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庄子

中信国学大典(50种)是中信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强强联合推出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丛书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港台知名学者担任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陈鼓应 蒋丽梅 导读及译注
  • 出版社: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45.00元
  • ISBN:7508639375
逍遥游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2:06:25 摘录
    “逍遥”为“游”之写状,“游”乃主体“自得”、“自适”之心境,《逍遥游》崇尚的是思想自由和精神自由。然而庄子的“逍遥”并非在空想的高塔上乘凉,他的“逍遥”可说是寄沉痛于悠闲,其生命底层愤激之情其实是波涛汹涌的。
    篇末一句“安所困苦哉!”透露出庄子所处时代生存环境的讯息,庄子借狸狌”的跳跃,暗写当世知识分子活动的遭遇,生动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言行活动,终于导致“中于机辟,死于罔罟”的悲惨结局。
    本篇主题可以用“游心”来概括——“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以游无穷”即是“游心于无穷”,庄子运用浪漫主义的文风描绘心灵游放于无所羁系的天地境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1:59:52 摘录
    《逍遥游》描绘神人的形象,却意在写心形的巨大乃是用来衬托出心的宽广,本段“旁礡万物以为一”正是描述至人的开放心灵、神人的广阔心胸。
    在这段对话式的寓言中,“心”字未及一见,却笔触所及,处处在暗写心神的灵妙作用。如“其神凝”是在写心神的专注,“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是写心思的自由奔放。“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这句由形体的残缺引出心智的残缺,并藉由心知的盲者精神的聋子,对比反差地描述另一种身心康泰的神人具有“旁礡万物”的开阔心胸。庄子运用浪漫主义超越现实的艺术手法,意在超越物质形相的拘束,以突破现实中的种种藩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1:52:17 摘录
    《逍遥游》篇,主旨是说一个人当冲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所挂碍的境地。
    本篇可分为三章,首章起笔描绘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辩”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精神往来。第二章借“让天下”写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子与庄子的对话,说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
    本篇也产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鲲鹏展翅“、“鹏程万里”、“凌云之志”、“扶摇直上”、“一飞冲天”、“越俎代庖”、“劳而无功”、“大而无当“、“孟浪之言”、“不近人情”、“大相径庭”、“心智聋盲”等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1:47:45 摘录
    大鹏积厚图南的高远心志,却引来俗世中自得于一方的人所讥笑,因而庄子补充一段蜩与学鸠的寓言,说明在人生的历程中,长途跋涉者,须有丰厚的聚粮。“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一段,正是“让人把胸襟识见,扩充一步”,接着庄子又作出“此小大之辩”的结语,指出境界有高低,彼此在价值判断上亦有悬殊。
    “至人无己”所表征的理想人格,按照《天运》的表述,至人过着质朴简易的物质生活(“食于苟简之田”),且心神持着自得自在的情状(“以游逍遥之墟”),而所谓“采真之游”,意即保持真性的遨游,翱翔于真情实性的游心之境。徐复观说:“庄子的‘无己’,让自己的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而上升到自己与万物相通的根源之地。”
    庄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无论是“真人”、“至人”,还是“神人”,都带有浓厚的道德境界和审美意境的风格。方东美先生说:“庄子同一般世俗的英雄不同,他所谓的真人、至人、神人,并没有这种精神的优越感,也没有这种“小我”的观点;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划一道鸿沟,把自己和宇宙隔开来,把自己和一般人隔开来,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1:38:27 摘录
    由鲲潜而鹏飞的历程,正如尼采在《冲创意志》中所说的:“每一次人的提升都会带来较狭隘观点的克服,每一次意志力的增加都会开拓新的观点,并意味着开启新的视野。”鲲化鹏飞,待时而动,待势而起,层层超升,突破种种藩篱,使人心思遨游于无限宽广的宇宙(“游于无穷者”),这是庄子式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境界。
    林云铭《庄子因》说:“‘大’字是一篇之纲”庄子由“大心”的鲲鹏寓言引出“蓬心”的蜩与学鸠。学鸠式的“蓬心”囿于一方狭隘的心灵来看问题,有如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所讲的一群囚徒的洞穴之见,亦如培根所讲的四种需要破除的“偶像观点”。蜩与学鸠根本无法理会小角落之外的大天地,故而庄子评论说“之二虫又何知”。

    注释:培根的四种偶像(1)
    “种族的偶像”是人性中不可根除的,是一个族类或人类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认识灌注到某事物性质中去,造成对事物本身理解偏差,针对的是人类本身,而不包括宇宙的万事万物。人的头脑“就像一面不平的镜子,由于不规则地接受光线,就将它自己的性质与事物的性质混在一起,于是歪曲了事物的性质,改变了它的颜色”。人们认为,偶像都是美好的化身,从而失去了实事求是看待偶像的头脑。

    “洞穴的偶像”是每个人不具体、不相同的个性特征。“因为每一个人(除了普遍人性共有的错误外)都有各自的洞穴或窝窟,它使自然之光发生折射和变色。洞穴的形成,或者由于这个人自己固有的特定本性;或者由于他所受的教育与他人的交往;或者由于他所阅读的书籍,以及他所尊敬和钦佩的那些人的权威;或者由于他所得到的印象不同,这些印象之不同依它们发生时心灵是全神贯注、预存偏好,还是漠不关心、无动于衷而定。”对于偶像不能直接依赖狭窄的渠道去认识,而要打破狭隘的目光去全面认识,偶像并非是人们必须要学习的对象,偶像也不仅仅局限于英雄主义、三类明星等,偶像的主体在不断扩大。
    注释:培根的四种偶像(2) “市场的偶像”是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因语言或文字等交流引起的。其中包含着无意义的、错误定义的词汇。许多人为了迅速蹿红或保持,不惜一切代价肆意制造谎言,宣扬本身不存在的事情,如制造绯闻、请人灌水、炫富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使人眼花缭乱,为之担忧为之喜,这些人通过这样的方法保持自己的新鲜度,树立形象,但往往颠倒黑白,也会误引人们做出选择,有些甚至会使受众产生行为偏差。 “剧场的偶像”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是“由各种各样的哲学教条,亦由一些错误的论证规则移入人心中的”。通过荧屏、网络、剧场、舞台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一般都是维持比较美好的形象,许多人以此为崇拜对象,各样的粉迷们甚至为了维护心中的偶像而大打出手,或许偶像本身对立就是剧场制造的假象,而非真实的对立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不断放下的旅程
    2020-09-17 11:34:08 摘录
    《逍遥游》的开篇别开生面,司徒空形容这段情境说:“天风狼狼,海山苍苍,精力弥漫,万象在旁。”理解本段应侧重在游”,在“放”,在“精神自由”。尼采曾经说:“不管我们到哪里,自由与阳光都绕着我们。”而“逍遥游”正是高扬的自由自在的精神活动。庄子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创造鲲化鹏飞的寓言,喻示着人生历程中如鲲一般在溟海中深蓄厚养,经年累月的积厚之功转化生命的气质。在生命气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中,主体不断地发挥能动性(怒而飞),掌握客观的时机趁势而起(海运、六月息)。“鹏程万里”就是预示着精神生命的层层超越,层层递进,以臻于宇宙视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