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醒来:凡真实的,必会相遇
这是一本挑战脑洞,直击人性的心理成长类图书。 本书中,作者丁锐(ting)讲述了自己在出现人生的“白洞”之后,以自身为饵,激烈地同这个世界进行碰撞,他不停地对人性发起质疑
……
[ 展开全部 ]
甚至攻击,所到之处总能引发一场人性之战,这是一个不怕事儿大的,孙悟空一样的人物。《渴望见鬼的姑娘》《沼泽里的童 年》《一秒钟看尽人生》等68个生命样本,个个精彩难忘。 或许你从未遇到过这样一本书,它尖锐犀利,满是恶意,还带有强烈的死亡气息,可当你拿起它来读的时候,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它有趣、麻辣、丰富且深重,通俗的地方可以俗不可耐,思想深邃的地方又烧脑到让人叹服。
[ 收起 ]
作者:丁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42.00
ISBN:755029383X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如是
Aubrey
2019-05-14 21:01:12 摘录
普通修行者们所定义的“修行”,是切断与外界的互动,两眼一闭,假装自己跟宇宙“连接”在一起。他们对身边的人没有丝毫的融合力,把自己从社会生活里“摘”了出来,再裹上了层层叠叠的防护。这就是修行木乃伊,形体完整,却不带一丝生机。
而我所谓的“修行”,是试着把自己打开、揉碎,尽可能碾入和编织到更大的“壳”里。我的肉身来自父母,思想源自于社会,如不能允许“贪嗔痴慢疑”一次一次通过和打碎“我”的价值观,又怎能完成吐纳和生死的轮回?
我看到了一把真正的钥匙,名叫“如是”。
《金刚经》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如是”,就是能够承认——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可能偏狭,可能不准确,但这就是我能看到、听到的那个“事实”。我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诚实,并允许一切不同的“如是”并存。是的,“如是”不是“如实”,因为如是者并不想把自己以为的真相替代那个真正的实相。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片面地还原实相,但永远不可能到达真正的圆满。
只要有“我”在,只要有“表达”的对象,就一定会落于“偏见”。
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一解释就会产生对“实相”的偏离。但若是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最基本的沟通,那就只能“如是”说,“如是我闻”。
人世间所有的烦恼纠葛都来自于“我”是对的,“我”要代言真相的企图心。“觉”的本意,即是通过“如是”达到对“如实”的觉知——从肉身的“我”到心念的“我”、身份的“我”以及信仰的“我”,逐次逐第,层层去“觉”,但又“融”于一体意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张德芬推荐序
一.不知
渴望见鬼的姑娘
沼泽里的童年
一秒钟看尽一生
女子风干师
人肉念佛机
没那么容易死去
菩萨蛮
青楼救生员
他不动了
自由令人惊骇
二.不觉
灯下有多黑
三打胖骨精
毒
八戒只能煮着吃
宝剑遇流水
逻辑并非因果
怪力可乱神
你看,你看,道长的脸
灵性剩女
同类
三.道场
现代社会的仙姑
顾老师
巧玉
娜娜
恶比善更真诚
无名的孩子
小蚊子的生命力
“无我相”的阿亮
贪花朵朵开
四.初心
小喇嘛见实
上师像个小女孩
体验
分水岭
生机
中医的人与术
朱大哥的身份病
伶
五.生机
解药
地图和远方
信关系
奎师那攻略
玫瑰的眼睛
匹诺曹的人格战场
第三种难
寂寞海上萍
外熵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小宇宙
六.生死
你好,恐惧君
底线之后
如是
活人
逃往公益的地下铁
无明总是双向道
空白
亲爱的,你还活着吗
七.因果
微言
念尘
三界
生花
无常
彼岸
空色
归零
初心
醒来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张德芬推荐序
一.不知
渴望见鬼的姑娘
沼泽里的童年
一秒钟看尽一生
女子风干师
人肉念佛机
没那么容易死去
菩萨蛮
青楼救生员
他不动了
自由令人惊骇
二.不觉
灯下有多黑
三打胖骨精
毒
八戒只能煮着吃
宝剑遇流水
逻辑并非因果
怪力可乱神
你看,你看,道长的脸
灵性剩女
同类
三.道场
现代社会的仙姑
顾老师
巧玉
娜娜
恶比善更真诚
无名的孩子
小蚊子的生命力
“无我相”的阿亮
贪花朵朵开
四.初心
小喇嘛见实
上师像个小女孩
体验
分水岭
生机
中医的人与术
朱大哥的身份病
伶
五.生机
解药
地图和远方
信关系
奎师那攻略
玫瑰的眼睛
匹诺曹的人格战场
第三种难
寂寞海上萍
外熵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小宇宙
六.生死
你好,恐惧君
底线之后
如是
活人
逃往公益的地下铁
无明总是双向道
空白
亲爱的,你还活着吗
七.因果
微言
念尘
三界
生花
无常
彼岸
空色
归零
初心
醒来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张德芬推荐序
一.不知
渴望见鬼的姑娘
沼泽里的童年
一秒钟看尽一生
女子风干师
人肉念佛机
没那么容易死去
菩萨蛮
青楼救生员
他不动了
自由令人惊骇
二.不觉
灯下有多黑
三打胖骨精
毒
八戒只能煮着吃
宝剑遇流水
逻辑并非因果
怪力可乱神
你看,你看,道长的脸
灵性剩女
同类
三.道场
现代社会的仙姑
顾老师
巧玉
娜娜
恶比善更真诚
无名的孩子
小蚊子的生命力
“无我相”的阿亮
贪花朵朵开
四.初心
小喇嘛见实
上师像个小女孩
体验
分水岭
生机
中医的人与术
朱大哥的身份病
伶
五.生机
解药
地图和远方
信关系
奎师那攻略
玫瑰的眼睛
匹诺曹的人格战场
第三种难
寂寞海上萍
外熵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小宇宙
六.生死
你好,恐惧君
底线之后
如是
活人
逃往公益的地下铁
无明总是双向道
空白
亲爱的,你还活着吗
七.因果
微言
念尘
三界
生花
无常
彼岸
空色
归零
初心
醒来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而我所谓的“修行”,是试着把自己打开、揉碎,尽可能碾入和编织到更大的“壳”里。我的肉身来自父母,思想源自于社会,如不能允许“贪嗔痴慢疑”一次一次通过和打碎“我”的价值观,又怎能完成吐纳和生死的轮回?
我看到了一把真正的钥匙,名叫“如是”。
《金刚经》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闻”。“如是”,就是能够承认——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可能偏狭,可能不准确,但这就是我能看到、听到的那个“事实”。我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诚实,并允许一切不同的“如是”并存。是的,“如是”不是“如实”,因为如是者并不想把自己以为的真相替代那个真正的实相。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片面地还原实相,但永远不可能到达真正的圆满。
只要有“我”在,只要有“表达”的对象,就一定会落于“偏见”。
所以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一解释就会产生对“实相”的偏离。但若是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最基本的沟通,那就只能“如是”说,“如是我闻”。
人世间所有的烦恼纠葛都来自于“我”是对的,“我”要代言真相的企图心。“觉”的本意,即是通过“如是”达到对“如实”的觉知——从肉身的“我”到心念的“我”、身份的“我”以及信仰的“我”,逐次逐第,层层去“觉”,但又“融”于一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