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性的时代

理想国外文纪实001,《纽约时报》年度选书,美国名记丽贝卡·特雷斯特直击单身女性群体。 ★一部单身的通俗史,三十位女性的故事——单身并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发明”。特雷斯特将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59.00
  • ISBN:7559800572
137 · 第五章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靠自己的单身女性
  • 无声磨叽
    2019-01-15 10:57:20 摘录
    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被迫互相依赖,让人想起一个不被注意的女性主义研究课题:看护工作和家庭事务的社会化。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对传统异性恋婚姻之外关系的社会认同,而这一向是同性恋权利,特别是同性恋婚姻运动的主要奋斗目标。赋予朋友和非传统伴侣拟亲属的角色,允许他们进入病房,给予他们医疗辩护权和生命终结权,在为越来越多至死没有婚姻的群体提供更多的临终关怀上,以上举措是至关重要。但是单身的拥护者贝拉·迪波洛认为,这也是同性婚姻运动一直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的部分原因所在,同性恋婚姻运动强调的是要取得社会认可的婚姻。即便同性恋男女获得了真实有效的婚姻平权,迪波洛写到,“那些单身的人们,不管他们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别的,也将依然是二等公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无声磨叽
    2019-01-15 10:50:14 摘录
    当然,即使有婚姻和子女,生老病死的残酷事实也不一定就会改变。“那些自我安慰以为结了婚就可以避免将来孤独老去的人,往往不会考虑可能离婚、被抛弃,或早年丧偶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一般不会想到,即使是在两人彼此深爱、永远相爱的最好情形下,当论及生命的终点时,我们都是在下一个令人心碎的赌注。因为生命不会碰巧在同一时间到期,即使婚姻再幸福,我们也还是有一半的概率死在伴侣之后。而统计又显示女性比男性更长寿,且女性更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长的伴侣,概率因此就更大了。在美国,寡居女性的平均年龄是59岁,而2009年的数据9显示,70岁以上的女性中,超过一半的人寡居,是丧妻男性比例的两倍多,这意味着,婚姻再幸福的女人也要经历丧亲的痛苦,接着还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死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无声磨叽
    2019-01-15 10:47:45 摘录
    这里所谈的是很多单身人士往往不明白的一个道理:让生活暂停是社会允许的。我深有体会,在成年后,只有很少的时候有人会热心地劝你休息、留给自己一点时间,一般是在你结婚和生孩子的时候。当然,对于美国大多数工薪族来说,蜜月假和产后带薪假是白日做梦,但是白领阶层的单身人士,以及那些没有孩子的人,不但没有人鼓励他们给自己放假,他们还要经常替休假的同事干活,工作更长的时间。在一个尚不能保障新父母在生育或领养孩子后的休假期间得到一份补助的国家,讨论为单身人士或没有孩子的伴侣提供带薪休假,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我们想要保障职场中日益增多的未婚人士的权益,就必须认识到,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不仅仅是新郎新娘和那些刚有了孩子的父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3 03:03:16 摘录
    虽然单身生活有着各式各样的弊端,但是婚姻的缺点也同样不一而足。获得牢固的婚姻,找到一个于自己有益的伴侣,谈何容易。我们中的许多人依然遭遇着落入不幸婚姻的可怕命运,可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文章充满焦虑地讨论那些不幸的妻子,尽管这一人群基数众多。
    我们仍旧乐于将婚姻看成是女性故事的(幸福)结局,乐于看到她们追求幸福的决心。我们不会去问一个女性结婚后的命运如何,也不会认为她们婚姻中可能会遭遇的危机(有时只是担心、不满或孤独)是婚姻特有的问题,却总是轻易地认为如果单身女性出现这样情况,就一定是因为她们没有结婚。
    这是非常糟糕的。如凯伦·德宾( Karen Durbin)于1976年在《乡村之声》上发表的文章“做一个独身女人”里所说,“比失去男人更可怕的,是失去你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3 02:38:45 摘录
    没有任何婚姻或认真的恋爱关系,可以保证一定不会发生像安那天晚上那样的绝望:丈夫可能会不在家,可能会因为被吵醒而发牌气,也可能不理不睬或笑话她。单身的安那天晚上也可以随便勾搭个人回家,这个人也许会比一些当丈夫的更加细心地照顾她。而她的朋友,要不是还得去奥哈伊,也是可以送她回家帮她换下衣服的。
    但是,拥有同居伴侣的最大好处是——而且这常常是生活的现实——给予你陪伴的希望,一个暖心的人,他的责任是,帮你解扣子,在你年轻时在仓库派对上把胳膊玩脱臼了的时候,在急诊中心陪着你;在你年老的时候,在你生病的时候,在你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这个人都会陪在你身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3 00:47:30 摘录
    孤独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的关系。记者宋迪斯茨( Judith Shulevitz)指出,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长期孤独是生物层面和细胞层面发生的一种身体状况。这种状况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的,还有一部分与我们还是新生儿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也就是在我们想要寻找伴侣、怯于寻找伴侣之前早已存在的。舒拉维茨说,当代的心理学家“确定孤独是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客观状态。总而言之,舒拉维茨认为,孤独“是一种亲密感的缺失”。而亲密感的缺失不一定能够通过婚姻得到缓解。
    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孤独,而这些人并非都是单身。有过失败的恋爱经历或性关系的人都知道,亲密感不会在你做爱的时候出现并停留,它也不一定会假以时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相反,恋人之间的亲密感往往会随着时间渐渐消退。你躺在理应是你最亲近的人身边,却只感觉不被理解不重视、没有心意相通时,那反而是你最孤独的时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3 00:32:57 摘录
    我们可以将已经成年却尚未结婚成家的这段时期,认为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但是若把这段时期说成是本质上不成熟的一个阶段,就有欠妥当了。毕竟,未婚生活不是真实人生的操练或预演或暂停。人生主要靠自已经历,这一路上没有什么是成年青春期专属的——工作、赚钱、花钱、恋爱、分手、婚前性行为,都不是。
    在按照传统结婚的成年人中也不乏幼稚的行为:期待成为被关注的中心,要求另一半伺候他们,给他们做饭洗衣,还要逗他们开心。而一直以来,鲜有女人抱怨有个不成熟丈夫的痛苦。
    从许多方面来看,在情感和物质方面自给自足的独身生活,要比(婚后)获得成熟的生活状态来得更加困难。一个人的生活意味着凡事都要自己担当,不像有伴侣可以分忧,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操心——自己做决定,自已担责任,自己付账单,自已清理冰箱,没有正式的伴侣来帮助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面对各种顽固不化的观念,什么衡量成功女性的标准不是事业有成,不是友谊,也不是令人满意的两性关系,而是结婚与否。
    形成这些观念的原因,往往是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结婚,那不是她自己做出的选择,而是因为她没有被选中——没有人选择她,没有人想要她,没有人珍视她。在我和第一位男朋友分手的痛苦过程中,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一位年长的男性朋友试图安慰我,跟我说了他向自己妻子求婚的原因:“你不会让那样的商品一直放在货架上。”我伤心地端坐在属于我的货架上,无人买无人爱,满脑子想着他的那句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3 00:06:48 摘录
    没错,许多追求事业而不是家庭的女性都经历过孤独,但是这样的孤独是不是能够通过婚姻来缓解,却鲜有人关注。另一位女性经理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称,有些人选择不结婚就是不想经历上一辈已婚女性的不幸:“当你想到自己母亲的无助时,想到她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时,你就会坚决地不想上当受人欺负。”
    当人们说那些为自己而活的单身女性自私时,请别忘了,承认女性拥有独立于他人、尤其是独立于丈夫和子女的自由,这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变化。一个真正的、女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女性承认自己的需求,并以自己的需求为重,就如她们一直被训练着去照顾所有其他人的需求一样——或许真的会让女性幡然醒悟,纠正几百年来被形塑的自我牺性行为。
    艾米娜·索乌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她给予他人的建议是“永远首先自已。女性是非常社会化的人,她们善于选择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如果把自己放在首位,你就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非同凡响的人生道路”。艾米娜十分清楚有很多人不赞同这些话。“若是你选择为自己而活,就会有人说你自私,”她说,“但这不是自私,你有动力,你有梦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2 23:46:35 摘录
    2011年由现代家庭理事会(Council on Contemporary Families)主持的一项报告显示,84%从未结婚的女性(以及67%从未结婚的男性)会向其父母提供实际的帮助,相此之下这么做的已婚女性只占18%(已婚男性是38%)这个更高比例的人群中也包括了未婚母亲。
    从未结婚的女性更可能参与政治、签署请愿书、做志愿者和参加集会。埃里克·克林伯格也说过,单身独居者更有可能参加讲座,参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之下已婚成年人会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家庭中,他们或许会出席子女学校的志愿活动,却不一定会参加于自己或家人无益的组织活动。
    未婚女性向世界贡献的这些补偿性能量值得赞赏,并且也和单身女性推动社会运动的历史进程相一致;此外,它一语道破那些中伤女性自私自利的言论产生的原因——千百年来人们对女性预设的期望即为,她们是无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2 23:22:43 摘录
    你开始感到忧虑:担心自己无法摆脱对独立生活的迷恋,摆脱在独立生活中养成的怪癖。在我独自生活的那些年里,我也担心,而且也经常有人提醒我,我的习惯变得越来越顽固,我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以致无法让他人走进我的生活。
    这些焦虑并非毫无道理。真的是这样,我单身的时候,会很快把有可能打扰我星期六早上生活习惯的男人们赶走。星期六的早晨是我专门留给自己的时间,我要在这个时候独自享用早餐,我有个可笑的习惯——边跳舞边打扫房间,我痛恨有人打扰。追求者的电话打得太勤,我会感到压抑;要求见面太多,我会觉得像是得了幽闭恐惧症;对方不想去我喜欢的酒吧或餐馆,或是非要我提早下班,我都会觉得很烦。我已经习惯并喜欢按自已的方式做事。而这些男人只会把一切都搞乱。我知道这话听起来挑剔、琐碎、自恋,连我自己都是这么想。我担心自己变成了一个自私的怪物。
    但是回想起来,我这么努力地保护我的私人空间、作息时间和独处的自由,也是一种防御手段,为了不让自己发展不是真心想要的关系。也许我对男人们太苛刻了,但同时我也确定自己对他们并不非常感兴趣。这是肯定的,因为在六年里我没有维持过一段能超过三次约会的关系,然而一旦出现了我喜欢的人什么星期六早晨,什么破习惯,什么早下班,我都全然不顾了,他每次打电话来我都很开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2 23:19:07 摘录
    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在我20来岁和恋人分手后,我痛苦了一年才缓过来。在此之后,我有一种无牵无挂的感觉,我的生活都属于我一个人,好心情自己维持,坏心情自己调整。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我不用因为男朋友喜欢就得吃难吃的中餐外卖。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看书,听音乐,连续几个小时坐着抽烟思考。最重要的是,不会总是因为两人合不来面磕磕碰碰,整天费尽心神,就是心的日子也过得很不开心。
    有时候,把独身生活过好,就像是对那位不公平对待我们的前任的一种报复。而有时候,就像是想要证明(可能就是为了给自己看),我们不需要恋爱结婚也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甚至精彩。诺拉·埃夫隆曾经告诉我说,在她20多岁独自生活在纽约的那段时间里,她经常下厨,为自己准备一顿丰盛的美食,摆好餐具、餐巾和菜肴。如果是晚上在家,她说:“我就算好时间在九点钟搞好,那时候电视上正好有我想看的节目,客厅里摆着小餐桌,我就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四个人的晚餐”。她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她可以单身,但是家的感觉不能少。这样来结束一天,她说,“就不会因为今天只吃了酸奶而难过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不会难过是因为她们没有让污浊和马虎粗糙渗入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因为缺少社会学家埃里克·克林伯格(EcKlinenberg)所称的“监督之眼”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行为标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讲,这意味着她们有私密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一些小怪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2 03:43:14 摘录
    她从成年开始就是单身,但是生活中却不缺男人。弗朗西丝一直都没有结婚也从来没想过要结婚。“我明年就要70岁了。我非常适合一个人过,我喜欢一个人过,我需要一个人过。我本身就喜欢这样,而不是因为环境。”弗朗西丝在2013年的时候对我说。
    弗朗西丝曾与好几个男人同居,并和其中一个共同生活了十年,那是在她20多岁到30多岁的时候。她说这段关系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很不错,直到“最后我们互相都很厌倦了”。不过有过这段关系,她继续道,说明了她也是能够和伴侣一起生活的,“我并不总是想与世隔绝,我只是比较喜欢独处,大多数时间我一个人待着比和别人在一起更开心”。弗朗西丝说,她很久都没法想通婚姻的吸引力在哪里,随着她那些结了婚的朋友一个个上了年纪,她开始承认,有些夫妻确实能取长补短,有些人的婚姻里“确实有美好的东西,虽然我不会去追寻这些东西,但我的确在两个健康的、相互之间能够建立有意义的长久关系的人身上,看到了婚姻的好处”。
    但是她又补充说,她那些结婚多年的朋友现在所拥有的,恰恰来自她对于婚姻最反感的地方,那就是每天都要和另一个人相处合作。“我无法接受生活中的平庸,”弗朗西丝说,“即使在恋爱时候,若有人在我思考重要事情的时候来打扰我,那也是无法忍受的。有时临时出现什么事情,你还得担心另一个人,要关心他,考虑到他的感受。比如你没有事先安排,突然和别人一起出去吃饭时,你就得打电话告诉那个人,不是要征得他同意,而是应该这么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清和月
    2018-12-22 03:30:28 摘录
    “我非常珍惜我独处的时间”基蒂柯蒂斯(Kitty Curtis)说。26岁的基蒂来自新泽西,是个发型设计师。上段恋爱关系结束的时候,一开始她觉得很害怕,想马上再找一个新的男朋友,但是这种感觉后来消失了,“我开始喜欢这种不必去谈朋友、不必为另一个人操心的生活,”基蒂说。“这样的生活我很自在,很舒服,一个人的生活很简单。”
    基蒂一直喜欢旅行,但是在之前两段比较长久的恋爱关系中,她说:“我感觉像是总要硬将人拉进梦里。”她所向往的东西“只能和对方想要的进行折中,不管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感觉太压抑了”。在最近的一段关系结束之后,她说她有一种了无牵挂的感觉,“现在,我有太多太多想看的东西,想做的事情,这比让别人走进自己梦里有趣多了。”
    对于有些人而言,由着自己的愿望生活是他们永远的向往。对另一些人来说,渴望孤独的想法却时有时无。他们有时希望和另一个人相拥而卧或并肩而坐,有时却又不想。无论如何,女性对自由的向往和对陪伴的渴望,可以同样的强烈,只是后者被宣传得更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