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小说课
►关于阅读,他们这样说: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
……
[ 展开全部 ]
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日本] 村上春树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毕飞宇这样说: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集结万千读者的热情期待,网络阅读量超千万,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广受好评,最不一样的阅读范本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 你,真的读懂小说了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渴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抵达文学的千分之一。——毕飞宇 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史上那些德高望重的作品,经典首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小说! 以普通人的姿态读人性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 收起 ]
作者:毕飞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38.00
ISBN:429496729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云云好
2019-11-03 14:00:42 摘录
基础体温最低的是谁?当然是张爱玲。因为特殊的原因,因为大气候,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总体上是热的,偏偏就出了一个张爱玲,这也是异数。这个张爱玲太聪明了,太明白了,冰雪聪明,所以她就和冰雪一样冷。她的冷是骨子里的。人们喜欢张爱玲,人们也害怕张爱玲,谁不怕?我就怕。我要是遇见张爱玲,离她八丈远我就会向她鞠躬,这样我就不必和她握手了。我受不了她冰冷的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20:06:14 摘录
当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作家都在界定“敌人是谁”的时候,鲁迅先生十分冷静地问了一句:“我是谁?”在鲁迅看来,“我是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敌人是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20:05:10 摘录
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或者说作家,有两个基本的命题:反帝、反封建。这个所有人都知道,也没有任何疑问。不过我想指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里,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诉求的出发点,这个也可以理解,民族存亡毕竟是大事。鲁迅则稍有区别,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反封建一直是鲁迅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让人做人,它逼着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奴才。
大部分作家是救亡压到了启蒙,而鲁迅扛起了启蒙的大旗,甚至“屈才”写小说来传播思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20:02:52 摘录
伏尔泰在总结启蒙运动的时候说过一句极为重要的一句话,什么是启蒙?就是“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性”。我说实话,读大学的时候我其实不懂这句话,使用理性为什么要“勇敢地”?大学毕业之后,我从鲁迅那里多少知道了一些。我只想说,使用理性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今天,我想这样告诉我自己:理性能力强不强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勇敢地”去使用我的理性。
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20:00:11 摘录
鲁迅一生都在批判劣根性,这是他对国民性的一种总结。这个劣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强的部分和弱的部分。强的部分就是鲁迅所憎恨的流氓性,弱的部分则是鲁迅所憎恨的奴隶性。最令鲁迅痛心的是,这两个部分不只是体现在两种不同的人的身上,在更多的时候,它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个总结是鲁迅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鲁迅为我们这个民族所做出的伟大的贡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19:51:42 摘录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一个基本点上,看它有没有隐喻性,或者说,延展性。通俗地说,现实主义是由此及此的,象征主义则是由此及彼的,——言在象,而意在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10-12 19:48:06 摘录
在鲁迅看来,中国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人人都信奉“沉默是金”。一个人得了癌症了,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尤其不愿意第一个说。这就是鲁迅所痛恨的“和光同尘”。“和光同尘”导致了一种环境,或者说文化,那就是“死一般的寂静”。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鲁迅用非常正常的音量说一句“你得了癌症了”,它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很冷静。这才是鲁迅式的呐喊,——鲁迅的特点不是嗓子大,是“一语道破”,也就是“一针见血”,和别人比音量,鲁迅是不干的。作为一个一流的小说家,作为一个拥有特殊“腔调”的小说家,鲁迅永远也不可能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叫喊的,那叫郭沫若,不叫鲁迅。
捂嘴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闲
2018-09-21 00:07:06 摘录
鲁迅一生都在批判劣根性,这是他对国民性的一种总结。这个劣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强的部分和弱的部分。强的部分就是鲁迅所憎恨的流氓性,弱的部分则是鲁迅所憎恨的奴隶性。最令鲁迅痛心的是,这两个部分不只是体现在两种不同的人的身上,在更多的时候,它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的确是这样,流氓性通常伴随着奴性,奴性通常伴随着流氓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建构生动有趣的全民阅读(丁帆、王尧)
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
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
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刀光与剑影之间——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
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
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
附录:
我读《时间简史》
货真价实的古典主义——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建构生动有趣的全民阅读(丁帆、王尧)
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
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
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刀光与剑影之间——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
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
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
附录:
我读《时间简史》
货真价实的古典主义——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建构生动有趣的全民阅读(丁帆、王尧)
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走”与“走”——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
两条项链——小说内部的制衡和反制衡
奈保尔,冰与火——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
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刀光与剑影之间——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
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
倾“庙”之恋——读汪曾祺的《受戒》
附录:
我读《时间简史》
货真价实的古典主义——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的确是这样,流氓性通常伴随着奴性,奴性通常伴随着流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