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死亡的脸
《死亡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抢救生命似乎是医学的天职与成就,然而努兰1993年出版《死亡的脸》时即对这种陈
……
[ 展开全部 ]
旧的观点提出批判,医者不应是疾病的征服者,人类通往死亡之途的最后旅程,应得到尊严的对待。善终是每个人追求的圆满结局。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努兰认为,死亡的艺术,也是生的艺术。死亡的脸,处处是生命的表情。要使善终不成为神话,就必须了解死亡,面对死亡。 《死亡的脸》剖析人体每一处组织,讲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努兰通过六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老化、阿兹海默症、艾滋病与癌症,再加上意外等其他原因,描述人类经历死亡的共通过程,赤裸裸地描绘了生命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堪的、痛苦的、触目惊心的情状,把“死亡在生物学和临床学上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不论是何死因,临终总伴随着饥饿、窒息与巨痛。正如生之不易,离开也同样困难。努兰认为,最了解死亡的恐怕是诗人与哲学家,不是医生。因此在《死亡的脸》出版二十多年之后,努兰仍大声疾呼,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必须学习放慢速度,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 国内医学人文畅销书《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诚挚推荐、倾情作序。
[ 收起 ]
作者:[美]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45.00元
ISBN:750865508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病毒的一生,人类的一死
会微积分的猫
2018-09-09 14:27:46 摘录
巨细胞病毒及弓形体感染引起的视网膜炎性失明;可因五六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腹泻;本球菌引起的脑膜炎或偶发性肺炎;念珠菌造成的鹅口疮及吞咽困难,以及外表黏糊渗液的伤口;肛门周围的疱疹;霉菌肺炎或是组织胞浆症在血液中的传播;典型或非典型的细菌;还有近20种潜伏钻营的病原如曲霉菌、圆线虫、双孢子球虫、诺卡氏菌等。
心脏、肾脏、肝脏、胰腺,以及胃肠道,都会受到艾滋病种各样的影响,其他较少见的还有皮肤、血液,甚至是骨骼。另外还有:发疹、窦炎、血液凝结异常、胰腺炎、呕吐、恶心、化脓的疮及有毒的渗出液、视觉障碍、疼痛、胃肠溃疡、出血、关节炎、喉咙痛、骨髓炎、心脏肌肉及瓣膜的感染,以及肾脏及肝脏的脓肿等。然而,这种疾病不只是使人因虚耗而失去精神,更会使许多病人感到毫无尊严。
不胜枚举的艾滋病并发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会微积分的猫
2018-09-09 14:20:26 摘录
HⅣ病毒是极脆弱的种病毒,感染力并不强,只要用家庭用的漂白水稀释10倍,就可以有效地杀死HIV病毒,其他如酒精、双氧水或是莱沙尔消毒液都有效。若是我们滴一滴充满病毒的液体在桌上,放置20分钟任它干掉的话,它就不再具有传染力了。因此,人们过度恐惧的经由昆虫咬伤、卫浴设备、餐具及接吻而感染,实在是庸人自扰,大可不必。
艾滋病并不是很容易传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会微积分的猫
2018-09-09 14:17:28 摘录
淋巴细胞被HⅠV病毒感染之后,大概就会发生以下的一连串事件:首先,病毒与细胞膜上叫作CD4的受体相结合;在结合处,病毒脱去它们的外膜进入细胞之中,然后在细胞内将RNA反转录成DNA,而DNA则接着迁入淋巴细胞的细胞核中,并植入细胞本身的DNA之中。于是,该淋巴细胞终其余生,甚至是它们后裔的生生世世,都持续地被病毒感染着。
从此,每当受感染的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病毒的DNA就随着寄生细胞的DNA基因一同复制,保持着潜伏式的感染。到了某个时刻,病毒DNA就会形成新的病毒RNA,不同的蛋白质产物因而生成。借此方式,新型的病毒就被制造出来了,然后它们自淋巴细胞膜穿出而自由活动,于是就有更多的细胞被感染。如果这整个过程够快的话,当新病毒穿出时,将会使其寄生细胞死亡。而另外一种造成细胞解体的方式就是新突出膜外的病毒可以结合那些尚未感染的T细胞,造成许多细胞互相融合成丛,称为“融合体”。由于融合体已不具免疫力,这种成丛的联结方式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破坏许多淋巴细胞。
HIV病毒攻击T细胞,特别是T细胞族群中的CD4,或是称作T4淋巴细胞,是主要的牺牲者。由于其在整体免疫功能中的重要性,CD4细胞一直被称作免疫系统的“四分卫”
HIV病毒感染CD4细胞的方式有很多种。它可以在CD4细胞中复制,或是在其内不动声色地寄住好一段时间,当然也可以杀死宿主,或让它们失去活动能力。长时间下来,CD4淋巴细胞将大量减少,从而使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有效的防卫作用,而遭到来自细菌、酵母菌、霉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感染。HIV病毒也会攻击另一类型的白细胞,即单核细胞。另有一种称为巨噬细胞的细胞,功能为消化并解决感染细胞的碎屑;这种细胞也常沦为受害者。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不会被HIV病毒解体,而是被作为储存库般的居所,让微生物病原长期而安全地在该处蛰伏。
HIV病毒如何一步步摧毁免疫系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会微积分的猫
2018-09-09 14:08:10 摘录
细胞的基因物质是名叫DNA的索状分子,也就是基因讯息的储存库。在一般情况下的复制造过程中,DNA被拷贝,或说“转录”至另一股称为RNA的分子索,其功能就好比是模板去指挥新细胞蛋白质的制造。然而,在逆转录病毒中,基因物质却是RNA。逆转录病毒具有一种“逆转录”酵素,一且病毒进入寄生细胞后这种酵素便可将RNA转录为DNA,然后再依适当的程序转译成蛋白质。
RNA病毒,逆转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
何以死?何以生?
自 序
二○○九年序
前 言
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
第1章
绞痛的心
第2章
衰竭的心
第3章
无解的老化之谜
第4章
老者的死亡之门
第5章
阿尔茨海默症
第6章
谋杀与安宁
第7章
意外、自杀和安乐死
第8章
艾滋病的故事
第9章
病毒的一生,人类的一死
第10章
恶意的癌症
第11章
癌症与希望
第12章
教训
结 语
死亡的向导
译后记
了解真相,才有选择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
何以死?何以生?
自 序
二○○九年序
前 言
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
第1章
绞痛的心
第2章
衰竭的心
第3章
无解的老化之谜
第4章
老者的死亡之门
第5章
阿尔茨海默症
第6章
谋杀与安宁
第7章
意外、自杀和安乐死
第8章
艾滋病的故事
第9章
病毒的一生,人类的一死
第10章
恶意的癌症
第11章
癌症与希望
第12章
教训
结 语
死亡的向导
译后记
了解真相,才有选择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推荐序
何以死?何以生?
自 序
二○○九年序
前 言
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
第1章
绞痛的心
第2章
衰竭的心
第3章
无解的老化之谜
第4章
老者的死亡之门
第5章
阿尔茨海默症
第6章
谋杀与安宁
第7章
意外、自杀和安乐死
第8章
艾滋病的故事
第9章
病毒的一生,人类的一死
第10章
恶意的癌症
第11章
癌症与希望
第12章
教训
结 语
死亡的向导
译后记
了解真相,才有选择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心脏、肾脏、肝脏、胰腺,以及胃肠道,都会受到艾滋病种各样的影响,其他较少见的还有皮肤、血液,甚至是骨骼。另外还有:发疹、窦炎、血液凝结异常、胰腺炎、呕吐、恶心、化脓的疮及有毒的渗出液、视觉障碍、疼痛、胃肠溃疡、出血、关节炎、喉咙痛、骨髓炎、心脏肌肉及瓣膜的感染,以及肾脏及肝脏的脓肿等。然而,这种疾病不只是使人因虚耗而失去精神,更会使许多病人感到毫无尊严。
从此,每当受感染的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病毒的DNA就随着寄生细胞的DNA基因一同复制,保持着潜伏式的感染。到了某个时刻,病毒DNA就会形成新的病毒RNA,不同的蛋白质产物因而生成。借此方式,新型的病毒就被制造出来了,然后它们自淋巴细胞膜穿出而自由活动,于是就有更多的细胞被感染。如果这整个过程够快的话,当新病毒穿出时,将会使其寄生细胞死亡。而另外一种造成细胞解体的方式就是新突出膜外的病毒可以结合那些尚未感染的T细胞,造成许多细胞互相融合成丛,称为“融合体”。由于融合体已不具免疫力,这种成丛的联结方式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破坏许多淋巴细胞。
HIV病毒攻击T细胞,特别是T细胞族群中的CD4,或是称作T4淋巴细胞,是主要的牺牲者。由于其在整体免疫功能中的重要性,CD4细胞一直被称作免疫系统的“四分卫”
HIV病毒感染CD4细胞的方式有很多种。它可以在CD4细胞中复制,或是在其内不动声色地寄住好一段时间,当然也可以杀死宿主,或让它们失去活动能力。长时间下来,CD4淋巴细胞将大量减少,从而使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有效的防卫作用,而遭到来自细菌、酵母菌、霉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感染。HIV病毒也会攻击另一类型的白细胞,即单核细胞。另有一种称为巨噬细胞的细胞,功能为消化并解决感染细胞的碎屑;这种细胞也常沦为受害者。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不会被HIV病毒解体,而是被作为储存库般的居所,让微生物病原长期而安全地在该处蛰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