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

本书收入了日本著名明清史学者们撰写的21篇文章,论题包括明清农业社会、明清商品生产、明清村落组织机构、明清王府、海禁与朝贡、秘密结社、明清时代人们的身份感、清代地缘社会、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 森正夫 [日] 野口铁郎 [日] 滨岛敦俊 [日] 岸本美绪 [日] 佐竹彦靖 编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CNY 45.00
  • ISBN:7100092701
农村社会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29:1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27:18 摘录
    滨岛的见识确实厉害,中国古代经过了几轮的地名化,这种现象往往蕴含着社会变动的重要信息,其他的研究还可以参见包伟民,《宋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23:24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22:3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17:36 摘录
    现在所知道的明代后期江南地主的城居化倾向,可能和这种商业化是联动的。当土地开发、直接经营的投资不能得到最佳效益时,地主就向租佃、流通、金融、教育、科举方面投资,选择在城里居住。如果拥有土地,进行租佃而得不到和成本(包括操心)相符的回报,大概连土地都会放弃。张仲礼已经指出,在清代乡绅的收入来源中,土地所有的比重在下降。
    笔者在浙江湖州市双林镇的调查中,看到了同样的倾向。19世纪中叶当地的方志中记载,由于佃农以“村社”为基本单位,经常性地进行有组织的抗租,以致当时居住在镇上的地主(即“城居地主”)发出苦恼的黑色幽默,慨叹“田为累字头”。据说土地改革时,湖州东部所谓“地主”的比例低,自耕农较多。双林镇是全国闻名的丝绸大镇,作为镇的手工业,收购周围农民的生丝并进行丝绸生产。住在镇上的富人选择了以金融、流通为主的其他投资领域。
    城居地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只青青的羊
    2017-07-05 23:17:33 摘录
    现在所知道的明代后期江南地主的城居化倾向,可能和这种商业化是联动的。当土地开发、直接经营的投资不能得到最佳效益时,地主就向租佃、流通、金融、教育、科举方面投资,选择在城里居住。如果拥有土地,进行租佃而得不到和成本(包括操心)相符的回报,大概连土地都会放弃。张仲礼已经指出,在清代乡绅的收入来源中,土地所有的比重在下降。
    笔者在浙江湖州市双林镇的调查中,看到了同样的倾向。19世纪中叶当地的方志中记载,由于佃农以“村社”为基本单位,经常性地进行有组织的抗租,以致当时居住在镇上的地主(即“城居地主”)发出苦恼的黑色幽默,慨叹“田为累字头”。据说土地改革时,湖州东部所谓“地主”的比例低,自耕农较多。双林镇是全国闻名的丝绸大镇,作为镇的手工业,收购周围农民的生丝并进行丝绸生产。住在镇上的富人选择了以金融、流通为主的其他投资领域。
    城居地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