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万古江河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
[ 展开全部 ]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收起 ]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ISBN:75561169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5 )
评价 (1 )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季浅阑
2021-07-02 19:09:11 摘录
经过这些通道,中国与中亚、内亚及南亚,已多有来往,间接也与西亚、北非及欧洲,有了接触。族群的进退移徙,至少就中国西、北两方的域外,每有彼此之间影响。新石器时代,河西走廊上,中国地区的文化,逐步向西推进。在北面,后世长城线上,中国地区族群,也一步一步推向草原。王国维考订,猃狁、荤粥等北方族群是匈奴祖先,但是这些族群的活动地区,都在今日山西、陕西的北部,犹在长城线以南。春秋战国时代,秦赵燕代,都向北开拓,将中国文化族群的北界,更为推向北方。匈奴游牧帝国,是在中国的压力下,逐渐聚合匈奴、东胡、丁零……等族群,合而为横跨蒙古地区的庞大势力。在中国的西陲,大月氏原来居地是在今日甘肃一带,承受不了中国文化族群及匈奴族群的压力,才西徙于内亚与中亚,日后建立了中亚的贵霜王朝。这些迁徙,都有其连锁效应,一处动,别处跟着动。到了东汉,匈奴为中国击溃,其残余西迁,一步一步吸收所经之处的土著族群,终于成为欧洲的大威胁。匈奴王阿提拉(Attila,434-453在位)兵临罗马帝国,已是匈奴离开蒙古故地四百年之久了。这一族群移徙,后波逐前浪,牵动整个欧亚大陆的族群分布图。欧洲史上的蛮族入侵,即是这一串连锁反应的后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2 19:00:57 摘录
扩大地看,东西交通路线,并不只有由河西经西域的丝道一线。北方也有一条沿着内蒙古草原直达天山与乌拉岭的大道,其东端深入今日的东北与西伯利亚,向西直入今日俄国,也可南下抵达中亚诸国。这条道路,毋宁是更为古老,也更为直接的交通路线。在丝道未开以前,东亚、内亚、欧洲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大多是在这条道路上,以接力的方式,一站一站间接联络。人类以驴马驾车,最早见于两河流域,然后分别传播于东亚、南亚、北非与欧洲。中国地区始用车辆的最早年代,尚待论证,大致是距今四千多年前;车辆传入,最为可能的路线,即是沿这条北方草原的北路,进入东亚,进入中国。冶炼青铜与铁的知识,大约也是沿这条路线,间接传入东亚。
此外,还有一条西南丝道,经过川、康、云南的纵谷,连接今日青海的草原,与丝道衔接,南向通往今日的缅甸、印度。这一条道路,跋涉山川,不易行走,但仍有作用。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时代相当于殷商,其青铜面具有中亚风味,而出土的贝壳,则是南方海产。相当于汉代的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文化遗物,则草原风光明显可见。张骞见到的蜀地产物,可能即经由此道传去印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2 18:57:20 摘录
今日新疆的族群,有城居的维吾尔人及草原上放牧的哈萨克人。在汉代,当张骞与班超进入西域时,西域也有居国与行国两种政治组织。大致言之,居国是绿洲上的城邦,务农为生;行国是草原上的部族,放牧为生。西域的生态环境,相对于蒙古,比较良好,因此其游牧族群不必跋涉长途,即有水草。西域的人群组织形态,当是分散的许多族群,中间又有城市点缀于绿洲,农耕、游牧两种不同形态的组织,犬牙交错,不具蒙古草原上游牧生活的同构型,因此不易出现匈奴型的游牧大帝国。两汉开辟西域,也正是藉绿洲城市国家之助,始以断匈奴的右臂。这些绿洲的城市,形成交通路线上的固定据点,遂能一站一站传递,形成历史上著名的丝道,联系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文明大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2 18:55:27 摘录
游牧生涯,移动距离长,移动频率大。于是一群与另一群牧人之间,即可能不断接触。经由接触,各地的产品、生活数据(例如工具)、语言、思想观念,也都会因此而不断交换,终于在欧亚草原的广袤空间,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语言及信仰都会大同小异。有此条件,于是草原上的居民,可能聚集为较大的族群,有时甚至结合为庞大的军事团体,秦汉时代的匈奴,可能即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游牧帝国。后世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帝国,则是另一次草原族群的大结合。除这两个例子外北亚与内亚的游牧族群,时聚时散,不断组织了迅速移动的武装力量,对抗邻近的农业国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2 18:52:20 摘录
内蒙及新疆草原上,除了牧养牲口,也往往有小规模农业,栽培耐旱的作物,例如麦(一种裸燕麦)。
蒙古与新疆的游牧,移动距离也不一样,其理由则在蒙古地区气候更为寒冷干燥,牧草的生长缓慢,无法迅速再生长,持续供应牲口食料。游牧生涯是为了适应作物生长期短促的生态条件而产生的。人类中的一部分人群,当是在优良生态环境被别人占尽之后,才发展这一形态的生产方式:食物生态链上的中间一环(亦即能长程走动的牲口),不断移动,寻找其前一段的环节(亦即牧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此外,还有一条西南丝道,经过川、康、云南的纵谷,连接今日青海的草原,与丝道衔接,南向通往今日的缅甸、印度。这一条道路,跋涉山川,不易行走,但仍有作用。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时代相当于殷商,其青铜面具有中亚风味,而出土的贝壳,则是南方海产。相当于汉代的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文化遗物,则草原风光明显可见。张骞见到的蜀地产物,可能即经由此道传去印度。
蒙古与新疆的游牧,移动距离也不一样,其理由则在蒙古地区气候更为寒冷干燥,牧草的生长缓慢,无法迅速再生长,持续供应牲口食料。游牧生涯是为了适应作物生长期短促的生态条件而产生的。人类中的一部分人群,当是在优良生态环境被别人占尽之后,才发展这一形态的生产方式:食物生态链上的中间一环(亦即能长程走动的牲口),不断移动,寻找其前一段的环节(亦即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