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上瘾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点开某个App? ——这种使用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为什么有些产品能让我们戒不掉,而其他的产品却不行? ——是否有什么秘诀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
……
[ 展开全部 ]
形成使用习惯,欲罢不能? 《上瘾》揭示了很多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甚至“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基 本设计原理,告诉你怎样打造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咨询及实际经验,提出了新颖而实用的“上瘾模型”(Hook Model),即通过四个方面来养成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连续的“上瘾循环”,让用户成为“回头客”,进而实现循环消费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依赖高昂的广告投入或泛滥粗暴的信息传播。 本书专为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销售人员、广告创意者打造,每一位跟用户行为打交道的人,都值得将其奉为案头必备指南。对于想要了解行为设计科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将让你对自己、对当前的热门产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你将会看到: “上瘾”产品中暗藏的用户习惯养成关键 打造一款用户习惯养成类产品的实操步骤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产品常用的用户行为设计解析
[ 收起 ]
作者:[美]尼尔·埃亚尔 [美]瑞安·胡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定价:49.00元
ISBN:750866831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Jared ????
2020-04-07 14:28:3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白桐飞
2017-07-20 20:11:32 摘录
要进入某种情绪状态,你可以尽可能多地问问自己“为什么”。通常当你问到第五个“为什么”时,你所期冀的情绪状态就会出现。这就是在丰田生产系统中被大野耐一称为“5问法”的著名方法。他认为这个方法是丰田式科学管理方式的基础。通过问5个“为什么”,人们能够很轻松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至于人们为什么会依赖某个产品,我们们认为内部触发是核心原因。而问“为什么”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核心假设我们即将推出一款闪亮的新技术——电子邮件,目标用户是一位名叫朱丽的中层经理。我们已经对朱丽进行了详细的用户资料分析,以供解答下列“为什么”:
1.朱丽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子邮件?
答案:为了接收和发送信息。
2.她为什么要接收和发送信息?
答案:为了分享并即时日获取信息。
3.她为什么想要分享和获取信息?
答案:为了了解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的生活
4.她为什么想要了解他人的生活?
答案:为了知道自己是否被别人所需要。
5她为什么会在意这一点?
答案:因为她害怕被圈子所抛弃。
现在我们有答案了!恐惧感是她身上最强大的内部触发,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使它能减轻用户的恐惧心理。当然,如果一开始我们选择的对象不是朱丽,提问的设计和推测的答案也不会是以上这样,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唯有当我们能准确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时,才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发。
我们已经了解了用户的烦恼,接下来就该进入下一个环节
验证产品的功效,看看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7-03 08:07:16 摘录
内部触发的神奇
产品设计者的初衷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消除烦恼,换句话说,就是挠挠他们的心头之“痒”。当用户发现这个产品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烦恼时,就会渐渐地与之建立稳固且积极的联系。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与用户这二者之间开始形成纽带就像牡蛎中一层层的珍珠质。久而久之,这种纽带会发展为习惯,因为用户只要受到内部触发的刺激,就会转向这个产品来寻求安慰。
然而,内部触发与产品之间的纽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你需要频繁使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内部触发发展为行动暗示。外部触发可以培养新习惯,而内部触发造就的情感纽带则可以让新用户变成你产品的铁杆粉丝。
好产品一样需要时间培养变成习惯,但好产品有一个优势就是让产品与消费者内心形成某种情感的链接。而这份情愫有助于建立更为频繁、稳固的使用习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7-03 08:02:30 摘录
四种外部触发策略:
1、付费型触发(做广告或搜索引擎做推广,有效拉拢用户,缺点是代价不菲)
2、回馈新触发(正面的媒体报道、热门的网络短片,应用商店的重点推荐等,问题是容易昙花一现,不可持久)
3、人际型触发(熟人间推荐、口碑相传,理想的“病毒式增长”)
4、自主型触发(每天都会持续出现,如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
小结:付费型、回馈型和人际型都是以争取新用户为主要目标,而自主型以驱动用户重复某种行为作为重点,目的是让用户逐渐形成习惯。
结合自己的使用习惯,我们应该反思和思考,你的新创企业的触发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对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言 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
//第一章 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
看看Facebook、Twitter等这些如今最热门的科技公司,它们兜售的是什么?维生
素还是止痛药?它们的服务在初期更像是锦上添花的维生素,可一旦它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会像止痛
//第二章 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用户期望借助你的产品实现怎样的目的?他们会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个产品?什么样的情绪会促使他们使用产品,触
//第三章 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要想使人们完成特定的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这三样缺一不可。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
//第四章 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并不是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那份迫切需要。“有限的多变性”会使产品随着时
//第五章 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对产品的投入会令用户形成偏好,因
//第六章 上瘾模型与道德操控
创建习惯既能成为推动美好生活的一种正向力量,也能被利用去达到邪恶的目的。花一分钟思考:你使用自己的产
//第七章 案例研究:圣经应用程序
《圣经》应用程序通过将有趣内容前置并提供经文音频的方式增强了用户采取行动的能力。将经文分解成短小的片
//第八章 习惯测试和新的机会
你设置的内外部触发经常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吗?你的设计是否简单得足以使采取行动变成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你
//致谢
//注释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至于人们为什么会依赖某个产品,我们们认为内部触发是核心原因。而问“为什么”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核心假设我们即将推出一款闪亮的新技术——电子邮件,目标用户是一位名叫朱丽的中层经理。我们已经对朱丽进行了详细的用户资料分析,以供解答下列“为什么”:
1.朱丽为什么需要使用电子邮件?
答案:为了接收和发送信息。
2.她为什么要接收和发送信息?
答案:为了分享并即时日获取信息。
3.她为什么想要分享和获取信息?
答案:为了了解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的生活
4.她为什么想要了解他人的生活?
答案:为了知道自己是否被别人所需要。
5她为什么会在意这一点?
答案:因为她害怕被圈子所抛弃。
现在我们有答案了!恐惧感是她身上最强大的内部触发,因此,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使它能减轻用户的恐惧心理。当然,如果一开始我们选择的对象不是朱丽,提问的设计和推测的答案也不会是以上这样,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完全不同。唯有当我们能准确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时,才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发。
我们已经了解了用户的烦恼,接下来就该进入下一个环节
验证产品的功效,看看它是否能解决用户的问题。
产品设计者的初衷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消除烦恼,换句话说,就是挠挠他们的心头之“痒”。当用户发现这个产品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烦恼时,就会渐渐地与之建立稳固且积极的联系。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与用户这二者之间开始形成纽带就像牡蛎中一层层的珍珠质。久而久之,这种纽带会发展为习惯,因为用户只要受到内部触发的刺激,就会转向这个产品来寻求安慰。
然而,内部触发与产品之间的纽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你需要频繁使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让内部触发发展为行动暗示。外部触发可以培养新习惯,而内部触发造就的情感纽带则可以让新用户变成你产品的铁杆粉丝。
1、付费型触发(做广告或搜索引擎做推广,有效拉拢用户,缺点是代价不菲)
2、回馈新触发(正面的媒体报道、热门的网络短片,应用商店的重点推荐等,问题是容易昙花一现,不可持久)
3、人际型触发(熟人间推荐、口碑相传,理想的“病毒式增长”)
4、自主型触发(每天都会持续出现,如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
小结:付费型、回馈型和人际型都是以争取新用户为主要目标,而自主型以驱动用户重复某种行为作为重点,目的是让用户逐渐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