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承诺和一致
-
人们往往会寻找新的理由和借口,证明自己已经做下的承诺很明智。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主动、公开、付出努力、发自内心、没人强迫的承诺最为有效。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在顺从业界,确保初步承诺最为关键。等人做出承诺,即站定了立场之后,会更乐意答应跟先前承诺一致的要求。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做了承诺的决定,哪怕是错误的,也有一种自我延续的倾向,因为它们能“自己长出腿来”。也就是说,人们往往会寻找新的理由和借口,证明自己已经做下的承诺很明智。因此,即使刺激人们做出承诺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承诺也能长久地维持下去。这种现象解释了为什么诸如“抛低球”等欺骗性顺从手法会有效。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在顺从业界,确保初步承诺最为关键。等人做出承诺,即站定了立场之后,会更乐意答应跟先前承诺一致的要求。故此,许多顺从专家会设法诱使人们预先站到一个立场上,这个立场跟他们之后提出的要求要人们做的事情是一致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承诺都能同样有效地带来前后一致的行动。主动、公开、付出努力、发自内心、没人强迫的承诺最为有效。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心理学家早就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要把个人的言论、信仰、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的欲望。这种一致性倾向有三大源头:第一,社会高度重视良好的个人一致性;第二,除了对公众形象的影响,整体保持一致能为日常生活带来有利的应对方法;第三,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方向一致提供了宝贵的穿越捷径,只要跟先前的决定保持一致,人们以后碰到类似的环境就不用处理所有相关信息了,只需要想一想先前的决定,再做出一致的反应就行了。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顽固地保持一致荒谬透顶。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承诺一旦做出,就开始长出腿来支撑自己。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个人承诺能建立起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能为最初的承诺找到新的理由。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不管用的是哪种“抛低球”手法,顺序总是千篇一律的: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做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做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一般来说,由于人们的内心信仰系统需要保持一致,他们会宽慰自己:我选择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严格的入会仪式极大地强化了新成员对团体的承诺感。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轻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便产生了维持它的动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