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腾讯产品法
从QQ到微信,从《英雄联盟》到《王者荣耀》,腾讯公司凭借强大的产品力成为世界互联网企业中的佼佼者,其“小步快跑,试错迭代”的产品开发机制,“别让我思考”的极简主义理念,“
……
[ 展开全部 ]
变成白痴级用户”的用户驱动战略,都成为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竞相学习的典范。
[ 收起 ]
作者:李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49元
ISBN: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 )
评价 ( )
第三节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大脸莽浩
2018-09-02 11:31:36 摘录
了解本质永远比学会套路更重要,因为前者意味着创新诞生的可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9:01 摘录
具象与抽象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8:30 摘录
具象与抽象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8:00 摘录
具象与抽象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7:30 摘录
具象与抽象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7:24 摘录
具象与抽象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1:58 摘录
产品的具体及抽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1:28 摘录
产品的具体及抽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5:00:58 摘录
产品的具体及抽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4:59:31 摘录
产品的具体及抽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Alex_vip
2018-01-12 04:59:01 摘录
产品的具体及抽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第一章 产品思维
第一节 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第二节 相对思维:日光与阴影
第三节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第二章 洞见需求
第一节 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第二节 需求是什么?
第三节 产品需求“四归一”
第四节 产品强度=体验-成本
第五节 需求的弹性
第三章 产品设计
第一节 设计流程:传统设计与精益设计
第二节 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第三节 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
第四节 产品MVP:低成本试错
第五节 产品规则:拒绝什么定义产品“三观”
第六节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第七节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第八节 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十字路口
第九节 交互与视觉
第四章 产品成长与运营
第一节 开发迭代
第二节 抓住运营的本质
第三节 数据分析的误区
第四节 产品营销=内容+渠道
第五章 企业战略与产品
第一节 取舍之道
第二节 构建壁垒
第三节 开拓蓝海市场
后记 好产品会说话,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
· · · · · · (
收起
)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第一章 产品思维
第一节 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第二节 相对思维:日光与阴影
第三节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第二章 洞见需求
第一节 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第二节 需求是什么?
第三节 产品需求“四归一”
第四节 产品强度=体验-成本
第五节 需求的弹性
第三章 产品设计
第一节 设计流程:传统设计与精益设计
第二节 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第三节 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
第四节 产品MVP:低成本试错
第五节 产品规则:拒绝什么定义产品“三观”
第六节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第七节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第八节 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十字路口
第九节 交互与视觉
第四章 产品成长与运营
第一节 开发迭代
第二节 抓住运营的本质
第三节 数据分析的误区
第四节 产品营销=内容+渠道
第五章 企业战略与产品
第一节 取舍之道
第二节 构建壁垒
第三节 开拓蓝海市场
后记 好产品会说话,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
· · · · · · (
收起
)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第一章 产品思维
第一节 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第二节 相对思维:日光与阴影
第三节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第五节 演化思维:自下而上的设计
第二章 洞见需求
第一节 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第二节 需求是什么?
第三节 产品需求“四归一”
第四节 产品强度=体验-成本
第五节 需求的弹性
第三章 产品设计
第一节 设计流程:传统设计与精益设计
第二节 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第三节 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
第四节 产品MVP:低成本试错
第五节 产品规则:拒绝什么定义产品“三观”
第六节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第七节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第八节 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十字路口
第九节 交互与视觉
第四章 产品成长与运营
第一节 开发迭代
第二节 抓住运营的本质
第三节 数据分析的误区
第四节 产品营销=内容+渠道
第五章 企业战略与产品
第一节 取舍之道
第二节 构建壁垒
第三节 开拓蓝海市场
后记 好产品会说话,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
· · · · · · (
收起
)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
那么,如何理解具象(即表象)和抽象间的区别,进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看产品的眼力呢?
当你搭乘飞机旅行的时候,请挑窗边的座位,在起飞过程中俯瞰大地并细心留意这一过程中的变化原本特别清晰的屋顶、田地,会在飞机攀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小、变模糊。不同屋顶、不同田地间清晰的边界线也会慢慢地消失,逐渐融为一体。随着你观察视角的不断升高,这种相近事物之间的“合并”会进行得越来越快。抽象看问题的方法就和
这个升高视角的过程极其相似。
打开地图工具,把缩放比例调到不同的级别上,你也能获得类似的体验。当将地图比例尺调为1:2000万时,城市看起来只是一个点,但在采用
1:10万的比例尺时,城市是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线的区域。
好的产品设计,就是运用数量有限的基础能力,去实现高满意度的功能(当然使用率频次也很重要,这和用户对产品的自然需求相关)。而没信心的,往往是只要和产品沾点边,就这个功能也做,那个功能也上,不知道哪个功能效果好,做了一堆功能,最后却发现很多功能用户根本就不会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