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鬼子”来了
对于延续了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来说,近代一两百年面临最严峻的现实莫过于“鬼子来了”。这里的“鬼子”,不仅是指当年侵占中国半壁江山的“日本鬼子”,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自
……
[ 展开全部 ]
始至终都是挟西方现代工业文明而来的“西洋鬼子”。古老在这个异质文明的冲击下,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精英与民众,乃至各种不同人群之间,在行为、观念和生活交往方式上都益现悬隔、碰撞,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层出不穷,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日日夜夜在新、旧、中、西中打滚”,在迷思和困惑中前行。 为何许多人不爱国?在不同的语境中,“民族主义”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又有何差别?中国近代的发展究竟应该以谁为师,而老师为何总是欺负学生?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的枢纽?“中学”和“西学”到底谁“化”谁?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幸福终点站? 中国的出路有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从跻身现代国家之林的角度看,“鬼子来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 收起 ]
作者:杨奎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48.00
ISBN:754957692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此“启蒙”非彼启蒙 / 21
麦兜史努比
2018-05-12 12:28:54 摘录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胡适从一开始就看得比较清楚。他一生中每谈及此一运动,总是“比较喜欢用‘中国文艺复兴’这一名词”,不是偶然的。他对这场运动主要目的和意义的解读,始终着眼于“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及在此基础上“再造文明”的意图。故他在运动中从来都坚持“不谈政治”,主张“我们应致力于(研究)我们所认为最基本的有关中国知识、文化和教育方面的问题”,“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基础”。可以说,当年的胡适,包括他的不少同道,内心里其实很清楚,以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发展程度,首先要做的恐怕还是一点一滴的、最基础的新思想、新观念的介绍、普及和实践的工作,还够不上欧洲式的思想启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05-12 12:27:44 摘录
记得任剑涛曾发表过一篇论文,从救国或建国需要的视角,考察分析了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在现代国家形成的不同阶段何以会提出不同的主张。他的考察显示,三人所面临的建国的实际处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建国及治国理路。
马基雅维利面临的是如何使四分五裂的意大利统一起来,以走出分裂割据、被动挨打的不利处境,因此他主张“不计一切地请出玩弄权谋技巧的君主,以期实现国家建构的基本目标”。
霍布斯面对的是英国王党风雨飘摇,革命正严重威胁国家稳定的现实,他需要处理的是强势君主与臣民的关系问题,一套“以契约论奠基、以国家的赏罚教支撑的强大国家建构方略”显然有助于缓和并稳固双方关系。
到洛克时期,国家已经建成并稳固下来,如何长治久安并使公民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支持这个国家,成为他政治考量的核心之点。正是在此背景下,他提供了基于主权在民观念的代议制的制度设计,日后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麦兜史努比
2018-05-11 12:34:32 摘录
何谓“启蒙”,比较中西概念,其实是有些差异的。用秦晖的话来说,中文“启蒙”通常带有“教导无知小孩”之义,西文“启蒙”强调的却是“照亮(中世纪的)黑暗”。两相比较,欧洲启蒙时代思想家着眼的是批判专制制度,而不是教导愚昧的民众,他们甚至具有鲜明的人民主权观点,反对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等人“蔑视民众”的心态;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则相反,从梁启超的“新民说”,到孙中山的“先知先觉”说,到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等等,都充满了“‘改造人民’的导师心态”。
邓晓芒也撰文讨论过这一话题,他特别批评过对这一区别不那么敏感的中国学者,说:“把启蒙看成教育而把中世纪的黑暗理解为愚昧……这正是把对启蒙的理解引向歧途的原因之一。”他同样认为最标准的“启蒙”理当是欧洲式的,即是反对一切语言霸权,绝不以自己的所谓“正确思想”来取代任何所谓的“错误思想”。欧洲式的“启蒙”,就是“要求一种让所有的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的宽松气氛,是(主张)一种自由和思想宽容的精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朝闻道
2018-02-23 10:34:05 摘录
为便利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底层中国读者更容易读懂报刊上的文字,他们打破了中文文章不断句的传统模式,开始用西文的顿号和句号断句。为了解决传教过程中迁就各地方言所造成的基督教文本中文译文不统一以及此前翻译的文言圣经讲读中还需要白话翻译的困扰,在经过各地白话传教的种种尝试之后,1890年上海传教士大会决定统一翻译使用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白话圣经译本。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以及新文学运动的兴起。而欧式思维方式表述特色,也进一步改变了中国古汉语句子简短直白的特色,催生了复杂的表述形式,从而基本奠定了汉语欧化的基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秋叶e飘逸
2017-05-14 11:57:20 摘录
邓晓芒也撰文讨论过这一话题,他特别批评过对这一区
别不那么敏感的中国学者,说:“把启蒙看成教育而把中世纪
的黑暗理解为愚昧……这正是把对启蒙的理解引向歧途的原
因之一。”他同样认为最标准的“启蒙”理当是欧洲式的,即是反对一切语言霸权,绝不以自己的所谓“正确思想”来取代任何所谓的“错误思想”。欧洲式的“启蒙”,就是“要求一种让所有的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的宽松气氛,是(主张)一种自
由和思想宽容的精神”。
这个观点颇为认可,任何所谓以新思想取代旧思想的启蒙都是主观意识极强的灌输,其实并不利于思想的活跃。正如春秋的百家争鸣,思想大爆炸。当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清末,国家存亡之际,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思想争鸣的问题,而是当下什么类型思想能改变既定的落后格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引言
不知有国? / 1
种族平等? / 11
此“启蒙”非彼启蒙 / 21
恢复中华? / 31
以日为师 / 41
飘不久的黄龙旗 / 51
与外国委蛇 / 63
“你一国我一国” / 73
爱人还是爱国? / 83
爱乡还是爱国? / 93
“国民国家”的流失 / 103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 113
四海同胞主义 / 123
工人无祖国? / 133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143
立国的资格 / 153
祁老太爷的无奈 / 163
抗战建国 / 173
师傅领进门 / 185
这个世界谁“化”谁? / 195
我们是谁? / 207
幸福终点站? / 217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引言
不知有国? / 1
种族平等? / 11
此“启蒙”非彼启蒙 / 21
恢复中华? / 31
以日为师 / 41
飘不久的黄龙旗 / 51
与外国委蛇 / 63
“你一国我一国” / 73
爱人还是爱国? / 83
爱乡还是爱国? / 93
“国民国家”的流失 / 103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 113
四海同胞主义 / 123
工人无祖国? / 133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143
立国的资格 / 153
祁老太爷的无奈 / 163
抗战建国 / 173
师傅领进门 / 185
这个世界谁“化”谁? / 195
我们是谁? / 207
幸福终点站? / 217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引言
不知有国? / 1
种族平等? / 11
此“启蒙”非彼启蒙 / 21
恢复中华? / 31
以日为师 / 41
飘不久的黄龙旗 / 51
与外国委蛇 / 63
“你一国我一国” / 73
爱人还是爱国? / 83
爱乡还是爱国? / 93
“国民国家”的流失 / 103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 113
四海同胞主义 / 123
工人无祖国? / 133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143
立国的资格 / 153
祁老太爷的无奈 / 163
抗战建国 / 173
师傅领进门 / 185
这个世界谁“化”谁? / 195
我们是谁? / 207
幸福终点站? / 217
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马基雅维利面临的是如何使四分五裂的意大利统一起来,以走出分裂割据、被动挨打的不利处境,因此他主张“不计一切地请出玩弄权谋技巧的君主,以期实现国家建构的基本目标”。
霍布斯面对的是英国王党风雨飘摇,革命正严重威胁国家稳定的现实,他需要处理的是强势君主与臣民的关系问题,一套“以契约论奠基、以国家的赏罚教支撑的强大国家建构方略”显然有助于缓和并稳固双方关系。
到洛克时期,国家已经建成并稳固下来,如何长治久安并使公民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支持这个国家,成为他政治考量的核心之点。正是在此背景下,他提供了基于主权在民观念的代议制的制度设计,日后产生了重大影响。
邓晓芒也撰文讨论过这一话题,他特别批评过对这一区别不那么敏感的中国学者,说:“把启蒙看成教育而把中世纪的黑暗理解为愚昧……这正是把对启蒙的理解引向歧途的原因之一。”他同样认为最标准的“启蒙”理当是欧洲式的,即是反对一切语言霸权,绝不以自己的所谓“正确思想”来取代任何所谓的“错误思想”。欧洲式的“启蒙”,就是“要求一种让所有的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的宽松气氛,是(主张)一种自由和思想宽容的精神”。
别不那么敏感的中国学者,说:“把启蒙看成教育而把中世纪
的黑暗理解为愚昧……这正是把对启蒙的理解引向歧途的原
因之一。”他同样认为最标准的“启蒙”理当是欧洲式的,即是反对一切语言霸权,绝不以自己的所谓“正确思想”来取代任何所谓的“错误思想”。欧洲式的“启蒙”,就是“要求一种让所有的思想都可以自由发表的宽松气氛,是(主张)一种自
由和思想宽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