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堂之外——180
-
1880年代之后,学海堂虽然仍然享有相当的政治地位,但其学术文化地位却渐见褪色。光绪七年(1881)陈澧去世之后,在广东文化史的论述上,学海堂的学长和弟子便没有一个享有陈澧的声誉。这固然可能是后来者的学术成就不如陈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官方色彩甚浓的学海堂,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一夜之间成为抱顽固守的象征。相反,同治年间与陈澧齐名的朱次琦,却因其不肯就学海堂学长的事迹,被日后那些对学海堂提倡汉学不以为然的广东学人特别是反满人士认为是清末广东学术的一股清流。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1880年代之后,学海堂虽然仍然享有相当的政治地位,但其学术文化地位却渐见褪色。光绪七年(1881)陈澧去世之后,在广东文化史的论述上,学海堂的学长和弟子便没有一个享有陈澧的声誉。这固然可能是后来者的学术成就不如陈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官方色彩甚浓的学海堂,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一夜之间成为抱顽固守的象征。相反,同治年间与陈澧齐名的朱次琦,却因其不肯就学海堂学长的事迹,被日后那些对学海堂提倡汉学不以为然的广东学人特别是反满人士认为是清末广东学术的一股清流。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1880年代之后,学海堂虽然仍然享有相当的政治地位,但其学术文化地位却渐见褪色。光绪七年(1881)陈澧去世之后,在广东文化史的论述上,学海堂的学长和弟子便没有一个享有陈澧的声誉。这固然可能是后来者的学术成就不如陈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官方色彩甚浓的学海堂,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一夜之间成为抱顽固守的象征。相反,同治年间与陈澧齐名的朱次琦,却因其不肯就学海堂学长的事迹,被日后那些对学海堂提倡汉学不以为然的广东学人特别是反满人士认为是清末广东学术的一股清流。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1880年代之后,学海堂虽然仍然享有相当的政治地位,但其学术文化地位却渐见褪色。光绪七年(1881)陈澧去世之后,在广东文化史的论述上,学海堂的学长和弟子便没有一个享有陈澧的声誉。这固然可能是后来者的学术成就不如陈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官方色彩甚浓的学海堂,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一夜之间成为抱顽固守的象征。相反,同治年间与陈澧齐名的朱次琦,却因其不肯就学海堂学长的事迹,被日后那些对学海堂提倡汉学不以为然的广东学人特别是反满人士认为是清末广东学术的一股清流。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1880年代之后,学海堂虽然仍然享有相当的政治地位,但其学术文化地位却渐见褪色。光绪七年(1881)陈澧去世之后,在广东文化史的论述上,学海堂的学长和弟子便没有一个享有陈澧的声誉。这固然可能是后来者的学术成就不如陈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官方色彩甚浓的学海堂,随着清政府的倒台,一夜之间成为抱顽固守的象征。相反,同治年间与陈澧齐名的朱次琦,却因其不肯就学海堂学长的事迹,被日后那些对学海堂提倡汉学不以为然的广东学人特别是反满人士认为是清末广东学术的一股清流。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