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国富”一定“民强”?帝国“盛极而衰背后的历史逻辑到底是什么? 以故事的方式诠释中国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拨开两千余年帝国制度的迷雾,把握王侯将相之外更深层的历史脉络。 本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郭建龙
  •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 定价:68.00
  • ISBN:7545911091
天宝变乱的财政之谜//229
  • 风云雄霸
    2018-03-06 11:38:59 摘录
    如果一户人家想多种几棵树,他会发现树还没有长大,地方政府已经调高了他的户等和税赋,算算账,还不如把树砍掉划算。任何财产的变动都可能成为政府加税的理由,最终,人们发现当一个游民反而最省心。许多人不再从事农亚生产,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风云雄霸
    2018-03-06 11:37:18 摘录
    中央财政比例的加大形成了干强枝弱的局面,这是整个宋代财政状况的一条主线
    在中央,皇帝设立了三司使,专管财务。财政官员的地位提升,并独立于原有的行政系统之外,皇帝对于财政的控制权更加强了。
    宋太祖设立的制度如此成功,直到宋代末年,地方官僚都无法与中央政府对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风云雄霸
    2018-03-06 11:34:55 摘录
    只有“制其钱谷”,才能在不损害一个人的战斗力的前提下,又让他服服帖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风云雄霸
    2018-03-05 14:41:02 摘录
    如果一切以财政为目标来考核政绩,政治权力就会被这些财政专家所把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风云雄霸
    2018-03-05 14:37:48 摘录
    最初,唐玄宗还能在贤相群体与聚敛之臣之间维
    持着微妙的平衡,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但随着财政
    压力越来越大,聚敛之臣才能够给皇帝带来更多利益
    时,皇帝最终倒向了聚敛之臣。
    正是靠着聚敛之臣这个群体,唐玄宗解决了从东方支援京师长安的重大工程。
    皇帝的选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风云雄霸
    2018-03-05 14:36:38 摘录
    所有的宰相都不会帮助皇帝去增加财政收入,他们的心里还认为,增加财政收入就意味着盘剥民间。
    皇帝需要另外一类人来帮助他增加财政收入,也
    就是聚敛之臣。他们更懂得商业,更知道如何来帮助
    皇帝赚钱。
    不光是节省,更要增加财政收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