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事实的钓鱼岛问题 /采访、撰文:何培忠 受访:矢吹晋
-
尼克松政权当时曾一度想把钓鱼岛连同冲绳一起交给日本。但同美国保持关系的台湾国民党政权极力反对,说如果把钓鱼岛给了日本,全世界华人都会倒向共产党政权。美国这时开始认识到钓鱼岛问题的复杂性,这时,美国正在和台湾进行纺织品贸易谈判,为了保住美国的利益,拉拢台湾的国民党政权,遂决定在冲绳归还协议中,只把钓鱼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而有关主权让有关方面进行谈判。日本表面上应承了美国的这一主张,但冲绳归还协议签字后一直拒绝和中方谈钓鱼岛主权问题。基辛格曾反对美国把钓鱼岛的管理权交给日本,希望美国能有真正的中立立场。这就是当时的历史事实。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毛泽东主席送给田中角荣首相一套《楚辞集注》。当时参与中日邦交恢复谈判的人没人注意这个细节的意义,您经过深入研究提出,那是因为田中首相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谢罪时,最初按日本习惯,用了“迷惑(めいわく)”一词,中方表示不满,认为道歉诚意不够。在《楚辞集注》中,有“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一句。毛泽东主席用送书的方式巧妙地告诉田中,仅用“迷惑”一词表示歉意是不够的。对此,有学者评价说,您可能是除毛泽东之外,了解那次送书用意的第一人。厉害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