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国富”一定“民强”?帝国“盛极而衰背后的历史逻辑到底是什么? 以故事的方式诠释中国历代财政制度之得失,拨开两千余年帝国制度的迷雾,把握王侯将相之外更深层的历史脉络。 本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郭建龙
  •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 定价:68.00
  • ISBN:7545911091
农民意识和财政死结//348
  • 志宏
    2019-12-08 12:27:58 摘录

    人们常对科举产生巨大的偏见,认为考试制度是一种“毁人不倦”的制度。但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科举,而在于集权社会里没有第二条可以光宗耀祖的途径。所有的人都扎进了这座独木桥,才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单一化。

    明代科举制的完善,也彻底重塑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汉代至魏晋,往往会产生许多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而官员名额大部分被这些家族垄断。在唐宋时期,虽然科举制已经在起作用,但社会上有经济优势的大家族还是长期存在,当官靠家族和祖辈的这一官场习俗也没有完全扭转。只有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科举制已经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地方的人才输送到中央,只有科举一条路可以当官致富,所以使得地方上的大家族萎缩了,反而形成了另一个传统:富不过三代。

    通过科举,明代彻底打碎了社会结构的结块现象,民间分散成了一个个原子,互不隶属,中央的权威不会受到任何挑战,形成了彻彻底底的集权模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志宏
    2019-12-08 12:08:20 摘录
    三级政府比两级政府更有利于集权。在两级政府时代,仅次于中央级的州(郡)的数目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有数百个,这么多的机构需要中央直接管理根本管不过来。而三级制则在州(府)之上设立了省一级的机构,由于省的数目只有十几个,中央政府的政策传达更有效率,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对地方的掌控力更强。
    对于公司治理的指导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