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 2.0

在互联网行业内,“运营”这个职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更需要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方法来给予行业从业者以指引。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 2.0》尤其难得之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黄有璨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定价:99
  • ISBN:7121311542
3.5 为何说“标题党”和“段子手”们都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195
  • 。ly
    2018-12-04 09:03:15 摘录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假如你也喜欢做内容,想要在内容上能够做出来些超级性感的事情,我能给你的最诚恳的建议,是下面这些:
    要相信内容的价值和力量,不要只把内容当作一种工具和手段,以“让我做的内容能得到用户认同”为导向,而不要以“我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眼球为导向”;
    把内容当作一种“与用户交朋友”的手段,每次做一篇内容或推荐一篇内容时都想一想,假如你现在是在面对一个你最好的朋友,你是否愿意把这篇内容推荐给他?以及你会怎么推荐?
    让自己更有节制,让你做的内容更符合你的本心,尽量多做自己喜欢和相信的内容,不要逢迎讨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
    把体验新奇有趣的事物和对之持续进行思考变成一种习惯,要从细节中去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理解对细节的刻画、呈现和渲染往往才是内容的打动力所在。最后,坦白说,我觉得做新媒体或者做内容这件事可能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它需要对内容有所热爱,更适合那些时常能够有所感触、有所思考、喜欢表达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y
    2018-12-04 08:59:48 摘录
    最后,我还相信,一个做内容的人,其个人价值会与他依靠内容获得用户认可的能力成绝对正比,而只会与他依靠内容吸引用户球的能力成阶段性正比。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能够依靠内容吸引用户眼球,短期博得流量,那么你的个人价值是有天花板和上限的,且这种上限会到来得很快。
    但,如果你能做到的事情是能依靠内容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你的个人价值会越来越大,且没有上限。因为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它一定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越来越强,且认可你的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举个不一定特别恰当的例子,二者的区别,好比“冷笑话精选”这种所谓自媒体大号,与“罗辑思维”间的区别。前者短期可以爆发迅速获取流量,但时间长了,用户感知其实很弱,作为用户也很难与之形成很深的信任关系。
    但后者,也许有人会反感,但只要你真的认可了罗振宇的观点、理念等,你会越来越无比相信他,愿意相信他给你推荐的大多数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ly
    2018-12-04 08:42:00 摘录
    首先,我相信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户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写作者叫程苓峰,他曾说过一句话,大约是这样的:
    媒体(或称内容)即阴阳。
    在所有行业当中,只有内容或媒体是阴阳,而其他行业比如房产商、电商都不是阴阳。独有阴阳能生化万物。
    这句话的意思讲的是,好的内容或一个好的媒体,承载的是信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等,而可能不是单一的资讯。
    单一的资讯类似某种路边不经意间看到的不知名小点心,我要是正好路过,正好饿了,也正好有空,我会吃,但吃完后,我对它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但,假如你供应的不止是资讯,而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等,你可能会更容易得到用户们的认可,这种认可如果长期累积下来,可能会为你构建起来一种具备穿透性的用户信任感,且这个信任可以下沉转化到任何东西上。比如罗辑思维建立起来的影响力,就可以转化到卖月饼、卖桃子、卖书等事情上。而同样的事情,可能只有媒体可以做到一你很难想象一个做电商的今天卖书、明天卖月饼、后天卖桃子吧?所以,如果做内容,尽量不要只做一维的资讯。或者说,即便是做资讯,其背后也应该包含了某种既定的思想与价值主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