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
[ 展开全部 ]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收起 ]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ISBN:978755611690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5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Jarhield
2021-12-26 11:05:03 摘录
唐代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一则费用省,二则环境清静。后来儒生自己组织书院,大率沿袭寺院传统,书院的主讲人称为“山长”,即山林本色。宋人书院甚至有沿用佛寺“方丈”的名词者,更显示佛教寺院的旧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2-26 10:45:41 摘录
中古时代的中国,不仅已纳入亚洲整体性的经济网络,而且中国在中亚一东亚长程贸易居于商品的供应者地位,而在海道方面的国际经济,中国货币更是国际通货。经由中国为中心,东方与西方的经济正在趋整合为整体的网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2-20 11:32:27 摘录
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人对唯一真神的无条件服从与尊崇,人的地位十分卑下,但又因为这一种真神是独一无二的,伊斯兰信仰本质遂是排他的。儒、道、佛三家融合为中国普世秩序的中心思想,“人”是尊贵的,“人心”是宇宙万物观照与理解之所在。佛教“境由心造”与儒家“事在人为”两项观念,在中国融合为一。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对而言,前者借重于人以外的神力,后者注视于人的内在完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2-19 11:42:49 摘录
中国医学的理论,形而上之,玄之又玄,若没有从临床断用药结集的经验,中医未必能数千年行之有效。中医是实践中发展的,因此,从《肘后方》到《千金方》的传统,是临床效果总结的经验,即使脱离玄学理论,仍可卓然成源远流长的治疗系统。中国医学与中国数学一样,采取“问取向”及“实用取向”,两者都有卓越的成绩,但也难以越医术与算术,腾跃为以病理学与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学术领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2-19 10:43:37 摘录
道教在南北朝的发展,堪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整合,糅合了儒家伦理、道家哲学及民间信仰,又加上佛教的仪式与借自佛教的僧团与寺庙组织,遂成为聚集各种成分的复杂宗教系统。至于道教神祇系统以神化自然力量及有功人间的人物为原则,但是神祇名字已不同于古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1-29 20:31:11 摘录
中国文化的上层,是知识分子以理性和逻辑思辨建构的宇宙论、知识论与伦理观念。各家学派虽有异同,却无不以人间为其关怀的主题。同时,人间的秩序又叠合于宇宙秩序之中,成为套叠的复杂系统。于是,天地之间,凡百事物,都只在人间层次见到其意义。这一系统,正如帝国的政治秩序一样是整合的,也是统一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1-11-24 11:36:38 摘录
综合起来看,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其中一些中心命题,例如命与性、气与运都不断在后世有所申论和解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11 08:57:09 摘录
汉人的饮食,考古资料及文献颇多彼此补足。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实物显示,富贵人家的食物种类,颇多野物;相对,东汉《四民月令》所载中等人家的食物,大多是栽培作物及畜养的禽兽,野物比例不大。这两批史料的对比,也许社会阶级的差异,大于时代性的变化——但是也难以断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5:23:46 摘录
汉末的道教,若以太平道起事前的《太平青领书》号召言,是求太平,亦即启性宗教(Gnosticism)所企求的“千禧年”一类的劫数观念。中国的五行相生观念,在秦汉政治上表现为五德转运。世运转移与劫数观念,也可说有相类之处。然而,启示的劫数,终究与机械的转运不同。太平道领袖张角自许为“黄天当立的代表人,毋宁是救世主的身份。动数与救世主观念,均为中亚启示性宗教的特色。印度的原始佛教转化为度人度世的大乘佛教,其转化过程是在中亚形成,当亦可能是吸收了这成分。汉中天师道,更是意图在人间经营一个新秩序;然而,新秩序的神权,不是以人间秩序为满足,其终极目标,仍当是经由救赎,脱离劫难。
以上所述,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应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人受佛教的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这一宗教的第一波发展,仍当是在原来方士、巫术的传统中,焊接上劫数、救赎与世主诸项外来观念,奉祀传统神祇,发动群众力量,以寻求新秩序与新世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5:11:44 摘录
道教出现,与太平道、天师道的活动密切相关。东汉末季的大规模农民反抗之举,有其前例,亦即秦末陈胜、吴广的革命与新莽时的赤眉绿林军起事。那两次前例,除了“篝火狐鸣”之外、庞大的农民武装行动,并没有宗教信仰为维系的力量,没有任何教团为核心组织。太平与天师道则是以宗教信仰主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在太平道与天师道起事前,即已有教团传播讯息,组织群众,然后才诸方同日并起、互相响应、举国骚动。天师道的活动规模较小,但是组织更为严密,也更为持久。汉末农民群众的大规模组织活动,由宗教活动催生,也为这种活动,而终于转为道教,一个本土性的教团。
在太平道与天师道的时代,先秦道家的思想,未必已成为道教教义的有机成分。道教初起时,其内容大致是收罗中国传统的神祇,例如天官、地官、水官、雷神、泰山神……诸种代表自然力的功能性神祇,组织为类似政府官僚系统的神廷,再加上巫师为灵媒的传统,以交通众神。西汉天人感应的观念,遂可与这两个成分焊接,构成一套联结人神圣凡的信仰系统。于是,在前节已提起的望气機祥的方术,以及吐纳导引的养生,均可容纳于这一系统之内。两汉方士之术数,以役使鬼神为手段;其修身养性,以长生为目的。道教结合这两个层面于是形成后日道教中的符箓与丹鼎二支。
在仪节方面,道家的焚香礼拜,甚至后来道观的清规,大致均由佛教借袭;静坐思过、抟首自责……这一类反省的行为,则兼采佛教与儒家的修养功夫。后世道教的发展,当以南北朝时代为最重要的阶段,东汉时代,其教义、教规与组织,都还未十分完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4:55:58 摘录
在中国思想史上,墨家有极强烈的宗教情操:有主神上帝,有“巨子”以下组织严密的墨家学派,几乎可以转化为教团。西汉天感应的学说,与“谶纬”活动相配奉孔子为“素王”,有了教主与预言,若其发展为有组的教团,则那时的儒家,也未尝不可能转化为宗教—而且可能是凌驾于政治权威的宗教!这两次机缘,学派都有可能转化为宗教,却终于都没有实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4:53:34 摘录
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虽有宗教性的活动,却没有抱持一定教义的宗教信仰,也未见具备一定组织的教团。对于神祇与祖灵的奉祀,是国家的祀典。这些信仰中,“天命”观念确与道德要求配套,有发展为超越性宗教信仰的可能。然而,天命观念终于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作为国家权威是否合法的借口。天、地、山川,以至各种神祇,在国家祀典列为制度之后,凡此超越性的自然信仰,都成了国家政治权威的属,又终于在政府组织官僚化的过程中,成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祖灵信仰,来源颇为古老,既有生命的关心,也有死亡的怀念。中国人生活中的祖宗奉祀,也有浓重的宗教情操。然而,由于“神不非类”的排他性,祖灵信仰不能成为普世的宗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4:52:39 摘录
丝道开通,在当时的西域,佛教已经十分兴盛,只是自张骞以下,似乎都未注意到当地的宗教,是以史书记载,例如《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于佛教全未提及,更论其传播中国的事迹。大致佛教进入中国是由丝道上的商贩带来其信仰,而在中国民间逐渐传开。这一过程是在小民百姓中进行,社会上层的文人学者,未必注意及此。于是东汉重要的学者,如王充、王符、仲长统之辈,都未于议论时事的文章中提起佛教信仰。相对地说,当时民间已有严佛调这样的人士接受了佛教而出家剃发为僧。楚王英与笮融设立的道场,规模已经不小,其参加仪式的人数,竟可以万计算,是以有些地区接受佛教的一般百姓,已为数不少。
东汉儒家思想发展,颇受官方注意。西汉晚期,谶纬之说盛极一时,也常于政治权力斗争场合,被人用作宣传得天命归属的工具。东汉皇室不愿思想界有威胁皇权的潜在机能,为此两度以皇权主持学术讨论,钦定了儒家思想的范围。
儒家阵营中,也有清除谶纬荒诞不经之说,及审查经文真伪的内在需要。儒家经典研究,从此以章句训诂为重,一字一句的考证,可以动辄数万言。繁琐学风,不能满足知识分子的心智需求。在这一条件下,东汉以至魏晋学者重新捡起长期搁置的老庄之学,以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东汉魏晋的玄学,其实是跳出儒家经典以外,讨论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一些论题:才与性的分合、无与有的同异……
玄学之兴,遂使佛教有所假借,一则佛教的教义,原来即是讨论现象真幻、本体有无,有关人生终极关怀的议题。二则玄学的词汇适足为佛教借用,用华言表达佛教的思想,亦即所谓“格义”。目前所知佛教早期的文献,当以《四十二章经》为最早,其经文支离零碎,不足以代表佛教主旨,大约只是传教所用的简单说明。此后佛教经典译成华言,不借老庄名词,几乎不可能使中国人领会玄旨,“格义”用久了,正如借人衣服,久假不归,竟成为自己的形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4:47:49 摘录
历史的发展,总是渐进的,一个宗教系统进入另一文化体系,应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初次进入至发挥影响之间,必有相当时间的落差。史学工作者注视之点,当是历史事件发挥影响之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4:38:18 摘录
佛教进入中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相当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的信仰,是对神祇的祭祀与对祖灵的崇敬。神祇通常是自然力的神化;祖灵是由生殖而衍生的慎终怀远,也是亲子之情的扩大。神祇与祖灵的信仰,没有深刻的教义,对人生种种终极关怀,不足以提供普世超越的解释。来自印度的佛教填补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空间,而且在其刺激之下,中国传统的神祇信仰,也发展为本土的宗教—道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以上所述,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应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人受佛教的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这一宗教的第一波发展,仍当是在原来方士、巫术的传统中,焊接上劫数、救赎与世主诸项外来观念,奉祀传统神祇,发动群众力量,以寻求新秩序与新世运。
在太平道与天师道的时代,先秦道家的思想,未必已成为道教教义的有机成分。道教初起时,其内容大致是收罗中国传统的神祇,例如天官、地官、水官、雷神、泰山神……诸种代表自然力的功能性神祇,组织为类似政府官僚系统的神廷,再加上巫师为灵媒的传统,以交通众神。西汉天人感应的观念,遂可与这两个成分焊接,构成一套联结人神圣凡的信仰系统。于是,在前节已提起的望气機祥的方术,以及吐纳导引的养生,均可容纳于这一系统之内。两汉方士之术数,以役使鬼神为手段;其修身养性,以长生为目的。道教结合这两个层面于是形成后日道教中的符箓与丹鼎二支。
在仪节方面,道家的焚香礼拜,甚至后来道观的清规,大致均由佛教借袭;静坐思过、抟首自责……这一类反省的行为,则兼采佛教与儒家的修养功夫。后世道教的发展,当以南北朝时代为最重要的阶段,东汉时代,其教义、教规与组织,都还未十分完备。
东汉儒家思想发展,颇受官方注意。西汉晚期,谶纬之说盛极一时,也常于政治权力斗争场合,被人用作宣传得天命归属的工具。东汉皇室不愿思想界有威胁皇权的潜在机能,为此两度以皇权主持学术讨论,钦定了儒家思想的范围。
儒家阵营中,也有清除谶纬荒诞不经之说,及审查经文真伪的内在需要。儒家经典研究,从此以章句训诂为重,一字一句的考证,可以动辄数万言。繁琐学风,不能满足知识分子的心智需求。在这一条件下,东汉以至魏晋学者重新捡起长期搁置的老庄之学,以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东汉魏晋的玄学,其实是跳出儒家经典以外,讨论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一些论题:才与性的分合、无与有的同异……
玄学之兴,遂使佛教有所假借,一则佛教的教义,原来即是讨论现象真幻、本体有无,有关人生终极关怀的议题。二则玄学的词汇适足为佛教借用,用华言表达佛教的思想,亦即所谓“格义”。目前所知佛教早期的文献,当以《四十二章经》为最早,其经文支离零碎,不足以代表佛教主旨,大约只是传教所用的简单说明。此后佛教经典译成华言,不借老庄名词,几乎不可能使中国人领会玄旨,“格义”用久了,正如借人衣服,久假不归,竟成为自己的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