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青鸟故事集
《青鸟故事集》是散文、评论,是考据和思辨,也是一部幻想性的小说。李敬泽如考古学家般穿行于博杂的历史文本,收集起蛛丝马迹、断简残章,编织出逝去年代 错综复杂的图景。他尝试去
……
[ 展开全部 ]
寻找那些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的人,那些曾在东方和西方之间传递文明的使者,在重重阴影中辨认他们的踪迹,倾听他们含混不清、断断续续的声音:他让我们的目光再次驻足那些久远的往事,我们会沉醉于“沉水、龙涎与玫瑰”;可能会想象“布谢的银树”;或者怀揣心中的“八声甘州”远行;更有可能,我们会把目光放在基督传教士利玛窦的身影之上。在想象中,逝去的事物重新生动展现,一个个曾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衔递交流的人,如一只只青鸟,倏然划过天空,它们飞翔的路径和姿势被想象、被铭刻。
[ 收起 ]
作者:李敬泽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定价:68.00元
ISBN:754476600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31 )
评价 (1 )
第一眼—三寸金莲
孤鸟北林
2021-02-28 22:37:11 摘录
正如安东尼奥尼当年下车伊始就扛着机子乱拍,并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观看者总是倾向于肆无忌惮地行使他的权力,他所看的是他到来之前就想看的东西,而对他不想看的东西毫无兴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孤鸟北林
2021-02-28 22:32:32 摘录
这就是“视觉政治”。别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别人的事但更是我们的事,我们不得不与别人的目光斗争,因为我们辛酸痛苦地意识到,我们的形象正是被这种目光所确定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2-23 18:01:26 摘录
- 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进入“现代”,成为“现代人”,首先要取得“现代人”的身体。所以翻一翻清末民初的报纸,我们就会发现那时的中国人竟像蝉蜕一样痛苦、专注,毫不妥协地改变着自己的形象:剪辫子、剪长发(那时的长发也是封建落后的标志)、禁缠足、易衣冠,每一件事都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个人的身体与宏大的历史有确切的、不容置疑的联系。
- 西方的入侵是从我们的身体暴露在对方批判的目光之下时开始的。这种目光剥夺了我们固有的价值世界,我们噩梦般站在废墟上,与周围突然呈现出来的一切格格不入。我们意识到我们正被审视,我们当然不自在,强烈的羞耻感刻骨铭心地袭来。 文明的羞耻感是19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我们打下的持久难消的烙印,也许很少有哪个民族怀着如此的紧张、期待、喜悦和愤怒关注着外国人如何看我们:他们在看吗?他们看见了什么?他们为什么看见了这些而看不见那些? 这就是“视觉政治”。别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别人的事,但更是我们的事,我们不得不与别人的目光斗争,因为我们辛酸痛苦地意识到,我们的形象正是被这种目光所确定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枕草子》、穷波斯,还有珍珠
沉水、龙涎与玫瑰
抹香
布谢的银树
雷利亚、雷利亚
静看鱼忙?
利玛窦之钟
八声甘州
飞鸟的谱系
乔治•钦纳里之奔逃
第一眼—三寸金莲
印在水上、灰上、石头上
行动:三故事
修道院中的“魔鬼”
巨大的鸟和鱼
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枕草子》、穷波斯,还有珍珠
沉水、龙涎与玫瑰
抹香
布谢的银树
雷利亚、雷利亚
静看鱼忙?
利玛窦之钟
八声甘州
飞鸟的谱系
乔治•钦纳里之奔逃
第一眼—三寸金莲
印在水上、灰上、石头上
行动:三故事
修道院中的“魔鬼”
巨大的鸟和鱼
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枕草子》、穷波斯,还有珍珠
沉水、龙涎与玫瑰
抹香
布谢的银树
雷利亚、雷利亚
静看鱼忙?
利玛窦之钟
八声甘州
飞鸟的谱系
乔治•钦纳里之奔逃
第一眼—三寸金莲
印在水上、灰上、石头上
行动:三故事
修道院中的“魔鬼”
巨大的鸟和鱼
跋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 西方的入侵是从我们的身体暴露在对方批判的目光之下时开始的。这种目光剥夺了我们固有的价值世界,我们噩梦般站在废墟上,与周围突然呈现出来的一切格格不入。我们意识到我们正被审视,我们当然不自在,强烈的羞耻感刻骨铭心地袭来。 文明的羞耻感是19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我们打下的持久难消的烙印,也许很少有哪个民族怀着如此的紧张、期待、喜悦和愤怒关注着外国人如何看我们:他们在看吗?他们看见了什么?他们为什么看见了这些而看不见那些? 这就是“视觉政治”。别人如何看我们,这是别人的事,但更是我们的事,我们不得不与别人的目光斗争,因为我们辛酸痛苦地意识到,我们的形象正是被这种目光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