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万古江河
★ 与余英时、黄仁宇、杨联陞、何炳棣、张光直比肩的海外华裔史学大家中国通史力作 ★ 第三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余英时、姚大力、葛兆光、王子今、许纪霖、白岩松一致推许
……
[ 展开全部 ]
余英时:许先生好学深思,遍涉人文—社会诸学科,能将广博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纳入一种由深思 熟虑得来的分析系统之中,著作宏观与微观交互为用、古今一贯、雅俗共赏。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葛兆光: 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王子今:怎样在真实描绘社会运动的洪峰和大潮时,兼及社会生活的微澜和细流呢?怎样通过一个具体社会事件个案的了解,观察总体社会风貌,如同通过分析一支试管中的水样,察知大河的水质呢?《万古江河》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部论著。要知道江河的位置和流向,可以使用1:10000的地图,也可以使用1:25000000的地图。前者便于察知细微,后者便于理解大势。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万古江河》的成功。 许纪霖:许倬云先生是中国史研究的大家,他的西周史、春秋战国与汉代的社会史研究独步天下,但影响更大的是他打通中西、纵观古今的通史研究。只有学问到了炉火纯青、阅历通透人情世故、人生看尽江山沧桑的时候,方能够化繁为简,将历史深层的智慧以大白话的方式和盘托出。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白岩松:我们是谁?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看了许倬云先生的书,才明白,其实我们基本不太知道,先生行走与写作都不便,却让思考走到最远,穿越了历史与成见。我们的不知道,正是一种对他致敬的方式。 ★ 放宽历史视界看“文化圈”的中国走过的道路 ★ 聚焦数千年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心灵关怀和信仰世界 ★ 探索丰富多样的中国区域文化交织融合 ★ 比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其他文明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收起 ]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理想国|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68.00
ISBN:755611690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95 )
评价 (1 )
六、走向南方
季浅阑
2021-07-09 13:06:08 摘录
开发西南的过程中,早去的移民,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开发西南夷的第一步,也就是开发四川地区时早来的移民,如卓王孙以及他的女婿司马相如,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汉人向西南扩充的马前卒,或是前卫工作。司马相如和他的妻子文君的家族先人,是秦朝建立时,被发配到四川开拓的六国人民,工作包括采盐、冶铁,以及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做贸易,甚至掠夺少数地区的人民,贩卖到汉人的地区做童仆。同样的,在汉代开发东南地区时,例如会稽郡(今天江浙地区),进入山地的也是早期到达的汉人。当时著名的朱买臣,就是一个移入越人地区的汉人,后来帮助汉帝国开发这个地区,担任了会稽太守。
这一类的活动用今天的解释来说,是汉帝国的扩张。而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军事和政治力量。
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剩下来的遗留呢?应当还有。譬如说,晚到唐代的时候,湖南的道县,还有一种非常矮的居民,颜色黑,个儿矮,显然与汉人种族很不相同。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海洋小矮人,就是他们的同种。这些零零碎碎的数据,使我们知道山区真正当地的原居民,当还遗留了相当长久的时间。不过,在他们语言文化都被汉文化同化以后,当然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是谁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3:03:15 摘录
开发西南地区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行政单位叫作“道”。道是一个直线,是一个点,也不是个面。从一条线,慢慢扩张,然后成为一个面,建立一个行政单位。这个过程也许是跟着贸易一步一步向前走,紧随贸易活动跟进去的是移民,移民后面跟进去的是军事力量和行政力量。汉帝国的扩充,是线状的扩充,线的扩充能够掌握一定的面时,才在那个地区建立郡县。这种扩充方式,在后来新开发的地区,如东北、西北,都有类似的发展。不过,西南的发展模式非常清楚,是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然后设立郡县,纳入汉帝国的行政网之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3:01:56 摘录
《汉书·西南夷传》上面所说的哀牢、邛都、滇等许多西南地区各种民族的文化包括他们的衣着、生活方式、族群名称,因为数据相当简单,不容易和今日西南的族群配对。我们必须了解,今日西南族群又经过了一两千年的迁移和融合,不可能等于当年的族群。西南中国山林密布,山高谷深,自古以来一定是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族群。以今天的族群分布来看,像云南地带,山顶上是一种族群,谷地里是一种族群山谷之间的高山湖谷地又是一种族群。
向西南夷开发的三条大路,实际上都从成都辐射下去。第一条大路是向西南进入了澜沧江:第二条是向南进入了红河以及西江,然后向西联系到缅甸,向南联系到广东;第三条则是正西方,朝向青康藏的一条大。这三条大道在汉朝逐渐变成网状,许多新的郡县出现。但是这个网的密度,和前述的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的网络相比,要稀疏得多。换言之,这一个网络并没有大量的汉人人口移入,只有少许移民进去,使当地人同化,或是汉帝国强大的军事和行政力量,收罗了这些少数民族,然后使他们在汉帝国的行政治理之下,逐步同化。
必须要提醒的,是汉朝的交州,也就是今天越南的北部,那边的郡县,主要是与广东地区联系,只有一小部分是和西南夷联系。汉帝国政府在交州的行政网络,比西南地区细密。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离汉朝本部越远的交州,反而有更密的行政网,其原故就是西南地区的山地交通困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9 12:58:26 摘录
最后大规模地清理洞庭湖、鄱阳湖以南,以及皖南和东南沿海丘陵的大片山林地区,是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吴国的很多军事行动,实际上不在北方进行,而是在南方做开拓的工作,亦即收服山越。吴军进入山区,把大量的人口、财富变成可以动员的资源。吴国能够抵抗北方强大的魏国,靠的就是这些新开的资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8 13:03:51 摘录
西汉的晚期与东汉的上半段,开发南方还是大事。这时可见两种族群,一种称为“蛮”,一种称为“山越”。他们居住的地区,都是在大路两边。蛮与山越的关系,大概是有区别的,山越可能是原来越人的后裔,蛮人可能是从西南中国填补了越人剩下的空虚地方最主要是在湖南和江西。这两群人抵拒汉人殖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季浅阑
2021-07-08 13:02:31 摘录
汉人进入南方,整体说来,是一个全面向前推动、渗透、同化的过程。相对来说,北方是冲突和敌对;南方是一步一步地归并到汉族文化区之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前 言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一、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三、农业与聚落
四、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五、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六、复杂社会的出现
七、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前3世纪)
一、进入青铜时代
二、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三、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四、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五、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六、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七、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八、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九、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一、普世国家体制
二、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三、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四、民间的信仰
五、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六、走向南方
七、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八、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东亚的中国(2世纪--10世纪)
一、秦汉帝国的崩解
二、中国与周边民族
三、佛教的影响
四、文学与艺术
五、天文、数学与医药
六、中古的衣食住行
七、经济形态的转变
八、民族关系
九、中国对外关系
十、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第五章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10世纪--15世纪)
一、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国体制
二、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三、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四、经济与多元网络
五、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六、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七、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八、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九、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第六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15世纪--17世纪)
一、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二、人口与生活资源
三、大海波涛
四、第一波西潮
五、明代的工业
六、明代的市场经济
七、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八、明代思想的转变
九、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十、明朝时的台湾
第七章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17世纪--19世纪中叶)
一、清帝国的性质
二、台湾的开发
三、清初民族与文化冲突问题
四、清代学术风气
五、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六、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七、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八、中国与西方
九、通俗文化
十、当时的欧洲
第八章 百年蹒跚(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一、内忧与外患
二、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三、教育制度的改变
四、近代中国的武化现象
五、都会文化的勃兴
六、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七、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八、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九、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 言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这一类的活动用今天的解释来说,是汉帝国的扩张。而受到汉帝国扩张影响的,是无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因为经济水平比较低,基本上还只是山林地区的粗放农业,无法抵拒汉人的经济力量。汉人的开拓力量,第一步是贸易,接下去是垦殖,最后是军事和政治力量。
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剩下来的遗留呢?应当还有。譬如说,晚到唐代的时候,湖南的道县,还有一种非常矮的居民,颜色黑,个儿矮,显然与汉人种族很不相同。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海洋小矮人,就是他们的同种。这些零零碎碎的数据,使我们知道山区真正当地的原居民,当还遗留了相当长久的时间。不过,在他们语言文化都被汉文化同化以后,当然就没有办法找到他们是谁了。
向西南夷开发的三条大路,实际上都从成都辐射下去。第一条大路是向西南进入了澜沧江:第二条是向南进入了红河以及西江,然后向西联系到缅甸,向南联系到广东;第三条则是正西方,朝向青康藏的一条大。这三条大道在汉朝逐渐变成网状,许多新的郡县出现。但是这个网的密度,和前述的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的网络相比,要稀疏得多。换言之,这一个网络并没有大量的汉人人口移入,只有少许移民进去,使当地人同化,或是汉帝国强大的军事和行政力量,收罗了这些少数民族,然后使他们在汉帝国的行政治理之下,逐步同化。
必须要提醒的,是汉朝的交州,也就是今天越南的北部,那边的郡县,主要是与广东地区联系,只有一小部分是和西南夷联系。汉帝国政府在交州的行政网络,比西南地区细密。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离汉朝本部越远的交州,反而有更密的行政网,其原故就是西南地区的山地交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