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惜别
太宰治专为纪念鲁迅而写的小说,以鲁迅的形象安放太宰治的灵魂,呈现“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 ★《惜别》是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完成的传记式
……
[ 展开全部 ]
小说,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亦极为罕见。 ★本书收录《惜别》《<惜别>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 等六篇太宰治的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现代译文馆·和风译丛”已出版《罗生门》《人间失格》等众多日本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以精译精编精心设计为宗旨,力求奉献给读者形质俱佳的图书精品。 ================== 《惜别》是太宰治以在仙台医专求学时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太宰治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花了很长时间搜集材料,考量小说的架构,用太宰治的话说,他“只想以一种洁净、独立、友善的态度,来正确地描摹那位年轻的周树人先生”;因而,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鲁迅成为鲁迅之前的生活、学习经历及思想变化,书中的周树人,亦因太宰治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而成为“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同时收录《<惜别>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 等5篇中短篇小说。 无论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奥野健男 想要在人的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那种不能实现的焦虑以及想要认认真真活着的渴望才是他的本质。――日本明治大学教授 齐藤孝 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二个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情,更能打动读者。——高尔基 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的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么,却又没有方向。他的痛苦在于他用心看着漆黑的世界。——鲁迅
[ 收起 ]
作者:[日] 太宰治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定价:28.00
ISBN:751435997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2 )
评价 (1 )
惜 别
just reading
2020-11-10 19:53:02 摘录
有人说,事实比小说离奇。可这个世界上
却存在着无人知晓的事实。而且,在这些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人生角落之中,却存在着珠玉一般闪闪发光的事实。用天赋的触角把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挖掘出来的,就是文艺。因此,文艺的创造比世人所称颂的事实更接近真实。若是没有文艺,这个世界就会遍布空洞。文艺会自然而然地填补这些不公平的空洞,就好像水会自然而然地往低处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ust reading
2020-11-10 19:48:59 摘录
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特世有文章,而人乃以几于具足。严冬永留,春气不至,生其躯壳,死其精魂,其人虽生,而人生之道失。文章无用之用,其在斯乎?
引自《摩罗诗力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ust reading
2020-11-10 19:31:42 摘录
思想若是被人与人之间的客套和恭维所利用,那就完蛋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ust reading
2020-11-10 19:30:13 摘录
孔孟思想之根本,或曰仁,或曰中庸,或曰恕,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可我认为其根本应该是礼。礼的思想,是非常微妙的。用哲学式的话来说,礼乃是爱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生活的痛苦之中,爱的表达困难比比皆是。这种表达的抽劣和困顿,不正是人类不幸的根源所在吗?如果能解决这种表达困难,那么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也就成了不言自明之事。人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自然而然地遵循礼的屈辱、束缚和痛苦,也将就此离人们远去。可那些儒学先生只是将礼中最不重要的仪礼和成规教给学生,他们玷污了礼,把礼变成了一种让君主得以侮辱臣子、父亲得以束缚儿子的伪善手段。这种倾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魏晋时的竹林隐士们,便是不堪于礼的堕落,才逃进竹林纵情于饮酒的。他们的行径是非常粗野的,赤身露体,喝得烂醉如泥。当时所谓的道德家们斥骂他们,把他们当作流氓,当作背德者。即便是放到现在,高雅的正人君子们恐怕也会对他们的行状频频蹙眉吧。然而,即便是这些竹林隐士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么高尚,只是无可奈何而已。竹林之外,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世人滔滔不绝,想方设法罗列出无数种礼的名目,肆意给反对自己的人安上不孝之污名。再将之打倒,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而那些老老实实信奉真正的礼的人,虽不平于这些伪善者对礼的滥用,却也无力进行任何挽救。确实是无可奈何。好吧,那我们以后就不提这个礼字了。于是,他们便固执于自己这番愚直的偏见他们自暴自弃,反过来对礼恶语相向,甚至还在饮酒的时候脱个精光。可在当时,在内心深处将礼教当成宝贝一般珍视的人,却只有他们。在那个年代,隐士们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采取这种背德者式的态度。否则,他们便无法继续秉承真正的礼的思想。而那些所谓的道德家们则阳奉阴违,表面上秉承一种高贵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在破坏礼的思想,这些人完全不相信礼教。所以,那些相信礼教的人就只能成为背德者逃到竹林里面去,像个流氓无赖一样饮酒度日。我现在虽然不想逃进竹林,赤身饮酒度日,可我的心,却已经徘徊彷徨在竹林之中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ust reading
2020-11-10 10:12:04 摘录
所谓的文明,绝不是时髦的生活方式,而是保持头脑的清醒。这才是文明的本质,是识破伪善。
确实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动物园里的大脑福
2020-02-24 19:53:30 摘录
最终,他得出了自己的明确结论:作为独立国家的中国之所以大厦将倾,危在旦夕,并非是中国人肉体上的病弱所致。真正的原因显然在于四处蔓延滋生的精神上的可怕疾病,即丧失了理想的那种怠惰和倨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动物园里的大脑福
2020-02-24 19:51:44 摘录
在日本人的生活之中,存在着一种同西洋文明全然不同的气质,一种孤独凛然而又难以侵犯的品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送你一棵西兰花
2018-03-14 23:53:20 摘录
看看吧,中国的君子之言,如今已成为骗子们行骗的韬晦利
器。我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可现如今,东洋引引以为荣的“古人之言”已经堕落成了狡诈的社交辞令了,充斥着可恨的虚伪与愚蠢的迷信。这些思想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完全丧失了诞生之初所蕴含的精髓。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一旦被用于装点客人之间的寒暄和闲聊,那么这思想便是死了,便不再是思想了,便成为文字游戏了。东洋的精神世界,其卓越,其精妙,本是西洋所无法企及的。可长年的怠惰与无谓的自恋,却让这片本来丰饶的土壤日渐枯竭。
圣人贤语的死亡过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惜 别
《惜别》之意图
眉 山
雪夜故事
樱 桃
香鱼千金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惜 别
《惜别》之意图
眉 山
雪夜故事
樱 桃
香鱼千金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惜 别
《惜别》之意图
眉 山
雪夜故事
樱 桃
香鱼千金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却存在着无人知晓的事实。而且,在这些没有任何人知道的人生角落之中,却存在着珠玉一般闪闪发光的事实。用天赋的触角把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挖掘出来的,就是文艺。因此,文艺的创造比世人所称颂的事实更接近真实。若是没有文艺,这个世界就会遍布空洞。文艺会自然而然地填补这些不公平的空洞,就好像水会自然而然地往低处流。
父、子子的伦理秩序也就成了不言自明之事。人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自然而然地遵循礼的屈辱、束缚和痛苦,也将就此离人们远去。可那些儒学先生只是将礼中最不重要的仪礼和成规教给学生,他们玷污了礼,把礼变成了一种让君主得以侮辱臣子、父亲得以束缚儿子的伪善手段。这种倾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魏晋时的竹林隐士们,便是不堪于礼的堕落,才逃进竹林纵情于饮酒的。他们的行径是非常粗野的,赤身露体,喝得烂醉如泥。当时所谓的道德家们斥骂他们,把他们当作流氓,当作背德者。即便是放到现在,高雅的正人君子们恐怕也会对他们的行状频频蹙眉吧。然而,即便是这些竹林隐士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么高尚,只是无可奈何而已。竹林之外,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世人滔滔不绝,想方设法罗列出无数种礼的名目,肆意给反对自己的人安上不孝之污名。再将之打倒,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而那些老老实实信奉真正的礼的人,虽不平于这些伪善者对礼的滥用,却也无力进行任何挽救。确实是无可奈何。好吧,那我们以后就不提这个礼字了。于是,他们便固执于自己这番愚直的偏见他们自暴自弃,反过来对礼恶语相向,甚至还在饮酒的时候脱个精光。可在当时,在内心深处将礼教当成宝贝一般珍视的人,却只有他们。在那个年代,隐士们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采取这种背德者式的态度。否则,他们便无法继续秉承真正的礼的思想。而那些所谓的道德家们则阳奉阴违,表面上秉承一种高贵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在破坏礼的思想,这些人完全不相信礼教。所以,那些相信礼教的人就只能成为背德者逃到竹林里面去,像个流氓无赖一样饮酒度日。我现在虽然不想逃进竹林,赤身饮酒度日,可我的心,却已经徘徊彷徨在竹林之中了。
器。我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可现如今,东洋引引以为荣的“古人之言”已经堕落成了狡诈的社交辞令了,充斥着可恨的虚伪与愚蠢的迷信。这些思想如今已经面目全非,完全丧失了诞生之初所蕴含的精髓。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一旦被用于装点客人之间的寒暄和闲聊,那么这思想便是死了,便不再是思想了,便成为文字游戏了。东洋的精神世界,其卓越,其精妙,本是西洋所无法企及的。可长年的怠惰与无谓的自恋,却让这片本来丰饶的土壤日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