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点开某个App? ——这种使用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为什么有些产品能让我们戒不掉,而其他的产品却不行? ——是否有什么秘诀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尼尔·埃亚尔 [美]瑞安·胡佛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定价:49.00元
  • ISBN:7508668316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 A long
    2020-06-02 19:05:46 摘录
    下午7:03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 the Hook Model):触发一一行动一一多变的酬赏一—投入。
    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就是引发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这叫作“触发”。
    触发之后,第二步就是行动。行动要兼具动机和能力,有了动机,还需要用户的能力足够完成行为。
    行动之后,要给用户酬赏,还得是多变的酬赏。所谓多变的酬赏,就是指酬赏要有不可预期性。
    最后,是让用户在产品上进行越来越多的投入”。用户与产品亲密接触得越多,就越离不开它。
    通过用户的“投入”,就可能产生下一次触发”,从而开始一个正向循环。于是你就上瘾了( hooked)。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苏诗修
    2018-03-14 23:11:27 摘录
    其中包含两个点,一个点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体力,那么这个产品对于用户而言,将赋予更高的价值。 另外一个点就是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的因素很多是来源于我们过去的行为。如果用户在过去某段时间内有过类似的行为,并且接受认可这种行为,那么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进行该行为的扩展或者是放大,那么用户的接收程度要比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概率要高很多。 第一个点用户更多的付出会使用户对这个产品更有依赖感,那么折合在产品设计中要坚持简约的原则,是不是有领导冲突? 第二个点,现在用户的很多行为都依赖于用户过去的某种行为,那么这对于用户的好奇心而言,一个新产品是否就会没有用户去使用,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冲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平常心
    2018-01-04 18:44:30 摘录
    可是当今这个时代,产品销售比拼的是如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
    序言部分 开篇就点出来,好的商品,本身是最好的营销。并且用苹果手机做了例子,不管多难买,多难等,多贵,果粉都愿意买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23 12:57:32 摘录
    前期“点滴投入”,后期“持续激励”促使“加大投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22 01:03:38 摘录
    与其他公司销售已组装完毕的家具不同,宜家让客户自己动手组装家具。原来,让客户投入体力劳动有一个看不见的好处。阿雷利认为,通过自己动手,客户对自己组装的家具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就像折纸实验中的被试者一样。很多企业会利用用户的投入给自己的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其原因仅仅是用户曾
    为产品付出过努力,对产品投入了自己的劳动。
    宜家效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22 00:44:5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21 12:41:56 摘录
    多变的酬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见图20)。那些让我们欲罢不能的习惯养成类产品或多或少都利用了这几类酬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20 13:09:1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16 12:52:59 摘录
    第一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第二种,追求希望,逃避恐惧;第三种,追求认同,逃避排斥。他指出,所有人的行动都受到这三组核心动机的影响,每一组中的两个要素就像是杠杆的两端,其上下摆动的幅度会导致人做出某种举动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加或者减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16 12:48:19 摘录
    福格行为模型可以用公式来呈现,即B=MAT。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否则,人们将无法跨过“行动线”,也就是说,不会实施某种行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13 13:04:0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13 12:51:22 摘录
    只有当你的研究重心放在人类的实际行为而非内心愿景上时,你才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13 12:49:22 摘录
    习惯养成类产品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得用户的关注,消除用户的烦恼,使他们将某种产品或服务默认为温暖心灵的良方

    所以,企业要做的头一件事不是苦思冥想打造产品的特色,而是要弄清楚用户在情感层面存在哪些软肋或困扰。如何着手这项工作呢?最好的切入点就是研究现有的成功的习惯养成类产品,不是为了原样照搬,而是要看看它们是如何解决用户的问题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刘安娜
    2017-11-09 20:58:28 摘录
    产品不只是满足功能,还要反映人性。好的产品是一件作品,好的技术几近于艺术。产品成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产物,所以好的产品一定建基于深刻的艺术品位与心理学原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胡晋
    2017-11-09 13:07:18 摘录
    古维尔认为,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略胜一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绝对优势。缘何如此?因为原有产品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要想撼动用户的使用习惯,新的产品或服务就一定要有摧枯拉朽的能量。古维尔指出,即便某个新产品优势显著,但如果与用户业已形成的习惯冲突太过激烈,那就注定无法成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