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世界

◎作品看点 ★著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精装全译本。附作者创作年表、多国学者对谈(茨威格研究中心独家授权) ★茨威格于1942年2月22日自杀,本书是他鼓起生命中最后的热情,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定价:48.00
  • ISBN:7513917051
九 1914年大战伊始时刻
  • 小七Zhai
    2020-03-22 11:57:4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七Zhai
    2020-03-22 11:57:09 摘录
    战争一爆发,他是第一个急急赶往兵营,报名去当志愿兵的。我能想到,当这个胖子气喘吁吁地爬上楼梯时,那些上士和列兵会发笑的。他们立刻把他打发走了。利骚感到沮丧。正如许多其他人一样,他至少要用诗歌为德国效力。对他来说,德国报纸和德国陆军报告中的一切都是最可靠的真实。他相信自己的国家遭到了突然袭击,最坏的罪犯就是那个狡诈的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 Lord grey),就如同柏林的“威廉大街”3刻意展示的那样。他在诗歌《憎恨英国之歌》中找到了表达“英国是反对德国、引发战争的罪魁祸首”这种感觉的方式,这首诗我手头没有它的文本—以坚硬、简洁,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句把对英国的仇恨挑拨成永久的誓言:再也不会原谅英国人的“罪行”。很快,这首诗就以其灾难性的方式表明,要想通过煽动仇恨来达到某种目的是多么容易(这个肥胖的、昏了头的矮个子犹太人还走在了希特勒的前面)。这首诗就如同一枚炸弹落进了弹药库。还从来没有一首诗,甚至《守卫莱茵河》,能如这首臭名昭著的《憎恨英国之歌》一样如此广泛地传播开来。德国皇帝非常高兴,授予利骚一枚红色的雄鹰勋章。所有报纸都转载这首诗:教师们在学校里读给孩子们听;军官们出现在前线,将这首诗朗读给士兵们,直到每个士兵都能把这仇恨经背得滚瓜烂熟。这还不算完呢。这首小诗被配上音乐,扩展成合唱,在剧院上演。不久,全德国七千万人口当中就再没有一个人不能从头到尾背诵这首《憎恨英国之歌》。再往后,全世界都知道这首诗,当然,人们的热情要小得多。一夜之间,恩斯特·利骚红得发紫,得到了一位诗人在这次战争中所能得到的一切。当然,这种烈焰般的荣誉,后来也如同涅索斯的衬衣在他身上烧起来。战争刚一结束,商人又开始打算做生意,政治家开始真诚地希望达成理解。人们尽一切努力,否认这首诗,人们不要与英国形成永久性的敌对关系。为了推卸自身的责任,人们将那位可怜的“憎恨者利骚”指斥为唯一的罪人,要他一个人对这疯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七Zhai
    2020-03-22 11:40:46 摘录
    任何意义上的心思都是可怕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七Zhai
    2020-03-22 11:26:5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七Zhai
    2020-03-22 11:25:3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小七Zhai
    2020-03-22 11:22:4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