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上瘾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点开某个App? ——这种使用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为什么有些产品能让我们戒不掉,而其他的产品却不行? ——是否有什么秘诀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
……
[ 展开全部 ]
形成使用习惯,欲罢不能? 《上瘾》揭示了很多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甚至“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基 本设计原理,告诉你怎样打造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咨询及实际经验,提出了新颖而实用的“上瘾模型”(Hook Model),即通过四个方面来养成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连续的“上瘾循环”,让用户成为“回头客”,进而实现循环消费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依赖高昂的广告投入或泛滥粗暴的信息传播。 本书专为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销售人员、广告创意者打造,每一位跟用户行为打交道的人,都值得将其奉为案头必备指南。对于想要了解行为设计科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将让你对自己、对当前的热门产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你将会看到: “上瘾”产品中暗藏的用户习惯养成关键 打造一款用户习惯养成类产品的实操步骤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产品常用的用户行为设计解析
[ 收起 ]
作者:[美]尼尔·埃亚尔 [美]瑞安·胡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49.00元
ISBN:750866831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A long
2020-06-02 19:05:46 摘录
下午7:03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 the Hook Model):触发一一行动一一多变的酬赏一—投入。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就是引发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这叫作“触发”。
触发之后,第二步就是行动。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
行动之后,要给用户酬赏,还得是多变的酬赏。所谓多变的酬赏,就是指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
最后,是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用户与产品亲密接触得越多,就越离不开它。
通过用户的“投入”,就可能产生下一次触发”,从而开始一个正向循环。于是你就上瘾了( hooked)。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苏诗修
2018-03-14 23:11:27 摘录
其中包含两个点,一个点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体力,那么这个产品对于用户而言,将赋予更高的价值。 另外一个点就是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的因素很多是来源于我们过去的行为。如果用户在过去某段时间内有过类似的行为,并且接受认可这种行为,那么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进行该行为的扩展或者是放大,那么用户的接收程度要比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概率要高很多。 第一个点用户更多的付出会使用户对这个产品更有依赖感,那么折合在产品设计中要坚持简约的原则,是不是有领导冲突? 第二个点,现在用户的很多行为都依赖于用户过去的某种行为,那么这对于用户的好奇心而言,一个新产品是否就会没有用户去使用,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冲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平常心
2018-01-04 18:44:30 摘录
可是当今这个时代,产品销售比拼的是如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
序言部分 开篇就点出来,好的商品,本身是最好的营销。并且用苹果手机做了例子,不管多难买,多难等,多贵,果粉都愿意买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23 12:57:32 摘录
前期“点滴投入”,后期“持续激励”促使“加大投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22 01:03:38 摘录
与其他公司销售已组装完毕的家具不同,宜家让客户自己动手组装家具。原来,让客户投入体力劳动有一个看不见的好处。阿雷利认为,通过自己动手,客户对自己组装的家具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就像折纸实验中的被试者一样。很多企业会利用用户的投入给自己的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其原因仅仅是用户曾
为产品付出过努力,对产品投入了自己的劳动。
宜家效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22 00:44:5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21 12:41:56 摘录
多变的酬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见图20)。那些让我们欲罢不能的习惯养成类产品或多或少都利用了这几类酬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20 13:09:1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16 12:52:59 摘录
第一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第二种,追求希望,逃避恐惧;第三种,追求认同,逃避排斥。他指出,所有人的行动都受到这三组核心动机的影响,每一组中的两个要素就像是杠杆的两端,其上下摆动的幅度会导致人做出某种举动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加或者减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16 12:48:19 摘录
福格行为模型可以用公式来呈现,即B=MAT。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否则,人们将无法跨过“行动线”,也就是说,不会实施某种行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13 13:04:0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13 12:51:22 摘录
只有当你的研究重心放在人类的实际行为而非内心愿景上时,你才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13 12:49:22 摘录
习惯养成类产品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用户的关注,消除用户的烦恼,使他们将某种产品或服务默认为温暖心灵的良方
所以,企业要做的头一件事不是苦思冥想打造产品的特色,而是要弄清楚用户在情感层面存在哪些软肋或困扰。如何着手这项工作呢?最好的切入点就是研究现有的成功的习惯养成类产品,不是为了原样照搬,而是要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刘安娜
2017-11-09 20:58:28 摘录
产品不只是满足功能,还要反映人性。好的产品是一件作品,好的技术几近于艺术。产品成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产物,所以好的产品一定建基于深刻的艺术品位与心理学原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胡晋
2017-11-09 13:07:18 摘录
古维尔认为,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略胜一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绝对优势。缘何如此?因为原有产品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要想撼动用户的使用习惯,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一定要有摧枯拉朽的能量。古维尔指出,即便某个新产品优势显著,但如果与用户业已形成的习惯冲突太过激烈,那就注定无法成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 the Hook Model):触发一一行动一一多变的酬赏一—投入。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就是引发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这叫作“触发”。
触发之后,第二步就是行动。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
行动之后,要给用户酬赏,还得是多变的酬赏。所谓多变的酬赏,就是指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
最后,是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用户与产品亲密接触得越多,就越离不开它。
通过用户的“投入”,就可能产生下一次触发”,从而开始一个正向循环。于是你就上瘾了( hooked)。
为产品付出过努力,对产品投入了自己的劳动。
所以,企业要做的头一件事不是苦思冥想打造产品的特色,而是要弄清楚用户在情感层面存在哪些软肋或困扰。如何着手这项工作呢?最好的切入点就是研究现有的成功的习惯养成类产品,不是为了原样照搬,而是要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