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埃里希·弗洛姆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28.00元
  • ISBN:7532769186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 -Ddddddy
    2020-07-03 18:28:36 摘录
    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这种自发性的一个前提就是接受全面总体的人格观念,摒弃割裂理性与人性的做法,因为,只有人不压抑自我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对自我一清二楚,只有生命的不同方面实现了根本的有机统一,自发活动才成为可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8:25:16 摘录
    我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要靠的人应是他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8:07:17 摘录
    身份的丧失使得趋同更为迫切,它意味着只有严格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才能确信自我存在。否则就会有危险,不但可能被唾弃和日益遭受孤立,而且有可能丧失人格的身份,这意味着对健全的精神构成威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7:52:50 摘录
    我们说感觉和思想缺乏“原创性”,其实愿望活动也如此,承认这点尤为困难。现代人好像有太多的愿望,惟一的问题似乎就是,虽然知道自己所想的是什么,但就是无法实现。我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得到我们想得到的目的上,但多数人从未对这个活动的前提提出过疑问,即,他们知道他们真正的愿望。他们没停下来想一想,他们正在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否是自己所想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7:36:53 摘录
    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所有基本问题,对于心理、经济、政治及道德问题,我们大部分的文化所能做的只有一点,就是就这些问题把人弄糊涂。
    烟幕之一是断言这些问题太复杂了,一般个人根本弄不明白。同时相反的信息又表示许多个人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非常简单,简单到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能够理解的程度。
    为了把这些问题搞得错综复杂,似乎只有‘专家”才能弄明白(实际上,专家也只有在他自己的有限领域内才明白),专家常常故意打击人的自信心,让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个人陷人数据的迷宫中,觉得无助,只好傻呆呆地静等专家来告诉他如何做、去向何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5:25:10 摘录
    我们时代的个人日益孤立和无能为力的经济条件会产生两种逃避方式:一是权威主义性格的逃避机制,另一种是孤立的个人变成机器人,失去自我的同时强迫性趋同,但又在主观意识上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只服从自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dddddy
    2020-07-03 15:23:59 摘录
    传统信念认为,现代民主制度把个人从所有外在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正的个人主义。我们引以为荣的是我们不屈服于任何外在权威,我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并想当然地认为这个自由几乎自动地保证了我们的个性。
    然而,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只有内在的心理状况能使我们确立自己的个性时,摆脱外在的权威,获得自由才是永久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秦泊淮
    2019-03-09 21:11:50 摘录
    只有在高度发展的民主社会里,自由才有可能胜利。在这个社会里,文化的目标和目的就是个人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幸福,生命再不需要成功或其他东西来证明,个人不臣服于、也不被操纵于任何自身之外的权力,无论是国家还是经济机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秦泊淮
    2019-03-09 21:09:34 摘录
    讥讽与天真二者的集合,便是现代个人的典型特征。其根本后果便是打击自己思考、自己决策的能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45:55 摘录
    因此,我们把真理想定义为所有促进自我的成长、自由及幸福的目标,把假理想定义为主观上吸引人(如臣服渴望)但实际上对生命有害的强制性非理性目标。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真理想绝非某种高居于个人之上的神秘力量,而是充分肯定自我的一种有力表现。任何与此种自我肯定相悖的理想,都被证明并不是理想,而只是一种病态的目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44:01 摘录
    我们必须识别真理想与假理想,以及真理与谬误,这是根本。所有的真理想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表达的都是对某种尚未实现的东西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是合乎个人成长和幸福之目的的。①我们可能不清楚人为什么总要渴求这些东西,也可能从人的发展角度,对这个或那个理想的功能究竞如何有不同意见,但相对主义的理想概念是毫无道理的,这一理论认为人无法知道促进或阻碍生命发展的是什么。我们不是总敢肯定哪种食品有益于健康,哪种食品有害于健康,但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我们根本无法识别毒物。同样,如果想知道,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是有害于精神生活的。我们知道,贫穷、威胁、孤立是不利于生活的;知道所有有益于自由,给个人增添勇气和力量的东西都是有利于生活的。什么对人有益,什么对人有害,这并不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个经验问题,在分析人的本性及具体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基础上,便可回答这个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40:06 摘录
    积极的自由还意味着下列原则:除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自我外不应再有更高的权力,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它永远不能从属于其他任何被假定的更具尊严的目的。如此解释可能会招来激烈反对。这岂不是鼓吹毫无约束的自我主义吗?岂不是否定为理想而牺性的观念吗?接受这些解释,会不会导致无政府主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38:35 摘录
    积极自由就是实现自我,它意味着充分肯定个人的独一无二性。人天生平等,但也天生有别。差别的基础在于肉体和精神方面的天赋,这是他们生命开始的依据;此外还与个人的特殊环境及具体经历有关。这个人格的个人基础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同,正像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有机体一样。自我的真正成长总是以这种特性为基础的成长,它是一种有机的成长,发展的核心应专对这个个人,并且只对这个个人。相反,机械发展就不是有机发展,自我发展的基础受阻,伪自我被强加于自我之上,正如我们所见,这实际上就是接受外在的思维和感觉模式。只有首先尊重他人自我及我们自己自我的个性,有机成长才可能。尊重并培养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正是人类文化最有价值的成就,可现在,恰恰是这个成就正面临着危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35:42 摘录
    这意味着真正重要的在于活动,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我们的文化强调的恰恰与此相反,生产不是为了满足具体需求,而是为了出售商品这个抽象目的;我们觉得钱可以买到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这些东西也一下子变成我们的,我们与它们没关系,也没付出任何创造努力。同样,我们视我们个人的特性及努力的结果为商品,借此可以换来金钱、声誉及权力。所以,重心转移了,由重视创造活动本身给人的具体实在的满足转移到只看重成品的价值上去了。因此,人失去能够给他真幸福的惟一满足—活动过程中的实在体验,转而去追求一种幻觉—被称为成功的虚幻幸福,一旦他相信自己成功在握,便顿觉失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群魔魔
    2018-10-12 16:34:24 摘录
    自卑感与软弱感的根源在于:无力自发活动,无法表达真感觉及思想,其结果必然是用伪自我取代他人和自我。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自豪与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