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埃里希·弗洛姆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28.00元
  • ISBN:7532769186
第六章 纳粹主义心理学
  • -Ddddddy
    2020-07-01 17:15:35 摘录
    遁入共生可暂时减轻痛苦,但并不能消除痛苦。人类的历史便是个体化不断加深的历史,但亦是自由不断增大的历史。追求自由并非一种形而上学的力量,也不能用自然规律来解释;它是个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权威主义制度并不能抹煞人追求自由的基本条件,也不能消灭源于这条件的对自由的追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1 17:05:18 摘录
    比上帝、天意和命运更令希特勒印象深刻的权力是自然。近四百年的历史发展表明,支配自然取代支配人已成为趋势,但希特勒又坚持认为个人可以而且应该统治人,但不能统治自然。我早已引过他的话,即人类的历史不始于驯化动物,而始于统治劣等民族。他嘲笑人能征服自然的观点,取笑那些自认为是自然的征服者的人“惟一的武器就是一个“想法而已”。他说人“并未主宰自然,而是在知道一些自然的规律和秘密的基础上,上升到其他生灵的主人地位,因它们没有这些知识”。①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同样的思想:自然是我们不得不臣服的伟大权力,我们主宰的只能是生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1 16:41:48 摘录
    权威主义性格的本质就是同时具有施虐和受虐冲动。施虐冲动的目的在于拥有和控制另一个人的无限权力,其中多少夹杂着破坏欲;受虐冲动的目的在于把自己完全消解在一个强大权力中,借此分享它的力量与荣耀。施虐和受虐倾向的原因都在于个人无法忍受孤立,需要借共生关系克服这种孤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1 16:28:26 摘录
    象征旧社会权威的君主及国家的衰落影响了父母的个人权威。由于父母教诲年轻一代要尊敬这些权威,而它们又是那么不堪击,父母的声望与权威也失去了。此外,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尤其是通货膨胀,年老的一代困惑不解且愤怒异常,他们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也较差,年轻一代则比较灵活,很容易适应。因此,年轻一代觉得自己比父辈们优越,并不再把他们和他们的说教当回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1 16:16:42 摘录
    通货膨胀不但影响了经济,也影响了心理。它使节俭原则和国家权威受到致命一击。如果个人靠多年节衣缩食积攒的钱并非因自己的过失就下子没有了,积蓄还有什么用?如果国家违背了诺言,银行的纸币和公债全都成了一堆废纸,那么还可以再信任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6-29 17:30:42 摘录
    任何政党一旦夺取了国家的权力,都可利用人们害怕孤立和相对薄弱的道德原则的帮助,赢得大部分人民的忠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