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万古江河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
[ 展开全部 ]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收起 ]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ISBN:75561169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5 )
评价 (1 )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季浅阑
2021-06-22 01:40:04 摘录
良渚文化的社会,似是一个相当层级化的复杂社会,其拥有的财富及组织能力,均非同小可。这一社会的领导权可能是在兼有宗教与军事权力的人物手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6-22 01:35:54 摘录
在距今5000年左右,以现有的考古数据说,这种复杂社会,呈现下列一些特质:
●有相当数量的财富积累,足以维持有训练的工艺人才,制作礼仪性的贵重物品。
●有具备礼仪性建筑物的礼仪中心出现。礼仪中心也可能有层级的差异。
●有一些人物拥有较别人为多的财富与权威,社群之内遂有层级的分化。这种层级分化,各地可以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社会复杂化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执行管功能,即会出现权力的层级化,也就是社会体走向政治体,终于形成国家的组织。
●聚落之间的层级化,会出现中心聚落。中心聚落人口众多,财富集中,是权贵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兼具贸易中心、礼仪中心……多种功能,这就是城市,亦即苏秉琦所谓的“古城”。城市也可能有防卫设施,例如城墙、壕沟……
●为了礼仪与管理功能,会有专业人员担任这些工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可能发展了文字或其他类似的符号——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6-22 01:33:21 摘录
古代中国的传说,头绪纷繁,不同文献各有异说其不能一致的主要原因,自然由于古代大小文化圈,各有其独特的传说,在合的不同过程与不同阶段,即编织为不同的版本。本节不能列举各种传说,只能撷取几个显赫的传说人物,说明他们由不同文化的英雄,终于汇集于同一神统,以显多元叠合的现象。本节不能将考古学上的文化圈完全与传说的渊源密合,则是因为资料不足,不能强作解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6-22 01:27:09 摘录
在古代,这些神话及传说,常与历史混淆,必须经过清理,才能窥见隐伏的历史事迹。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举其重要的项目有: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开始农业、有巢氏造居室、黄帝创制度、五帝递嬗、尧舜禹举贤禅让……种种故事。这些传说其实来自不同的来源,却在逐步走大一统的过程中,不同族群的故事糅合一起,编织为共同的传说系统—这也是构建集体记忆时,人类社会常见的情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6-22 01:24:06 摘录
3000多年前,周代开国,中原的华夏与东方的文化,融合为黄河流域的主流文化。稍后,楚文化集合江汉与南方文化的力量,成为长江的主流文化。更稍后,东南的吴越文化,一度向这两大主流文化挑战。中国本部几个大文化圈终于在秦汉时代开始融合,但中国各地文化的差异,仍可以回溯到新石器时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6-22 01:17:29 摘录
苏秉琦将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1)以燕山、长城南北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今日“中国”的概念,包括的疆域,超越了上述六个文化圈的空间,蒙藏、中亚、西南山地及沿海岛屿又各有自己的文化圈。苏氏提到的系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几个大地区,不但资料多,发展的线索也较为清楚。单由这几个文化圈的发展轨迹,已足够呈现中国古代人类文化的聚合过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18-05-28 14:09:00 摘录
自从人类发展了农业与牧业,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人群相当程度地定居于一地,也有余力启发心智活动。这两个条件使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逐渐具备一定特色,这就是所谓“文化”。人群的生活资源稳定,人口即有增殖,增加的人口不能再留在渐渐拥挤的原来聚落,势必移徙建立新的聚落。他们在新建的家园,一方面带去故乡的文化,为此,一个文化涵盖的疆域,会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新地区的环境及资源,必与故乡有些差异,为了适应新居的生态条件,原有文化会有所改变。一个地区文化的聚落群,增殖到一定程度,其分布的空间,又会与另一地区文化的分布空间相接,甚至犬牙相错,彼此穿插叠合。不同文化群之间,遂因竟争而有冲突,也因接触而有交流。这一过程,在各地不断重复进行。文化群之间会经过融合,形成涵盖地区广阔的文化圈,而其中又仍有共相中之殊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有相当数量的财富积累,足以维持有训练的工艺人才,制作礼仪性的贵重物品。
●有具备礼仪性建筑物的礼仪中心出现。礼仪中心也可能有层级的差异。
●有一些人物拥有较别人为多的财富与权威,社群之内遂有层级的分化。这种层级分化,各地可以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社会复杂化到达一定程度时,为了执行管功能,即会出现权力的层级化,也就是社会体走向政治体,终于形成国家的组织。
●聚落之间的层级化,会出现中心聚落。中心聚落人口众多,财富集中,是权贵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兼具贸易中心、礼仪中心……多种功能,这就是城市,亦即苏秉琦所谓的“古城”。城市也可能有防卫设施,例如城墙、壕沟……
●为了礼仪与管理功能,会有专业人员担任这些工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也可能发展了文字或其他类似的符号——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举其重要的项目有: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神农开始农业、有巢氏造居室、黄帝创制度、五帝递嬗、尧舜禹举贤禅让……种种故事。这些传说其实来自不同的来源,却在逐步走大一统的过程中,不同族群的故事糅合一起,编织为共同的传说系统—这也是构建集体记忆时,人类社会常见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