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的城市

“收缩的城市”是德意志联邦文化基金会的研究计划,由德邵包豪斯基金会负责人Philip Oswalt、莱比锡当代艺术博物馆、德邵包豪斯基金会联合完成;该计划至今仍在进行中, …… [ 展开全部 ]
  • 作者:Philipp Oswalt
  •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定价:199.00元
  • ISBN:4294967295
资本主义的持续危机 克劳斯·荣内伯格
  • 子雲1987
    2022-12-13 09:59:35 摘录
    资本的运动变化不羁,而且是在全球性的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的,因此唯有在全球性的运作中才能实现它的再生产。当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剩余价值的实现时,它所依赖的条件是存在空间上分散且在质量上参差不齐的劳动力市场。持续不断的再生产,空间上的不均等,以及其他不平等的相互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因此,一方面,资本试图努力消除阻碍这一流通的空间障碍,马克思把这种过程称为“时间消灭空间”。另一方面,使得资本流通呈加速运行的持续动力还需要“生产(更多的)空间”。货物与日用品的生产需要物质性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像工业区、机场、运输和通信系统等。因此,要想支配空间,我们就必须组织好空间。但是这样的投资使资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于城市基础设施动弹不得,而由于物质形态的建造设施相对稳定,它迟早会与技术上的革新以及经济方面的市场策略的改变发生冲突。在积累过程中,这种矛盾使得人们努力以一种最为功能化的方式为这一积累过程制定空间规划,它还使得那种“传统的(自发产生的)”空间和“经过规划产生的”空间之间出现争斗。资本主义创造了一种在一段时间里能够符合眼下发展模式的地景学景观,但在下一轮循环到来时却又不得不毁掉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子雲1987
    2022-12-13 09:47:41 摘录
    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力呈波浪形循环,并估算出“波长”约为50年。熊彼特同样认为资本主义是以一种不平衡并容易导向危机的形式发展的。他认为主要的技术革新是间断出现,当它们慢慢被用到经济中时,便会引领一段“长波”。一方面,它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活动和分支,但也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削弱了传统工业和传统技术的价值。根据这一理论,长期的经济发展应被理解成是一个个长波的连续,而每一个都呈现出不同的技术和经济模式。每当危机形成,引发转变,从一个波长向下一个波长发展时,模式也就改变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