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
……
[ 展开全部 ]
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 十年:《孤独六讲》跨越十年,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经典。有人从中看到孤独,也有人看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烙印。新版耗时长达两年,于初版十周年之际,以全新面貌重磅回归。 - 新版:蒋勋创作全新长序“不完整的自己”,并亲作修订全部内文。从装帧设计到全书品质,均亲自把关。精雕细琢,用真诚诠释孤独之美。 - 孤独:蒋勋以一颗柔软心,书写让我们内心安定的力量。与读者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也许很困难,也许还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但是,我们是否愿意试一试——做完整的自己。 - 经典:《孤独六讲》在华人世界创下百万畅销记录,成为孤独美学的代名词。从明星到学者,无数人从中找到了共鸣。独立面对世界之后,你更能知道它的价值。 - 装帧:极简装帧,黑白灰三色清雅设计,赋予新版全新质感。
[ 收起 ]
作者:蒋勋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48.00元
ISBN:753549283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62 )
评价 (1 )
革命孤独 111
Miranda
2020-08-01 16:42:54 摘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我学生时代的偶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去台北中山纪念馆看廊上的黑白老照片,当我看着那些照片时,我看到了青春。他们大多是二十岁出头,生命就没有“后来”了。虽然有时候生命有“后来”反而是更大的难堪。
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我在翻开早年的日记时,吓了一跳,我竟然曾经在生日当天写下:“我决定不要活过二十一岁,活过二十一岁是很可耻的。”我在十几岁时写下这句话,可以说我后来都是“可耻”地活着。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所以秋瑾走向死亡,林觉民走向死亡,徐锡麟走向死亡,都是相信青春背后没有东西了,就此了断。我当时会把他们当作偶像,就是因为他们带给我一种青春糅杂着悲剧的感动,就像一首最美的诗。
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也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你注意一下,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很少有人的美可以超越性别。照片中的她英气逼人,穿着日式和服,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我不知道她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拍下这张照片,但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书桌玻璃垫下。那是一种把生命活出极致的美!
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克鲁泡特金、托尔斯泰都是如此。
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是伯爵,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农奴,可是他内心有一个无法完成的梦想:他想要与人分享他的财富和地位,最后他只能对自己进行颠覆和革命。
革命者如何定义青春 时代如何影响人们定义青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randa
2020-08-01 16:29:13 摘录
《史记》里有两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刘邦和项羽,你读这两个人的故事会发现,刘邦的部分真是没什么好读的,甚至有点无聊。但刘邦真的是这么乏善可陈吗?不然,是作者司马迁对他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成功了。作为一个历史的书写者,司马迁对于现世里的成功者其实是不怀好感的,这里面不完全是客观的对错问题,而是主观的诗人的抉择,他选择了项羽作为美学的偶像。所以我们今天看《霸王别姬》,不管是电影或戏剧,都会为霸王与虞姬告别、在乌江自刎而感动,它根本就是一首诗。
我们不能确定历史上的楚霸王是不是真的如此浪漫,可是,司马迁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使得数千年来的人们都会怀念这个角色。
这是不是就是文学的职责?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嬴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我们从这个角度解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破格把项羽放在记载帝王故事的《本纪》中,并且在最后“太史公曰”中暗示“舜目盖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将项羽与古代伟大的君主舜相比。最精彩的还是司马迁写项羽的生命告别形式,诚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把项羽的性情都写出来了,完全是一个美学的描述。
我想刘邦在九泉之下读到《史记》,恐怕也会遗憾,他赢得了江山却输掉了历史。后人怎么读《史记》也不会喜欢刘邦,却会对项羽充满革命孤独感的角色印象深刻。
从严格的史学角度,我会对项羽的真实性格产生怀疑,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所以你可以看到《史记》中所有动人的场景,都跟孤独有关。
不论是项羽、屈原或是荆轲的告别画面,都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孤独的出走,而他们全成了美学的偶像。相对地,刘邦、楚怀王、秦始皇全都输了。我们可以说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这部书至今仍然有其地位和影响力,未必是在历史上,更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情和内在的坚持。
具有启发性的《史记》研究角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randa
2020-08-01 16:21:24 摘录
托尔斯泰是一位伯爵,拥有很大很大的农庄,但是在他的作品《复活》中,他重新回顾成长过程中身为贵族的沉沦,以及拥有土地和农奴带给他的不安与焦虑,他决定出走。我认为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不是《复活》也不是《战争与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时,写的一封给俄国沙皇的信。信中,他没有称沙皇为皇帝,而是称他为“亲爱的兄弟”,他写道:
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农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
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后,他收了几件衣服,拎着简单的包袱,出走了。最后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
我觉得这是托尔斯泰最了不起的作品,他让我们看到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他所要颠覆的不是外在的体制或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虾
2020-01-25 22:26:14 摘录
大概在我大一时,陈映真老师被逮捕,那个年代一个人被抓不会有报纸报导,大家都不知道原因,就这么失踪了,接着出现各种传说,使大家觉得很恐惧。在老师被逮捕前的一个星期,我在明星咖啡屋和他聊天,那时候我已经参加了诗社,对诗有一种很浪漫的看法,觉得文学就是文学,是一种很唯美、很梦幻的追求。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平曰很有耐心的老师,却显得焦虑、不耐烦,他对我说了一句很重的话。
他说:“文学不应该那么自私,文学应该关心更多人的生活,走向社会的边缘,去抨击不正义、不公理的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6:45 摘录
我真的觉得革命并不理性,是一种激情。而古今中外的革命者,都是诗人,他们用血泪写诗,他们用生命写诗,他们所留下的不只是
文字语言的美好,更多是生命华贵的形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6:07 摘录
反叛者不会是政党里、家庭里、学校里、社会里那个“听话的人而是一个让你恨得牙痒痒的人,他扮演的是平衡的角色和力量。有的社会认为反叛者是急欲除之而后快;有的社会则是把反叛者视为“你”和“我”互动所形成的推力,我想,后者是比前者可爱多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4:17 摘录
革命者本身包含着梦想的完成,但是在现实中,一旦革命成功,梦想不能再是梦想,必须落实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琐琐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上,它便不可能再是诗。
如果你坚持革命者的孤独,就必须是像司马迁写《史记》所坚持的美学意识形态。并不是说不能当刘邦,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刘邦而不是项羽,都想成为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但是在美学之中,留下的符号总是一个一个出走的孤独者、失败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2:56 摘录
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我在翻开早年的日记时,吓了一跳,我竟然曾经在生日当天写下:“我决定不要活过二十一岁,活过二十一岁是很可耻的。”我在十几岁时写下这句话,可以说我后来都是“可耻”地活着。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1:53 摘录
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11:14 摘录
革命者等于失败者?因此再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我会把革命者视为
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世里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世里梦想就能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其他的改革,而不再是革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09:37 摘录
这是不是就是文学的职责?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
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08:52 摘录
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克鲁泡特金的著作,翻泽者是巴金)这位中国老作家笔名的由来,就是取自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人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他在留学法国时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安那其的这两位创始人,所以他取了这个名字。巴金一生翻译了许多克鲁泡特金的作品,包括《面包与自由》《一个反叛者的话》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晓暮杉
2018-12-04 21:08:10 摘录
我突然懂了某位西方作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二十五岁时不是共产党员,你一辈子不会有希望;如果你二十五岁以后还是,你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原来他说的“共产党”就是革命,讲的是一个梦想,当你二十五岁时有过一个激昂的梦想,一生不会太离谱,因为那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寄托;可是二十五岁以后,你应该务实了
却还在相信遥远的梦想,大概人生就没什么希望了。
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Uopi)。(乌托邦”这个词是音译的外来语,但在汉字里也有意思,代表“子虚乌有寄托出来的邦国”,它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可是你心里相信它存在的国度,且你相信在这个国度里,没有阶级,人可以放弃一切自己私有的欲望去完成更大的爱。唯独年轻人会相信乌托邦,而寻找乌托邦的激情是惊人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一曲风禾
2018-07-18 11:57:24 摘录
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海盐绿茶
2017-07-12 09:57:05 摘录
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 Utopia)。“乌托邦”这个词是音译的外来语,但在汉字里也有意思,代表“子虚乌有寄托出来的邦国”,它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可是你心里相信它存在的国度,且你相信在这个国度里,没有阶级,人可以放弃一切自己私有的欲望去完成更大的爱。唯独年轻人会相信乌托邦,而寻找乌托邦的激情是惊人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新版序
自 序
情欲孤独 021
语言孤独 069
革命孤独 111
暴力孤独 157
思维孤独 205
伦理孤独 247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新版序
自 序
情欲孤独 021
语言孤独 069
革命孤独 111
暴力孤独 157
思维孤独 205
伦理孤独 247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新版序
自 序
情欲孤独 021
语言孤独 069
革命孤独 111
暴力孤独 157
思维孤独 205
伦理孤独 247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我在翻开早年的日记时,吓了一跳,我竟然曾经在生日当天写下:“我决定不要活过二十一岁,活过二十一岁是很可耻的。”我在十几岁时写下这句话,可以说我后来都是“可耻”地活着。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所以秋瑾走向死亡,林觉民走向死亡,徐锡麟走向死亡,都是相信青春背后没有东西了,就此了断。我当时会把他们当作偶像,就是因为他们带给我一种青春糅杂着悲剧的感动,就像一首最美的诗。
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也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你注意一下,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很少有人的美可以超越性别。照片中的她英气逼人,穿着日式和服,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我不知道她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拍下这张照片,但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书桌玻璃垫下。那是一种把生命活出极致的美!
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克鲁泡特金、托尔斯泰都是如此。
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是伯爵,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农奴,可是他内心有一个无法完成的梦想:他想要与人分享他的财富和地位,最后他只能对自己进行颠覆和革命。
我们不能确定历史上的楚霸王是不是真的如此浪漫,可是,司马迁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使得数千年来的人们都会怀念这个角色。
这是不是就是文学的职责?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嬴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我们从这个角度解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破格把项羽放在记载帝王故事的《本纪》中,并且在最后“太史公曰”中暗示“舜目盖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将项羽与古代伟大的君主舜相比。最精彩的还是司马迁写项羽的生命告别形式,诚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把项羽的性情都写出来了,完全是一个美学的描述。
我想刘邦在九泉之下读到《史记》,恐怕也会遗憾,他赢得了江山却输掉了历史。后人怎么读《史记》也不会喜欢刘邦,却会对项羽充满革命孤独感的角色印象深刻。
从严格的史学角度,我会对项羽的真实性格产生怀疑,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所以你可以看到《史记》中所有动人的场景,都跟孤独有关。
不论是项羽、屈原或是荆轲的告别画面,都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孤独的出走,而他们全成了美学的偶像。相对地,刘邦、楚怀王、秦始皇全都输了。我们可以说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这部书至今仍然有其地位和影响力,未必是在历史上,更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情和内在的坚持。
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农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
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后,他收了几件衣服,拎着简单的包袱,出走了。最后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
我觉得这是托尔斯泰最了不起的作品,他让我们看到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他所要颠覆的不是外在的体制或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他说:“文学不应该那么自私,文学应该关心更多人的生活,走向社会的边缘,去抨击不正义、不公理的事情。
文字语言的美好,更多是生命华贵的形式。
如果你坚持革命者的孤独,就必须是像司马迁写《史记》所坚持的美学意识形态。并不是说不能当刘邦,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刘邦而不是项羽,都想成为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但是在美学之中,留下的符号总是一个一个出走的孤独者、失败者。
我在翻开早年的日记时,吓了一跳,我竟然曾经在生日当天写下:“我决定不要活过二十一岁,活过二十一岁是很可耻的。”我在十几岁时写下这句话,可以说我后来都是“可耻”地活着。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
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世里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世里梦想就能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其他的改革,而不再是革命。
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却还在相信遥远的梦想,大概人生就没什么希望了。
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Uopi)。(乌托邦”这个词是音译的外来语,但在汉字里也有意思,代表“子虚乌有寄托出来的邦国”,它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可是你心里相信它存在的国度,且你相信在这个国度里,没有阶级,人可以放弃一切自己私有的欲望去完成更大的爱。唯独年轻人会相信乌托邦,而寻找乌托邦的激情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