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 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勋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定价:48.00元
  • ISBN:9787535492838
  • 2021-12-27 16:17:4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2-06 20:28:13 摘录
    我们经常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待人,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但有时候我们对人的嘲讽是暴力、对人的冷漠是暴力,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你可以看张爱玲的一部小说《金锁记》,看那个母亲对她最爱的孩子长白所做的事,真是耸动,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是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她教他抽鸦片,让他留在身边。她觉得这是爱,如果你告诉她,这是暴力,她一定哭倒在地,她会说她这么爱孩子,还准备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他。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我故意用这个例子,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所以我直觉得很遗憾,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继续发展,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就像小说里的大学生,变得不切实际。我们一定要知道,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时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辨、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最更深层、更高层次的探讨。
    只有真正了解暴力的本质,才能有意识去避免别人带给你的暴力以及避免自己无意识带给别人的暴力伤害。在职场作为管理者,要明白有些时候话语、语气甚至情绪表情可能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还是要不停提醒自己我们谈话的目的是什么?是解决问题或者让同事意识到问题并解决,而不是发泄情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1-25 23:24:38 摘录
    这一个接一个的问号,你可以反问自己。性会变成偷窥,暴力也会变成偷窥,电影是我们偷窥暴力的管道。但是,偷窥只会让我们触碰到一点点内在不为人知的边缘,还没有到核心。二十世纪之后,人们可以坦然地去面对暴力美学这个议题,才渐渐触到了核心,当暴力被提升为美学的层次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不论是性或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公开讨论能提供一个转化的可能,使暴力变成了赛车、摔跤或是巴黎街头给青少年的游戏场,在这个空间
    里,暴力合法化了。
    应该承认了解人性的复杂。社会如果只是单纯地把一切暴力相关的事物都遮掩起来,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纯洁无暇吗?只怕适得其反。有时候真的讨厌“一刀切”的懒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1-15 22:36:55 摘录
    卓文君所进行的革命,恐怕是比项羽、荆轲更难的。我们看到男性的革命者总会以决绝的姿态出走,情绪非常悲壮,得到许多人的认同;而女性的革命少了壮烈的气氛,却是加倍困难,因为捆绑在女性身上的枷锁远多于男性,当她要颠覆所有的礼教、道德加诸在她身上的束缚时,是一场伟大却不容易被理解的革命。
    “革命孤独” 革命精神应该是我一直最缺乏的吧。从小到大的轨迹就是努力读书考个还行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还行的工作。没有什么离经叛道。最大的背离应该是25岁还没有丝毫恋爱结婚的想法。因为无力感,现在连政治都很少去关注了,更别提革命。常常质疑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但是自己不知不觉好像追求的也是普世的价值,世俗的那些东西。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慢慢淹没在社会大众里。“革命者大都是失败者。因为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在现世和权力中,他无法再保有梦想。”我能做的大概只有在追求现世成功的路上,对那些革命孤独者保有理解和尊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1-15 22:18:3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9:01:30 摘录
    西方心理学会主张,要把心理的抽屉全部打开,心灵才会是开放的,可是我觉得个体是可以保有几个抽屉,不必打开;就像我在写作画画的过程中,是不会让别人来参与,我觉得这样才能保有创作的完整性,得到的快乐也才会是完整的。同时,我也尊重他人会有几扇不开启的抽屉。一个不断地把心神精力用在关心别人那些不打开的抽屉的人,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他有很大很大的不满足,而想用这
    种偷窥去满足。
    我认为这个社会,需要把这种偷窥性减低,回过头来完成自己。可是我们回顾这几年来媒体新闻的重大事件,都是在想着打开别人的抽屉,而不是打开自己的抽屉,而且乐此不疲,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在二○○二年的最后几天,我开始在想,我自己有几个没有打开的抽屉,里面有什么东西?别人说:“你这么孤独呀?只看自己的抽屉。”我会说:“但这种孤独很圆满,我在凝视我自己的抽屉,这个抽屉可能整理得很好,可能杂乱不堪,这是我要去面对的。”
    我相信,一个真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不以他人隐私成全自己的完整 减少偷窥性 尊重心灵距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7:25:19 摘录
    大团圆的文化是让我们偶尔陶醉一下,以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可是只要你清醒了,你就知道个体的孤独性不可能被他者替代了。但不要误会这就没有爱了,而是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倚赖。成熟的爱是倚靠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我们常常把伦理当作倚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我看到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有人觉得这样很幸福,我却觉得很可怕,因为当孩子长大后,这些人会反过来倚赖他,那是多么沉重啊!
    当我们可以从健全的个体出发,倚靠不会变成倚赖,倚靠也不会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如此一来,所建构出来的伦理也会是更健全的。
    健康的情感状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5:14:03 摘录
    在《语言孤独》篇,已经谈到语言的无奈,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误解,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的偏见,愈多的语言就有愈多纠缠不清的东西。这个时候更需要孤独的力量,让大家沉淀,然后清明。
    我们不要忘了,波平如镜,水不在最安静的状况下无法反映外面的形象。以此比喻,我们居住的岛屿,每天都波澜壮阔,没有一件东西会映照在水面,没有办法反省也没有办法沉淀。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我就会建议试试静坐,不是以宗教的理由,而是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
    现代人讲求记忆,要记得快记得多,但庄子认为“忘”很重要,忘是另一种形式的沉淀,叫做“心斋坐忘”。忘是一种大智慧,把繁琐的、干扰的、骚动的忘掉,放空。老子说空才能容,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没有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容水。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杯子空的部分,而不是实体的部分。一栋房子可以住人,也是因为有空的部分。老子一直在强调空,没有空什么都不通,没办法通,就没办法容。
    物质的“空”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是最难。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到享受孤独,之后才能慢慢达到那样的境界。
    孤独一定要慢,当你急追地从A点移动到B点时,所有的思考都停止。生命很简单,也是从A点到B点,由生到死。如果你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你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快速地从A点到了B点。难道生命的开始就是为了死亡吗?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一点?
    让自己有一段时间走路,不要坐车子赶捷运,下点雨也无妨,这时候就是孤独了。
    有足够的平静以支持沉淀,以达成清明 “坐忘” 珍惜“空”的状态 放慢 让自己有一段时间走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4:59:02 摘录
    值得注意的是,成见包括你既有的知识,你的知识就是你思维的阻碍,因为知识本身是已经形成的观念,放在思维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成见”。我们说这个人有成见,就是指他已经有预设立场,已经有结论了,所以他的思维也停止了。
    不妨检视一下,打开电视看看,有多少东西是有成见的?
    其实大部分的人,对大部分的事物都已经有了一个成见。所以我说要扮演不同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坚持百分之零点一的角色会非常非常辛苦,他可能是伤风败俗,他可能众所瞩目,也可能是众矢之的。但我相信,社会里的思考者可以承担这种孤独。
    如何避免已有知识对思维的束缚 如何更加宽容 做可以承担孤独的思考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5 14:52:38 摘录
    当我说,“解严”以前没有思维可言,很多朋友会说“解严”以前至少还有秩序,我不表认同,因为一个命令一个动作不叫秩序。秩序应该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意见,但彼此尊重。 Harmonious,和谐,是源于音乐的概念,将各种不同的声音融合成最美的“和声”( harmony),而不是只有一种声音。
    “你有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但不妨碍你做一个感恩、慈悲的人。 ”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3 21:04:34 摘录
    人不会永远在幸福安逸的状态,如果你对暴力本质不了解,它可能随时在身边发生。你要注意当人与人的落差太大时,暴力就会出现。美国可以很轻松地说这是恐怖分子策划的恐怖事件,可是当你到阿富汗、阿拉伯、土耳其旅行时,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只有一个恐怖分子,那就是美国。
    这是你听不到的声音。
    美国在伊拉克发动的战争简直是像科幻电影,所使用的武器好到我们无法想象,伊拉克实在是不堪一击,波斯湾战争一下子就结束了。这时候,恐怖分子只好用肉搏战(不要忘了,越南和美国打越战,打到最后也是用肉搏战)。荒谬的是武器最精良的国家是美国,可是接受武装检查的却是伊拉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暴力是要争取合法性,变成更大的暴力,甚至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所以黑道一定会去选“立法委员”,而它也可能进一步演变成革命孤独里所谈到的招安不招安,以及是不是继续扮演背叛者角色的问题。



    所有合法的暴力都假借着惩罚出现,就像美国说要惩罚伊拉克,其实行使的就是暴力,所以当你想要惩罚别人时,你一定要想到,你是不是在满足自己的暴力欲望?
    落差导致暴力 暴力者往往争取其合法性(类似多数人的暴政) 内自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3 13:24:27 摘录
    过去我们受的教育经常以为人性是统一的,所以文天祥写《正气歌》,他就不可能发生这些事情。然而,现代的美学思想已经开始认为,人是许多分裂状态的不完整的统一,他可能是两极的。加缪写《局外人》用的是巴黎发生的凶杀案件,为了让这个开枪打死阿拉伯人的法国青年变成十恶不赦,开始搜集生命的罪状,包括他在母亲死时没有掉泪,隔日还跟女友出去玩、发生关系等。注意,这是先有结论,才开始搜集证据;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不应该先对人的本质下定论之后,再去搜罗存在的状态,存在的本身应该是观察的起点,即使荒谬,都应该去观察,而不能将其排斥除外。
    人性本来就有荒谬性,人性荒谬现实的两极性描写,大概是训练自己观察事物的方法。你可以试试看,在一个事件发生时,你会不会和大家一起众口纷纭地去发言?例如新闻报导某甲涉嫌性骚扰,有许多人指着电视就说:“你看,我早就知道,他长的就是这个样子。”“绝对就是他,就是一副老色狼相!”但是,最后侦查的结果,性骚扰的人不是某甲,大家立刻又改口。
    如果你可以细心地去观察,会发现很多暴力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众口铄金”,这句成语是说,当每一张嘴巴都讲同样一句话,其力量足以把金子熔化,力量如此之大!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参与其中。
    我们经常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待人,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但有时候我们对人的嘲讽是暴力、对人的冷漠是暴力,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你可以看张爱玲的《金锁记》,看那个母亲对她最爱的孩子长白所做的事,真是耸动,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是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她教他抽鸦片,让他留在身边。她觉得这是爱,如果你告诉她,这是暴力,她一定哭倒在地,她会说她这么爱孩子,还准备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他。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我故意用这个例子,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本身应该是观察的起点 而不是先对本质下定论再去搜罗存在的状态 人性荒谬 人性的两极性 暴力可以伪装为爱的形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3 12:28:18 摘录
    喜欢看马戏团表演的人就会知道,空中飞人若是不张网演出,那是最高难度的表演,往往会让当天的表演票卖得特别好。那些人意图去看什么?就是去看自己在安全的状态中,让他人代表着你,置身于生命最巨大的危险中。我们看高空弹跳、赛车、极限表演,都是借助观赏他者的冒险,发泄自己生命潜意识里的暴力倾向。
    心理解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1 16:42:54 摘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我学生时代的偶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去台北中山纪念馆看廊上的黑白老照片,当我看着那些照片时,我看到了青春。他们大多是二十岁出头,生命就没有“后来”了。虽然有时候生命有“后来”反而是更大的难堪。
    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
    我在翻开早年的日记时,吓了一跳,我竟然曾经在生日当天写下:“我决定不要活过二十一岁,活过二十一岁是很可耻的。”我在十几岁时写下这句话,可以说我后来都是“可耻”地活着。
    年轻就是会有这样的梦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让你动心的事情了,所以会有一种挥霍的心情,对于现实完全不在意。所以秋瑾走向死亡,林觉民走向死亡,徐锡麟走向死亡,都是相信青春背后没有东西了,就此了断。我当时会把他们当作偶像,就是因为他们带给我一种青春糅杂着悲剧的感动,就像一首最美的诗。
    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也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你注意一下,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很少有人的美可以超越性别。照片中的她英气逼人,穿着日式和服,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我不知道她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拍下这张照片,但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书桌玻璃垫下。那是一种把生命活出极致的美!
    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父亲做官,替女儿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去革命,其实不然,革命者往往是受到最多的宠爱,当他感觉到要与人分享这份宠爱时,他的梦想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克鲁泡特金、托尔斯泰都是如此。
    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是伯爵,不要忘记托尔斯泰拥有广大的土地、众多的农奴,可是他内心有一个无法完成的梦想:他想要与人分享他的财富和地位,最后他只能对自己进行颠覆和革命。
    革命者如何定义青春 时代如何影响人们定义青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8-01 16:29:13 摘录
    《史记》里有两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刘邦和项羽,你读这两个人的故事会发现,刘邦的部分真是没什么好读的,甚至有点无聊。但刘邦真的是这么乏善可陈吗?不然,是作者司马迁对他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成功了。作为一个历史的书写者,司马迁对于现世里的成功者其实是不怀好感的,这里面不完全是客观的对错问题,而是主观的诗人的抉择,他选择了项羽作为美学的偶像。所以我们今天看《霸王别姬》,不管是电影或戏剧,都会为霸王与虞姬告别、在乌江自刎而感动,它根本就是一首诗。
    我们不能确定历史上的楚霸王是不是真的如此浪漫,可是,司马迁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使得数千年来的人们都会怀念这个角色。
    这是不是就是文学的职责?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嬴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
    我们从这个角度解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破格把项羽放在记载帝王故事的《本纪》中,并且在最后“太史公曰”中暗示“舜目盖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将项羽与古代伟大的君主舜相比。最精彩的还是司马迁写项羽的生命告别形式,诚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把项羽的性情都写出来了,完全是一个美学的描述。
    我想刘邦在九泉之下读到《史记》,恐怕也会遗憾,他赢得了江山却输掉了历史。后人怎么读《史记》也不会喜欢刘邦,却会对项羽充满革命孤独感的角色印象深刻。
    从严格的史学角度,我会对项羽的真实性格产生怀疑,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所以你可以看到《史记》中所有动人的场景,都跟孤独有关。


    不论是项羽、屈原或是荆轲的告别画面,都是让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孤独的出走,而他们全成了美学的偶像。相对地,刘邦、楚怀王、秦始皇全都输了。我们可以说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这部书至今仍然有其地位和影响力,未必是在历史上,更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情和内在的坚持。
    具有启发性的《史记》研究角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