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桂花雨》分为细雨灯花落、镜里朱颜改、浮生半日闲这三个部分,收录了相逢是别筵、话友、遥念、遥远的友情、一对金手镯、金盒子、两条辫子、童仙伯伯、迟来的青春、我没有绿拇指、你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琦君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定价:25.00元
  • ISBN:7539939478
话友
  • 王以东
    2017-12-09 12:25:13 摘录
    从这里我知道了刘大汗兴中的文字虽少,但是他想表达的情感很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王以东
    2017-12-09 12:22:18 摘录
    这里我猜想下一个自然段应该是写他们谈话怎样愉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王以东
    2017-12-05 21:01:28 摘录
    我猜作者下一段会解他们是怎样愉快地谈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吕子扬
    2017-11-26 20:56:5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顾家铨 4910
    2017-11-12 17:47:09 摘录
    我的生活习惯,早上做完杂事看完报以后,一定要给朋友打电话谈谈昨天做了些什么,今天又想做什么。报上的新闻引起些什么感想,副刊上有哪几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如此一来一往的谈,常常是二三分钟,这样的“长途电话”打两个,一个上午就溜跑了。以时间而论是浪费、是损失,可是以精神而论,却有丰裕的收获,因为许多书报杂志、电影心得是这样交换得来的,许多写作灵感是这样谈出来的,许多烦恼也是这样谈跑的。与性情豪爽的朋友通电话,如游山玩水;与性情温和、学养深厚的朋友通电话,如读名著。偶然一两句话,常使你获益无穷。
    我从“生活习惯:一定要给朋友打电话”看出:作者很喜欢和别人交流,和别人聊天。后面再用“许多烦恼也是这样谈跑的说出:聊天很快乐,会有丰裕的收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黄祥悦
    2017-10-22 21:15:38 摘录
    记得大学时代,中文系只十五位同学,幸运的是十四位都常
    健谈,只有一位姓朱的同学最怕羞。每次聚会,觥筹交错中,他
    默地谛听。把每个人说的笑话、掌故,随口吟的打油诗都记下来次
    便以几首绝律,一阕词或一篇古风,记述当时盛况,引得人人诗头大
    唱和一番,过了很多时日以后,吟哦起来,仍感回味无穷。因此尽管
    沉默寡言,每次的诗酒之会,却绝少不了他。有的同学打趣说:如果
    人都是沉默大众,他又哪来题材作诗词呢?那些同学,有的酒后狂言惊
    四座,有的笑声震屋瓦。有的喁喁细语如溪水涓涓。有的偶尔凑上一
    句,有画龙点睛之妙。有的当面话不多,却在电话中滔滔不绝。于是我们的系主任夏老师品题云:“与某同学宜于电车中谈,因他声音高,可超过车声。与某同学宜于雨中谈,因他高低有节奏的声浪,可与雨声和。与某同学宜于月下谈,因她低眉浅笑,娴雅幽静。与某同学宜于电
    话中谈,至于那一位朱同学,则宜于诗词中谈。可见谈心的方式虽因人
    而异,而乐趣则一也。”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交谈方式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善于健谈,有的人虽然不善于健谈但善于文字表达,各自有各的优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李茂田
    2017-10-19 19:25:22 摘录

    欢聚一堂,气氛之所以能愉快、热闹,就是由于有健谈的朋友,能引出话题,使谈话永远有趣地继续下去。有一位朋友的先生说:“我在里屋写稿,听你们在屋外聊天,就是你的话最多,嗓门最高。”太太说:我是主人,怎么能不说话呢?”可不是吗?一位好客的主人,必然是健谈能使资至如外子也嫌我说一天的话够他说一个月了,未免也太夸张了点。他自己的老乡来时,摆起龙门阵来,我也只听他话最多嗓门最高呢!可见“话”逢知己,言为心声,健谈并非坏事。重要的是言必频要及义,也就是说,谈天必须要有内容对方必须是旨趣相投之人,孔子不也说吗:“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谈天可以交到好友,试想,清茶一杯,可口的茶点数碟,于月白风清之夜,与二三良朋谈生活、谈读书、谈烦恼、谈欢乐、谈病……那种心情,真有“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我想起有一种零食叫做“话梅”,含在嘴里,不但生津解渴也可使口角生春,有助谈兴。想出“话梅”这个名称的人,一定是位懂得谈天之乐的雅大。
    这段话让读者感觉很愉快,用了排比句,还运用了一些名人名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张渊宜一
    2017-10-18 21:13:08 摘录
    每个人放松心情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就会以写作为乐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姚奕帆YF
    2017-10-18 15:56:42 摘录
    在这匆忙的时代里,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想聚在一起,也很难得彼此
    都有同一个空当时间。补救的办法就是通电话。一拨号码,听到对方
    声亲切的“喂”,两心的线路就接上了。有空闲,有心情就多聊几句,
    否则,就坦率地说声:“对不起,等处理完了手边的工作再给你拨过去。
    有时不巧,拨几个电话都只听到铃声而无人接,或是一直吱吱的在通话
    中,就有如兴冲冲去探望朋友而遭到闭门羹似的,不免有点扫兴。有时正在门口买蔬菜水果,听到电话铃声,急急赶上楼来,铃声又戛然而止,内心也有夜行船失之交臂的怅然之感。
    这段话写出了朋友们都很难有时间在一起相聚,只可以用打电话来补救。可是朋友有可能太忙了,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或你刚刚要接,电话挂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姚傲然
    2017-10-17 20:54:36 摘录
    欢聚一堂,气氛之所以能愉快、热闹,就是由于有健谈的朋友,能引出话题,使谈话永远有趣地继续下去。有一位朋友的先生说:“我在里屋写稿,听你们在屋外聊天,就是你的话最多,嗓门最髙。”太太说:我是主人,怎么能不说话呢?”可不是吗?一位好客的主人,必然是健谈的,才能使宾至如归。外子也嫌我说一天的话够他说一个月了,未免也
    太夸张了点。他自己的老乡来时,摆起龙门阵来,我也只听他话最多,
    嗓门最高呢!可见“话”逢知己,言为心声,健谈并非坏事。重要的是言
    必须要及义,也就是说,谈天必须要有内容。对方必须是旨趣相投之
    人,孔子不也说吗:“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谈天可以交到好
    友。试想,清茶一杯,可口的茶点数碟,于月白风清之夜,与二三良朋,
    谈生活、谈读书、谈烦恼、谈欢乐、谈病
    那种心情,真有“海阔从鱼
    跃,天高任鸟飞”之感。我想起有一种零食叫做“话梅”,含在嘴里,不但
    生津解渴也可使口角生春,有助谈兴。想出“话梅”这个名称的人,一定
    是位懂得谈天之乐的雅人。
    朋友是通过多说话得来的,所谓“话友”,话不投机半句多,说话时眉飞色舞,心情极度舒畅。除了“话友”,还可以“话”什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伍老师
    2017-10-17 12:37:33 摘录
    于是我们的系主任夏老师品题云:“与某同学宜于电车中谈,因他声音高,可以超过车声。与某同学宜于雨中谈,因他高低有节奏的声浪,可与雨声相和。与某同学宜于月下谈,因她低眉浅笑,娴雅幽静。与某同学宜于电话中谈,至于那一位朱同学,则宜于诗词中谈。可见谈心的方式虽因人而异,而乐趣则一也。”
    身边众人,话语,为人,处事也自有特点。如若写出,又该如何表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