门。但是,要是思想多元,百家争鸣,即使日耳曼民族不能马上消化吸收,但至少会有一天理解并进一步发展的。这样只接触单一思想,使其成熟早,但限制了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利邪?弊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返璞归真
2018-12-18 11:20:08 摘录
不错,中世纪的确有一个“黑暗时期”,不过这个“黑暗时期”主要指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几百年(400-100),那并不是基督教的错主要是因为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希腊罗马文明被一扫而空所造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基督教教会在保持文明火种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如果从物质生活方面看,中世纪的确是极端匮乏的,但是如果从精神状态上看,从信仰上看,中世纪不但说不上“黑暗”,或许应该说是“光辉灿烂”才对。因为中世纪的人们在匮乏和艰难的现实生活之上,建
立了一个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世纪早已成了历史,因为成了历史,我们今天才有可能不带偏见地比较“客观地”看待那个时代,评价基督教教会的历史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基督教感化了日耳曼各民族,如果没有很少受到冲击的修道院保存了希腊罗马的文献,人类已经获得的文明成就便有可能付诸东流。国家政权(当时的欧洲还没有形成像样的国家政权)做不到,科学和艺术做不到的,宗教做到了。
不否认基督教对希腊罗马文明的保留具有积极意义,也不否认基督教为人类创造了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但这并不能证明基督教的历史作用就是偏积极的。数百年的思想钳制,西方文明停滞不前,基督教罪莫大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四讲 柏拉图的“洞穴”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第八讲 人的发现
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第十讲 大陆理性主义
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主义
第十二讲 社会政治理论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四讲 柏拉图的“洞穴”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第八讲 人的发现
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第十讲 大陆理性主义
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主义
第十二讲 社会政治理论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第二讲 哲学的诞生
第三讲 苏格拉底的问题
第四讲 柏拉图的“洞穴”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六讲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七讲 信仰的时代
第八讲 人的发现
第九讲 主体性的觉醒
第十讲 大陆理性主义
第十一讲 英国经验主义
第十二讲 社会政治理论
第十三讲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十四讲 费希特和谢林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
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12世纪后期的城市繁荣,主教座堂和城市修道院的学校人数大大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 universitas)原意为“统一体”,本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教师按照授课专业分为不同的学院,般分为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等四部分,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大学的学制、学位制度为哲学思维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立了一个异常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世纪早已成了历史,因为成了历史,我们今天才有可能不带偏见地比较“客观地”看待那个时代,评价基督教教会的历史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基督教感化了日耳曼各民族,如果没有很少受到冲击的修道院保存了希腊罗马的文献,人类已经获得的文明成就便有可能付诸东流。国家政权(当时的欧洲还没有形成像样的国家政权)做不到,科学和艺术做不到的,宗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