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延续了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来说,近代一两百年面临最严峻的现实莫过于“鬼子来了”。这里的“鬼子”,不仅是指当年侵占中国半壁江山的“日本鬼子”,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自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杨奎松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48.00
  • ISBN:9787549576920
  • 2018-05-16 21:15:34 摘录
    英国史学家乔治·古奇(George P. Gooch)曾这样解读阿伦特讲到的那个被征服国刺激起来的落后民族的“民族意识”,亦即所谓“民族主义”。他说:“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成员的觉醒”,这种“觉醒”是指一个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的人,相信有必要为实现、维持与延续本民族的认同、整合与繁荣,为本民族应享有的地位甚或独立而努力。如果这一解读基本正确的话,那么,像上海部分底层市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恐惧或暴力,也包括方志敏梦想中的“打到日本,踏平三岛”之类,应该都还达不到这种“觉醒”的要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6 21:01:40 摘录
    汉娜·阿伦特说得好:“任何一个以征服者姿态出现的国家,都会刺激被征服民族的民族意识及其对掌握自主权的渴望,这种情况将会破灭(征服国家)缔造帝国的野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6 21:00:14 摘录
    19世纪欧洲工业发展迅猛,全面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化和法制化,并且加速了现代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形成,依旧极力维护传统的落后中国的形象自然越来越差。随着西方科学研究的精进,人类学、医学日渐发达,古比诺的“人种不平等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相继诞生。这两种学说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种族主义的形成和高涨,并为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政治的通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但建立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人权思想和民主政治的潮流,也在广泛生长中。英、美等国反对种族主义及其奴隶贸易与奴隶制的思想和运动,几乎同时先后蓬勃兴起。1807年和1833年,英国议会在公众力量的强大压力下,先后通过法案,废止了奴隶贸易及奴隶制。在国内公众力量坚持不懈的推动下,英国政府还对西欧各国政府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各国逐渐就废止奴隶贸易和废除奴隶制问题达成协议。正是在此背景下,从1860年开始,到1866年结束,美国政府亦通过长达将近六年之久的战争,打败了拒绝解放黑奴的南方联盟,也在法律上宣告了奴隶制的终结。这一历史进程固然不可能一举消除种族主义,却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合法性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再加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强势生长,公开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言行,在西方竟逐渐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进入20世纪后,西方在种族问题上,包括对中国的看法,又都逐渐开始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美国学者伊罗生(Harold Isaacs)就美国的中国形象做过较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按照他的分期,18世纪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尊敬”的,1840—1905年间基本上是“厌恶”的,1905—1937年间则明显变得比较“善意”了。显然,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事实上自20世纪初开始,主要西方国家舆论对中国的观感大都渐趋客观,善意的评价也逐渐多起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6 20:46:19 摘录
    从中共二大,即1922年开始,莫斯科就已经在要求中共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并规定中国革命必须“两步走”了。所谓“两步走”,就是说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还达不到像俄国那样,进行社会革命的程度,中国必须要先进行民族民主革命,革命成功,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程度,才可以进行第二步,即社会革命。因此,在1922—1927年中共奉行统一战线政策期间,“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的主张政治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中共接过俄国革命的苏维埃旗号后,再继续这样的口号在政治上就不正确了。再等到1928年莫斯科明确规定各国党要把“保卫苏联”当成自己的“中心任务”之后,谁这样看问题,谁就要犯政治错误了。
    1929年,张学良在南京政府支持下,试图用武力夺回苏联从沙俄继承下来的中东铁路的控制权,结果和苏军发生了严重的武装冲突。南京政府和国民党为此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苏示威运动。当时的中共中央却基于保卫无产阶级祖国苏联的立场,发动并组织“保卫苏联”的宣传及行动。有鉴于在国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之际,此种宣传难以发生效力,已经下台的陈独秀建议中共中央在宣传“拥护苏联”的时候要照顾到中国大多数民众的落后心理,不要“使群众误会我们只是卢布作用,而不顾及民族利益”,结果,因政治不正确,新账老账一起算,他却被开除出党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6 20:38:55 摘录
    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说工人有祖国,那只不过是他们取得政权、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那一段“革命的过渡时期”而已。在此之前,国家不是他们的,他们还必须要打破民族的界限;在此之后,国家和民族都将不复存在。
    相比较而言,陈独秀在这一点上从一开始就多少有所保留。他在1920年底曾经写道:他“绝对厌恶”资产阶级拿国家的名义做那些相侵相夺、相杀相害、嫉妒仇恨的事情,但“普通的国家制度,不过是言语相同的,或是历史、宗教、利害相同的一种或数种民族共同生活底政治组织”。这种组织成立在自然的障碍基础上,“根深柢固”,“是不容易消灭的”。若只是取消了“国家”这个名义,人类语言、利害等种种障碍依然存在,“因为自然的障碍而发生的民族的冲突,就是在无国家无政府时代也是不能免的”。用他的话来说,要等到理性充分发展能抑制人的本能,尚“不知在何时代”。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陈独秀始终相信需要把阶级斗争与民族革命的口号结合起来。比如,即使在1920—1921年,亦即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宣誓要为世界革命而奋斗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要照顾到中国多数民众的心理,故专门撰文提出过:“中国劳动(农工)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6:40:50 摘录
    1920年代前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不仅湖南,全国众多省份都掀起过要求自治甚或自决的政治风潮,史称“联省自治运动”。但有此主张者多半并未走到要求独立建国的程度上去,也因此,此一运动终未能改变当时南北两个中央政权主导下的统一国家的政治大势。毛虽再三撰文,公开声言“反对统一”,但响应者寥寥。具体到湖南省,围绕着谁来主导自治或自决,以及人民应享何种权利等问题,他们一派青年的意见,也不可避免地与主政的军政强人及中上层士绅的意志扞格冲突。进入到11月下旬,毛泽东已经渐渐看出,自己的主张和努力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11月25日,毛泽东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承认自己的努力已告失败。在他看来,“湖南人脑筋不清晰,无理想,无远计,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深,政治改良一涂(途),可谓绝无希望”。因此,他愤愤地表示说:今后“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了。
    不过五天后,毛泽东就又认定了他的新主张。他进一步写长信给留法的湖南新民学会的会友们,宣布自己将彻底摒弃爱国主义,转向主张“世界主义”的社会主义。他写道:我们的会务进行方针是“改造中国与世界”,“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试看多数人鄙弃爱国,多数人鄙弃谋一部分一国家的私利而忘却人类全体的幸福的事,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愿意更繁复的隶属于无意义之某一国家、某一家庭或某一宗教,而为其奴隶,就可以知道”。他断言:“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都是不应该带有爱国的色彩的。”据此,他主张放眼世界,以助人解放为业,称:“我以为固应该有人在中国做事,更应该有人在世界做事,如帮助俄国完成他的社会革命,帮助朝鲜独立,帮助南洋独立,帮助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自治自决,都是很要紧的。”
    时代的烙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6:32:52 摘录
    相信“民无建国之力”,多半也正是陈独秀随后下大力气创办《青年杂志》的目的。他明确讲:吾人深知国家之罪恶,且知国家终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林立的条件下,吾国民犹在散沙时代,故还不能不承认“国家主义,实为吾人目前自救之良方”。然而“近世之国家主义,乃民主的国家,非民奴的国家。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要在中国建立起这样的国家,只有靠青年“急起直追”,“脱蒙昧时代”,养成自主、自由之人格才有可能。更何况,人类未来进步发展必会趋于大同,国人非“若法兰西人”不可:“其执戈而为平等、博爱、自由战者,盖十人而八九焉。”
    事实上,1914年以后的陈独秀对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甚至爱国主义,已经充满了怀疑。他坚信人类理应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下谋共同的生活。虽然置身言论界,陈独秀不能不就中国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发表见解,但只要稍有机会,他还是会冒出反国家的尖刻意见。
    1918年8月,在一篇随感而发的短论中,陈独秀就再度直言:“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这班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他直言,国家就是这样一种应该被破除废弃的“骗人的偶像”。“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的缘故,不过是藉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权利罢了。”“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6:29:01 摘录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就是最典型的“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代表。他可以说是最早在中国系统介绍传播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了。他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今日西方所谓之“国”,并非中国古代之国;20世纪所谓的“民族”,与传统中华之民族也不可同日而语。当今所谓“民族主义”,实为“国民主义”。“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凡压迫钳制民权者无异于“自弃其国”。故现代之国,民权兴,则国权立;人民自由,国家才能真自由。
    但是,介绍西方民权思想是一回事,想把它应用到中国的现实政治中来,就不能不遭遇无穷之烦恼了。尤其是梁启超于辛亥革命后兴冲冲地回到国内准备大干一番时,先是孙中山一派人很快再度揭旗革命,接着袁世凯政府乘机解散了国会,而且还蠢蠢于复辟帝制。在接连碰壁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在1915年写下一篇题为《痛定罪言》的长文,一一列举出当今中国官府之专制、官吏之腐败、人民之悲苦、社会之黑暗的乱象,痛陈“吾不知有国之优于无国者果何在也”?他坦承自己的政治抱负面临着一个严酷的客观现实,即“凡东西各国一切良法美意,一入吾国而无不为万弊之丛”。他显然不明白问题的根结所在,只是一方面公开质疑:这样的国让人如何去爱?一方面大声发问道:“中国人是否尚有统治自国之能力?”
    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啊,现在看来依然很有价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5:39:00 摘录
    孙中山到底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国人。他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思想文化,却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他的思想观念事实上还停留在柏拉图式的整体主义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化到现代社会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集体主义的发展阶段。因此,其思想观念中才会生成不少类似于柏拉图观念的看法。
    比如,像柏拉图相信只有像自己这样具有超人的知识能力的“哲学王”,才能领导城邦国家一样,他也认定人生来就有优劣高低之分。只是他的区分方法是认为,人在知识能力上可划分为三类:“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社会的进步,只能靠那些“先知先觉”者提出思想、制订方案,灌输给部分“后知后觉”者,再由他们去领导大批生生世世都“不知不觉”者去冲锋陷阵。因此,他明确提出,要成就革命事业,就必须要把权力全部集中到“先知先觉”者,亦即像他这样独一无二的领袖手里,建立领袖个人专断体制,不能搞什么平等。他明确讲,“非服从我不行”,因为“除我外,无革命导师”。
    再如,像柏拉图一样,他也认定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自由对于整体有害无益。他明确认为,离开国家民族整体讲个人权利和自由,是错误的。因为,“个人有自由,则团体无自由”。他特别强调:“在今天,自由这个名词……万不可再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他指出,在中国学欧美去喊什么争自由、争权利,不仅是盲从,而且是莫名其妙!国人从来是一片散沙,原因就是“自由太多,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他宣称:“我们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纪律,为此我们要掺加水和士敏土,变成很坚固的团体。”中国革命必须以统一而非以自由为奋斗目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4:25:49 摘录
    自古以来,地处中原的汉族政权屡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不断有不肯屈服的中原汉人渐次南下。一方面,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中原地区复杂,那里的人们更习惯结群而居,基层社会中血亲族群关系的纽带作用较强;另一方面,南下汉人自身传统文化意识浓厚,亦较倔强。影响到后来,越往南方,越不易被外来的中央政权降服和同化,中原传统文化留存下来的成分也越多。
    有意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1:14:50 摘录
    毫无疑问,族裔民族主义和英美式民主主义不是并行不悖的人类进化双轮。族裔民族主义的诉求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英美式民主主义的诉求是建立在强调国民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族裔民族主义的盛行,在成就民族革命、国家一统的集体主义任务的同时,与强调国民个人权利的英美民主主义思想潮流、观念意识,及其政治实践发生碰撞,不可避免;尽管同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但它与事实上建立在马克思式的个人全面自由理念基础上,相信“四海同胞主义”,主张用阶级斗争、阶级专政的方法,消除阶级、民族、国家差别与区隔的革命的社会主义主张,更是注定要发生矛盾冲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1:12:22 摘录
    依据传统历史教科书上的说法,北京政府时期即使在民国史上也是极度黑暗混乱的。改革开放后,两岸史家已经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了异议。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恰恰是在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近乎空前绝后的全国性的思想启蒙运动,延续并推进了自晚清以来的宪政实验。向来我行我素,却对列强奴颜婢膝的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开始屈从于民众舆论的压力,废止了拿国权做交易的秘密外交办法。有学者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一时期宪政、共和、地方自治,乃至推动联邦制的种种尝试,特别是在1920年代上半期形成的同样空前绝后的“联省自治运动”,理当被视为近代中国走上民主化道路的一次重要机遇。
    但问题是,在20世纪初期列强各国激烈争夺殖民地,国际关系中还通行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特别是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谁能相信国人在“你一国,我一国”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就能够换来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呢?还在战国时代管子就看出:哪怕是诸侯割据,面对外敌时,也是“合则强,孤则弱”。然而,这一时期多数闪光的历史现象,却恰恰又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及其大一统极大削弱的基础上的。一方面民权意识培养、民主宪政推行,需要打破水闸、水坝,形成分权分利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列强争夺,鱼肉无穷,又非筑坝合流、集人心国力不能止。予取予求,各有利弊。包括1930—1940年代出现“你一国,我一国”的情况,是好是坏,站在不同立场上也自然会各有各的说辞。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吊诡和矛盾。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分也有分的好处,合也有合的价值,但是合是分,却由不得历史当事人来决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5 11:10:29 摘录
    当然,细究起来,社会的这种进步总是渐进的,而且是依知识层面逐次递进的。传统教科书所谓帝制在中国的彻底消亡,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当年陈独秀等人就不这样看。陈写道:“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因而袁世凯想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
    辛亥后帝制之再难复辟,除地方势力纷纷崛起,国家已经四分五裂、覆水难收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因共和、宪政的试行,民权思想的鼓吹,刺激了社会精英阶层,也包括大批实力派代表人物,他们的权利地位首先让他们多少有了西方人的那种权利意识。一旦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地位,他们自然再不会愿意另立一个什么万世一系的帝王,去俯首效忠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2 19:18:15 摘录
    当今人类文明社会是从市镇脱离封建制度而兴起的时候逐渐演生出来的。所谓现代文明,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人与人能够平等交往、共同生活。这样一种交往形式和生活方式,不可能产生于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宗法社会族群内部的血缘关系中,只能产生于陌生人密切交往的城市公共社会生活场域之中。这是因为,只有相互陌生的自由人之间密切接触交往,才能形成多元的和权利平等的社会;只有在多元和权利平等的条件下,人们才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共同遵守的开放式的公共道德、法律和公共秩序观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12 19:16:48 摘录
    自19世纪末以来,大清国士大夫就开始把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混淆。严复、梁启超等早就明确地把白种人和黄种人视为两种不同的民族,相信黄种人应该具有共同的立场,日后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积极主张大亚洲主义,即是出于此。甲午战争打破了国人“天朝上国”、“天朝子民”的迷梦,大家认识到需要向日本学习,但那到底还只是黄种人内部之间的战争,并不代表日本人就真的能够与西方白种列强平起平坐了。日俄战争则不同,在中国的报刊上,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被国人视为“白人受辱于黄人之第一次历史”。
    日俄战争的爆发,让国人兴奋,结果更是出乎多数国人预料。当“俄罗斯以四十余倍之地,三倍之人,历数年之经营,据形胜之要地,竟为区区日本所大困”,最终战败投降后,大多数一向以西方思想和科技知识为圭臬的知识精英,不能不瞠目结舌,并进一步转向以日为师的心理。旅顺开战之初,当地士绅多数即已“皆抱亲日之意”;日军获胜后,颇多地方头面人物还亲往祝贺。不少中国留日学生也纷纷发出欢呼声。
    当然,即使处于思想启蒙过程中,各种思想纷至沓来,在日本学界亦有不少对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甚至于资本主义持异议者。受此影响,积极主张向日本学习者,不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抑或青年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学习后当如何,大家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那个年代凡主张以日为师者,都是以富强自己国家为目的的,本质上都是民族主义者。只不过,受到日本人的影响,把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所谓“大亚洲主义”的变相种族主义的,也颇不乏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