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

★纪念珍藏版《阴翳礼赞》为全新的美学经典读本。 ★文学大师带你走过东瀛美学之旅,一本书就能读懂日本美学。 ★旅行时带上这本影响安藤忠雄、原研哉的经典读本,将使你的日本之行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谷崎润一郎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CNY 35.00
  • ISBN:7532771091
阴翳礼赞
  • 木宜椬
    2018-08-30 11:30:43 摘录
    那豪华绚烂的画面大半潜隐于黯淡之中,催发着一种无可名状的闲情余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云学水
    2018-08-22 22:59:14 摘录
    可为什么只是东方人具有暗中求美的强烈倾向呢?西
    方也经过没有电、瓦斯和石油的时代,寡闻的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喜爱阴暗的癖性。据说自古日本的妖怪是无脚的西方的妖怪有脚且通体透亮。从这件小事就能明白,我们的想象里有漆黑一团的黯淡;他们却连幽灵都看做亮如明镜。其他一切日用工艺品,如果说我们所喜欢的颜色就是黯淡的堆积,那么他们所喜欢的颜色即为阳光的重合。银器、铜器,我们爱其生锈者,他们却认为不洁不净,偏要磨得锃亮才行。房屋中间尽量不留“影窝儿”,天棚和周围墙壁一抹白。在建造庭园上,我们种植幽深的树木,他们扩展平坦的草坪。这种不同的癖好是缘何而生的呢?窃以为我们东方人常于自己已有的境遇中求满足,有甘于现状之风气,虽云黯淡,亦不感到不平,却能沉潜于黑暗之中,发现自我之美。然而富于进取的西方人,总是祈望更好的状态,由蜡烛到油灯,由油灯到汽灯,由汽灯到电灯不断追求光明,苦心孤诣驱除些微的阴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云学水
    2018-08-22 22:49:15 摘录
    我讨厌到牙科医生那里去,其中一个原因是不想听那咯吱咯吱的响声,另外一个原因是闪光的玻璃、金属器械太多,使人害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云学水
    2018-08-22 22:48:17 摘录
    听说纸这东西是中国人发明的,对于西洋纸,我们只当做实用品,此外没有任何感触,然而一看到中国纸和日本纸的肌理,立即感到温馨,舒畅。同样洁白,而西洋纸的白不同于奉书纸和白唐纸的白。西洋纸的肌理有反光的情趣,奉书纸和唐纸的肌理柔和细密,犹如初雪霏微,将光线含吮其中,手感柔软,折叠无声。这就如同触摸树叶,娴静而温润。我们一旦见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就心神不安。西洋人的餐具也用银制、钢制和镍制,打磨得锃亮耀眼,但我们讨厌那种亮光。我们这里,水壶、茶杯、酒铫,有的也用银制,但不怎么研磨。相反,我们喜爱那种光亮消失、有时代感、变得沉滞黯淡的东西。无知的女佣将带着锈迹的银器擦拭得光亮如新,反而遭到主人的叱骂,这种事儿谁家都曾发生过。近来,中国菜一般都采用锡制的餐具,大概中国人喜爱那种古色古香的东西。锡制品类似铝制品,虽然感觉并不好,但中国人用起来,务必要求有时代标记而富于雅味者。而且,表面即使刻有诗文,也要同黝黑的纹理和谐一致。就是说,一到中国人手里,轻薄而光亮的锡金属,一律变得像朱砂一般深沉而厚重。中国人也爱玉石,那种经过几百年古老空气凝聚的石块,温润莹洁,深奥幽邃,魅力无限。这样的感觉不正是我们东方人才有吗?这种玉石既没有红宝石、绿宝石那样的色彩,也没有金刚石那样的光辉,究竟爱的是什么呢?我们也弄不清楚。可是一看那浑厚蕴藉的肌理,就知道这是中国的玉石,想到悠久的中国文明的碎屑都积聚在这团浑厚的浊云之中,中国人酷好这样的色泽和物质,也就没有什么奇怪,可以理解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云学水
    2018-08-22 22:46:11 摘录
    然而,正如斋藤绿雨所言:“风流即清寒。”那样的场所,里外空气一样冷,反而使人觉得心情舒畅。饭店的西式厕所通着暖气,实在可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cynthiadyy
    2018-01-06 22:20:22 摘录
    我每次到京都、奈良的寺院,看到那些扫除洁净的古老而微暗的厕所,便深切感到日本建筑的难能可贵。客厅固然美好,但日本厕所更能使人精神安然。这种地方必定远离堂屋,建筑在绿叶飘香、苔藓流芳的林荫深处。沿着廊子走去,蹲伏于薄暗的光线里,承受着微茫的障子门窗的反射,沉浸在冥想之中。或者一心望着外面庭园里的景色,那心情真是无可言表呢。漱石先生把每天早晨上厕所当成一大乐事,说是一次生理的快感。要品味这样的快感,当数身处于闲寂的板壁之中、能看见蓝天和绿叶之色的日式厕所为最佳场合。为此,我再说一遍,一定程度的微暗,彻底的清洁,静寂得只能听到蚊蚋在耳畔嗡嘤,这些都是必需的条件。我喜欢在这样的厕所里倾听潇潇而降的雨声。尤其是关东的厕所,地面开着细长的便道,房檐和树叶流下来的雨滴,洗涤着石灯笼的基座,润湿了脚踏石的青苔,然后渗进泥土。那静谧的声音听起来多么亲切!诚然,厕所极为适合于虫鸣、鸟声,也适合于月夜,是品味四季变化和万物情趣的最理想的去处。恐怕自古以来的俳句诗人,从这里获得了无数的题材吧。故而,应该说最风流的地方是厕所。将一切诗化的我们的祖先,把住宅中本来最不洁净的地方一变而为雅致的场所,令其同花鸟风月相结合,包裹于依依难舍的怀恋之中了。
    日本人对于厕所的执着,如同谷崎润一郎所说的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生活的任何时刻,在厕所的人都可以得到最高的享受。想法很诡异,但是习惯于此之后便无法舍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4-30 17:14:05 摘录
    然而,我们必须觉悟,只要我们皮肤的颜色不变,我们所承担的损失将永远压在自己的肩头。当然,我写这些的意思是,我想在某些方面,例如文学艺术等,或许也还有弥补这种损失的办法。我想,我们已经失去的阴翳的世界,至少要在文学的领域唤回来。使文学的殿堂庇檐更深,将过于明亮的空间塞进黑暗,剥去室内无用的装饰。不一定家家如此,哪怕先有一家也行。究竟如何呢?姑且先把电灯熄灭看看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