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
……
[ 展开全部 ]
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收起 ]
作者:雾满拦江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定价:36.00
ISBN:756154879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心明则自然
2018-01-08 09:01:01 摘录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井陉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伤心之战。张耳和陈馀,一对老伙计,两人一起历过生死,共过患难。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头顶上就悬着追杀两人的通缉令,两人相互保护对方,爱对方甚至超过了爱自己。后来两人又齐心协力,追随陈胜复兴赵国,但钜鹿之战后,危机解除,两人却突然之间形同陌路,最终竟成为不死不休的对头。
何以如此?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友情,能善始而不能善终?
推究起来,导致两人翻脸成仇的症因,还在于他们彼此介入对方的生命太深,彼此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视对方为一个独立个体。正因为不再尊重对方的独立性,所以就无法容忍对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选择。井陉战役,死的不只是陈馀一个人。张耳在杀死他的时候因其人格破产,在诸侯中失去了声望与名誉,从此沦为刘邦的附庸,成为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说,人际交往,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独立人格的前提之下,不能无限苛求与索取。一旦你的要求超过了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互的信任就会迅速转化为彼此的不满与怨怼。
实际上,同性之间的友情,比之于异性之间的爱情更为稀有。异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始终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而同性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合作与友情只有在极特殊下的情形下才能产生。张耳和陈馀,如果不是被大时代的命运抛到了相依为命的低谷状态,他们也许早就打得你死我活了。而如项羽、韩信,这些大时代的失败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孤独一生,没有朋友。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问题大半出在自己身上,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有关。比如说刘邦,他虽然智慧过人,却心性险恶,将每个人定位于他的奴仆的地位。追溯刘邦的一生,所有他遇到的人,如夏侯婴、他的大嫂,包括他的妻子吕雉,都被他要求无限地付出。这种不对等的朋友关系,到了汉朝灭亡的时候,刘邦的后人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朋友关系,也是这样一个定位。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被后人永世景仰,阻名青史,就是因为他们认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死心塌地地坚守这种社会伦理。那些不认可这种伦理的人,则被视为小人与奸贼。由于平等意识的匮乏与平等文化的空缺,导致了中国人无法找到朋友。除非你愿意像关
羽、张飞这样,硬生生地管朋友叫主公,否则主公不认你这个朋友!
张耳和陈馀,正是这种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
两人结怨之由,是张耳要求陈馀与自己共同赴死,而陈馀拒绝。这个拒绝成为了双方友谊断绝的转折点。之所以中国人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正是因为患难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从。而一旦富贵了,总会有一人努力要骑到对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让他骑还是不让他骑,朋友关系到此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人,必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识,才会尊重你的独立选择。
楚汉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因为同样的时代已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循环了两千多年,这漫长的时代,导致了我们文化中残存有许多不平等的奴性因子,并造就了许多缺乏平等观念与平等意识的人。所以即使是到了文明时代,也仍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或是,仍然以张耳、陈馀时代的观念来交朋友。所有这些人,其朋友关系终将会因为求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人格尊重,而最终走向破裂
所以,从张耳陈馀的悲剧中,我们得出朋友交往的规律: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观念、具平等意识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无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独
立与尊严。
第二,与朋友交往的规则,要注意底线之所在。每个人对周边的人群,都有一个定位。如果你不清楚这种定位,或是不关心,就必然会触犯对方底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即朋友之间一定要注意为对方预留私人空间,如果失去对这一点的把握,也就必然会失去朋友。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贸然逾越,必然会引起怨憎。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
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熟,给他足够的时间,等他心灵成长起来,能够接受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再与之成为朋友也不迟。
实际上,在我们所关注的楚汉争霸的时代,只有张良具有在这种不平等文化下与人平等相处的智慧。
张良,是唯一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理与规程的时代智者。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能独存,所以选择依附刘邦,却始终保持着客卿的身份这个身份让张良避免了遭受刘邦的恶意羞辱。
而张耳,在杀掉老朋友陈馀之后,人格破裂,心理也趋于崩溃。他的儿子张敖显然是陷入了心智恍惚的状态,才会干出娶了刘邦的女儿,却把自己的宠姬送给刘邦,又把自己和刘邦女儿生的女儿嫁给刘邦儿子的乱伦事——所谓心理崩溃,实际上是大脑思维的崩溃,已经无法理解正常社会的行为法则,所以才会干出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异常事。
总之,泥陷于不平等文化背景下的人,莫不是受限于不平等文化的负面因素,感受到莫大的痛苦
比如说韩信,他就是一个能够从平等文化中获益,却沦为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的典型。
所以说,人际交往,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独立人格的前提之下,不能无限苛求与索取。一旦你的要求超过了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互的信任就会迅速转化为彼此的不满与怨怼。 实际上,同性之间的友情,比之于异性之间的爱情更为稀有。异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始终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而同性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合作与友情只有在极特殊下的情形下才能产生。张耳和陈馀,如果不是被大时代的命运抛到了相依为命的低谷状态,他们也许早就打得你死我活了。而如项羽、韩信,这些大时代的失败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孤独一生,没有朋友。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问题大半出在自己身上,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有关。 张耳和陈馀,正是这种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 两人结怨之由,是张耳要求陈馀与自己共同赴死,而陈馀拒绝。这个拒绝成为了双方友谊断绝的转折点。之所以中国人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正是因为患难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从。而一旦富贵了,总会有一人努力要骑到对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让他骑还是不让他骑,朋友关系到此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人,必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识,才会尊重你的独立选择。 所以,从张耳陈馀的悲剧中,我们得出朋友交往的规律: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观念、具平等意识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无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独 立与尊严。 第二,与朋友交往的规则,要注意底线之所在。每个人对周边的人群,都有一个定位。如果你不清楚这种定位,或是不关心,就必然会触犯对方底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即朋友之间一定要注意为对方预留私人空间,如果失去对这一点的把握,也就必然会失去朋友。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贸然逾越,必然会引起怨憎。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 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熟,给他足够的时间,等他心灵成长起来,能够接受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再与之成为朋友也不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20
次
+1
24
分享
收藏
11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小人物需要机会,大人物需要敌人
破解刘邦年龄之谜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史前大拼爹
刘邦的游侠时代
厨房大侦探刘邦
隐秘的权力冲突
意外爱情事故
吕后婚姻之谜
刘邦的白蛇传
第二章: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爬出篓子的螃蟹
叶落而知天下秋
被忽悠死的人
雷同的博弈格局
楚国战队大彩排
激战老领导
这就叫兵法
老兄弟自相残杀
英雄失其所依
纵横帝王师
第三章: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帝王术
最优秀的兵法家
大秦流氓帝国
秦汉残暴战
李斯是只大老鼠
刘邦项羽第二次握手
为什么要打压项羽
从此刘郎是路人
刘邦遥遥领先
大火并
第四章:西进序曲
大对垒
一战功成天下知
人性禁不起诱惑
组织的秘密
大拼爹时代
杀手兼职说客
步步血战
遭遇战国老将军
老将军爱卖萌
大哥重口味
第五章:权力游戏
进退维谷
帝国死亡倒计时
权力的真相
第三次屠城
帝国毁灭者
最后的谈判
打不死的赵高
帝国灭亡
约法三章
血腥坑杀
第六章:再战天下
蠢人是需要捧的
华丽双人舞
为什么输不起
项羽是个原始人
十八路反王
诸侯死亡榜
追韩信
登坛拜大将
激战三秦
士为知己者死
第七章:战神无敌
心理战的智力分野
坑死人不偿命
天下第一美男子
死局已定
大逆转
八面出击
渡河异战
战神无敌
传奇名将
奇兵妙战
第八章:生死暗算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不战而胜
替对手创造敌人的天赋
蠢货曝光计划
心理征服战
楚营中的王牌特工
人性的弱点
谁是大内奸
情报战与信息战
荥阳大崩盘
第九章:东奔西走
间谍可当百万兵
楚汉人品大战
暗算无常死不知
重演调虎离山
大家玩得有点嗨
同行是冤家
情商低的人易被利用
小神童出马
大对峙
身边的敌人
第十章:最后的挽歌
黑暗的自我
只需要一只裤裆
权倾天下
不希望有压力
背信弃义
忽悠需要真诚
猪一样的队友
夜半歌声
夜宴别姬
新的战役
附一:刘邦年事表
附二:本书引用参考资料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小人物需要机会,大人物需要敌人
破解刘邦年龄之谜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史前大拼爹
刘邦的游侠时代
厨房大侦探刘邦
隐秘的权力冲突
意外爱情事故
吕后婚姻之谜
刘邦的白蛇传
第二章: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爬出篓子的螃蟹
叶落而知天下秋
被忽悠死的人
雷同的博弈格局
楚国战队大彩排
激战老领导
这就叫兵法
老兄弟自相残杀
英雄失其所依
纵横帝王师
第三章: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帝王术
最优秀的兵法家
大秦流氓帝国
秦汉残暴战
李斯是只大老鼠
刘邦项羽第二次握手
为什么要打压项羽
从此刘郎是路人
刘邦遥遥领先
大火并
第四章:西进序曲
大对垒
一战功成天下知
人性禁不起诱惑
组织的秘密
大拼爹时代
杀手兼职说客
步步血战
遭遇战国老将军
老将军爱卖萌
大哥重口味
第五章:权力游戏
进退维谷
帝国死亡倒计时
权力的真相
第三次屠城
帝国毁灭者
最后的谈判
打不死的赵高
帝国灭亡
约法三章
血腥坑杀
第六章:再战天下
蠢人是需要捧的
华丽双人舞
为什么输不起
项羽是个原始人
十八路反王
诸侯死亡榜
追韩信
登坛拜大将
激战三秦
士为知己者死
第七章:战神无敌
心理战的智力分野
坑死人不偿命
天下第一美男子
死局已定
大逆转
八面出击
渡河异战
战神无敌
传奇名将
奇兵妙战
第八章:生死暗算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不战而胜
替对手创造敌人的天赋
蠢货曝光计划
心理征服战
楚营中的王牌特工
人性的弱点
谁是大内奸
情报战与信息战
荥阳大崩盘
第九章:东奔西走
间谍可当百万兵
楚汉人品大战
暗算无常死不知
重演调虎离山
大家玩得有点嗨
同行是冤家
情商低的人易被利用
小神童出马
大对峙
身边的敌人
第十章:最后的挽歌
黑暗的自我
只需要一只裤裆
权倾天下
不希望有压力
背信弃义
忽悠需要真诚
猪一样的队友
夜半歌声
夜宴别姬
新的战役
附一:刘邦年事表
附二:本书引用参考资料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小人物需要机会,大人物需要敌人
破解刘邦年龄之谜
人生从四十八岁开始
史前大拼爹
刘邦的游侠时代
厨房大侦探刘邦
隐秘的权力冲突
意外爱情事故
吕后婚姻之谜
刘邦的白蛇传
第二章:楚国战队闪亮登场
爬出篓子的螃蟹
叶落而知天下秋
被忽悠死的人
雷同的博弈格局
楚国战队大彩排
激战老领导
这就叫兵法
老兄弟自相残杀
英雄失其所依
纵横帝王师
第三章:刘邦项羽的蜜月期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帝王术
最优秀的兵法家
大秦流氓帝国
秦汉残暴战
李斯是只大老鼠
刘邦项羽第二次握手
为什么要打压项羽
从此刘郎是路人
刘邦遥遥领先
大火并
第四章:西进序曲
大对垒
一战功成天下知
人性禁不起诱惑
组织的秘密
大拼爹时代
杀手兼职说客
步步血战
遭遇战国老将军
老将军爱卖萌
大哥重口味
第五章:权力游戏
进退维谷
帝国死亡倒计时
权力的真相
第三次屠城
帝国毁灭者
最后的谈判
打不死的赵高
帝国灭亡
约法三章
血腥坑杀
第六章:再战天下
蠢人是需要捧的
华丽双人舞
为什么输不起
项羽是个原始人
十八路反王
诸侯死亡榜
追韩信
登坛拜大将
激战三秦
士为知己者死
第七章:战神无敌
心理战的智力分野
坑死人不偿命
天下第一美男子
死局已定
大逆转
八面出击
渡河异战
战神无敌
传奇名将
奇兵妙战
第八章:生死暗算
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不战而胜
替对手创造敌人的天赋
蠢货曝光计划
心理征服战
楚营中的王牌特工
人性的弱点
谁是大内奸
情报战与信息战
荥阳大崩盘
第九章:东奔西走
间谍可当百万兵
楚汉人品大战
暗算无常死不知
重演调虎离山
大家玩得有点嗨
同行是冤家
情商低的人易被利用
小神童出马
大对峙
身边的敌人
第十章:最后的挽歌
黑暗的自我
只需要一只裤裆
权倾天下
不希望有压力
背信弃义
忽悠需要真诚
猪一样的队友
夜半歌声
夜宴别姬
新的战役
附一:刘邦年事表
附二:本书引用参考资料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井陉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伤心之战。张耳和陈馀,一对老伙计,两人一起历过生死,共过患难。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头顶上就悬着追杀两人的通缉令,两人相互保护对方,爱对方甚至超过了爱自己。后来两人又齐心协力,追随陈胜复兴赵国,但钜鹿之战后,危机解除,两人却突然之间形同陌路,最终竟成为不死不休的对头。
何以如此?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友情,能善始而不能善终?
推究起来,导致两人翻脸成仇的症因,还在于他们彼此介入对方的生命太深,彼此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视对方为一个独立个体。正因为不再尊重对方的独立性,所以就无法容忍对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选择。井陉战役,死的不只是陈馀一个人。张耳在杀死他的时候因其人格破产,在诸侯中失去了声望与名誉,从此沦为刘邦的附庸,成为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说,人际交往,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独立人格的前提之下,不能无限苛求与索取。一旦你的要求超过了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互的信任就会迅速转化为彼此的不满与怨怼。
实际上,同性之间的友情,比之于异性之间的爱情更为稀有。异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吸引,始终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而同性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合作与友情只有在极特殊下的情形下才能产生。张耳和陈馀,如果不是被大时代的命运抛到了相依为命的低谷状态,他们也许早就打得你死我活了。而如项羽、韩信,这些大时代的失败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孤独一生,没有朋友。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问题大半出在自己身上,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有关。比如说刘邦,他虽然智慧过人,却心性险恶,将每个人定位于他的奴仆的地位。追溯刘邦的一生,所有他遇到的人,如夏侯婴、他的大嫂,包括他的妻子吕雉,都被他要求无限地付出。这种不对等的朋友关系,到了汉朝灭亡的时候,刘邦的后人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朋友关系,也是这样一个定位。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被后人永世景仰,阻名青史,就是因为他们认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死心塌地地坚守这种社会伦理。那些不认可这种伦理的人,则被视为小人与奸贼。由于平等意识的匮乏与平等文化的空缺,导致了中国人无法找到朋友。除非你愿意像关
羽、张飞这样,硬生生地管朋友叫主公,否则主公不认你这个朋友!
张耳和陈馀,正是这种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
两人结怨之由,是张耳要求陈馀与自己共同赴死,而陈馀拒绝。这个拒绝成为了双方友谊断绝的转折点。之所以中国人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正是因为患难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从。而一旦富贵了,总会有一人努力要骑到对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让他骑还是不让他骑,朋友关系到此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人,必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识,才会尊重你的独立选择。
楚汉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因为同样的时代已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循环了两千多年,这漫长的时代,导致了我们文化中残存有许多不平等的奴性因子,并造就了许多缺乏平等观念与平等意识的人。所以即使是到了文明时代,也仍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或是,仍然以张耳、陈馀时代的观念来交朋友。所有这些人,其朋友关系终将会因为求索过度或缺乏足够的人格尊重,而最终走向破裂
所以,从张耳陈馀的悲剧中,我们得出朋友交往的规律: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观念、具平等意识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无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独
立与尊严。
第二,与朋友交往的规则,要注意底线之所在。每个人对周边的人群,都有一个定位。如果你不清楚这种定位,或是不关心,就必然会触犯对方底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即朋友之间一定要注意为对方预留私人空间,如果失去对这一点的把握,也就必然会失去朋友。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贸然逾越,必然会引起怨憎。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
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熟,给他足够的时间,等他心灵成长起来,能够接受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再与之成为朋友也不迟。
实际上,在我们所关注的楚汉争霸的时代,只有张良具有在这种不平等文化下与人平等相处的智慧。
张良,是唯一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理与规程的时代智者。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能独存,所以选择依附刘邦,却始终保持着客卿的身份这个身份让张良避免了遭受刘邦的恶意羞辱。
而张耳,在杀掉老朋友陈馀之后,人格破裂,心理也趋于崩溃。他的儿子张敖显然是陷入了心智恍惚的状态,才会干出娶了刘邦的女儿,却把自己的宠姬送给刘邦,又把自己和刘邦女儿生的女儿嫁给刘邦儿子的乱伦事——所谓心理崩溃,实际上是大脑思维的崩溃,已经无法理解正常社会的行为法则,所以才会干出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异常事。
总之,泥陷于不平等文化背景下的人,莫不是受限于不平等文化的负面因素,感受到莫大的痛苦
比如说韩信,他就是一个能够从平等文化中获益,却沦为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