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品牌的起源
《品牌的起源》重新定义了品牌以及品牌创建的哲学和方法,使品牌创建的过程成为一门科学、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而非灵光一现的艺术或者虚无缥缈的品牌宗教。艾•里斯先生和劳拉•里斯女
……
[ 展开全部 ]
士指出: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分化诞生新品类;真正的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品类一旦消失,品牌也将消亡,企业创建品牌的正道是把握分化趋势,创新品类,创建新品牌,发展品类,壮大品牌,以多品牌驾御多品类,最终形成品牌大树。在某种意义上,《品牌的起源》以营销达尔文主义的哲学宣告了品牌神创论的终结,令人对品牌的创建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
[ 收起 ]
作者:(美)艾•里斯 劳拉•里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40.00
ISBN:711144364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总 序 定位理论
小桔灯
2019-02-05 16:00:12 摘录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各个行业中发展势头良好、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和品牌几乎毫无例外都属于A模式,如家电企业中的格力、汽车企业中的长城、烟草品牌中的中华、白酒品牌中的茅台和洋河、啤酒中的雪花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桔灯
2019-02-05 15:59:18 摘录
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
中国家电企业普遍采取J模式发展,最后陷入行业性低迷,以海尔最具代表性。海尔以冰箱起家,在“满足顾客需求”理念的引导下,逐步进入黑电、IT、移动通信等数十个领域。根据海尔公布的营业数据估算,海尔的利润率基本在1%左右,难怪海尔的董事长张瑞敏感叹“海尔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与之相对应的是,家电企业中典型的A模式企业——格力,通过聚焦,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并实现了5%~6%的利润率,与全球A模式企业的平均水平一致,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中最赚钱的企业。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各个行业中发展势头良好、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和品牌几乎毫无例外都属于A模式,如家电企业中的格力、汽车企业中的长城、烟草品牌中的中华、白酒品牌中的茅台和洋河、啤酒中的雪花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桔灯
2019-02-05 15:55:05 摘录
中国企业普遍的榜样、日本最著名六大电子公司10年间的经营成果居然是亏损108亿美元,即使是利润率最高的索尼,也远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日本大企业全仰仗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采取对大企业的高额贴息政策,资金成本极低,才得以维持)。与日本六大电子企业的亏损相对应的是,同期美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高达5.4%,优劣一目了然。由此可见,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根源远非糟糕的货币政策、金融资产泡沫破灭,而是J模式之下实体企业普遍糟糕的盈利水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桔灯
2019-02-05 15:53:38 摘录
从营销和战略的角度,我们把美国企业主流的经营哲学称为A(America)模式,把日本企业主流的经营哲学称为J(Japan)模式。总体而言,A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聚焦,狭窄而深入;J模式则宽泛而浅显。简单讨论二者的孰优孰劣也许仁者见仁,很难有实质的结果,但如果比较这两种模式典型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则高下立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小桔灯
2019-02-05 15:52:45 摘录
定位所倡导的观念不仅与中国企业固有思维模式和观念存在巨大的冲突,也与中国企业的标杆——日韩企业的主流思维模式截然相反。由于具有地缘性的优势,以松下、索尼为代表的日韩企业经验一度被认为更适合中国企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姗十六
2018-07-13 10:44:23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总 序 定位理论
推荐序 品牌定位体系巅峰之作
前 言
定律1 生命的大树 ∥1
The Great Tree of Life
定律2 预测未来 ∥9
Predicting the Future
定律3 分立和征服 ∥17
Divide and Conquer
定律4 渐变 vs. 分化 ∥27
Gradual Change vs. Divergence
定律5 时钟收音机的诅咒 ∥39
The Curse of the Clock Radio
定律6 瑞士军刀式思维 ∥51
Swiss Army Knife Thinking
定律7 糟糕的创意从未消失 ∥73
Bad Ideas Never Die
定律8 高科技品牌的大树 ∥85
The Great Tree of High-Tech Brands
定律9 低科技品牌的大树 ∥111
The Great Tree of Low-Tech Brands
定律10 缺失环节的奥秘 ∥139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Links
定律11 第一者生存 ∥149
Survival of the Firstest
定律12 第二者生存 ∥171
Survival of the Secondest
定律13 修剪的威力 ∥189
The Power of Pruning
定律14 创造一个品类 ∥209
Creating a Category
定律15 确立一个敌人 ∥235
Establishing an Enemy
定律16 推出品牌 ∥243
Launching the Brand
定律17 总结 ∥259
Wrapping Things Up
附录A 定位思想应用 ∥270
附录B 企业家感言 ∥273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总 序 定位理论
推荐序 品牌定位体系巅峰之作
前 言
定律1 生命的大树 ∥1
The Great Tree of Life
定律2 预测未来 ∥9
Predicting the Future
定律3 分立和征服 ∥17
Divide and Conquer
定律4 渐变 vs. 分化 ∥27
Gradual Change vs. Divergence
定律5 时钟收音机的诅咒 ∥39
The Curse of the Clock Radio
定律6 瑞士军刀式思维 ∥51
Swiss Army Knife Thinking
定律7 糟糕的创意从未消失 ∥73
Bad Ideas Never Die
定律8 高科技品牌的大树 ∥85
The Great Tree of High-Tech Brands
定律9 低科技品牌的大树 ∥111
The Great Tree of Low-Tech Brands
定律10 缺失环节的奥秘 ∥139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Links
定律11 第一者生存 ∥149
Survival of the Firstest
定律12 第二者生存 ∥171
Survival of the Secondest
定律13 修剪的威力 ∥189
The Power of Pruning
定律14 创造一个品类 ∥209
Creating a Category
定律15 确立一个敌人 ∥235
Establishing an Enemy
定律16 推出品牌 ∥243
Launching the Brand
定律17 总结 ∥259
Wrapping Things Up
附录A 定位思想应用 ∥270
附录B 企业家感言 ∥273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总 序 定位理论
推荐序 品牌定位体系巅峰之作
前 言
定律1 生命的大树 ∥1
The Great Tree of Life
定律2 预测未来 ∥9
Predicting the Future
定律3 分立和征服 ∥17
Divide and Conquer
定律4 渐变 vs. 分化 ∥27
Gradual Change vs. Divergence
定律5 时钟收音机的诅咒 ∥39
The Curse of the Clock Radio
定律6 瑞士军刀式思维 ∥51
Swiss Army Knife Thinking
定律7 糟糕的创意从未消失 ∥73
Bad Ideas Never Die
定律8 高科技品牌的大树 ∥85
The Great Tree of High-Tech Brands
定律9 低科技品牌的大树 ∥111
The Great Tree of Low-Tech Brands
定律10 缺失环节的奥秘 ∥139
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Links
定律11 第一者生存 ∥149
Survival of the Firstest
定律12 第二者生存 ∥171
Survival of the Secondest
定律13 修剪的威力 ∥189
The Power of Pruning
定律14 创造一个品类 ∥209
Creating a Category
定律15 确立一个敌人 ∥235
Establishing an Enemy
定律16 推出品牌 ∥243
Launching the Brand
定律17 总结 ∥259
Wrapping Things Up
附录A 定位思想应用 ∥270
附录B 企业家感言 ∥273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中国家电企业普遍采取J模式发展,最后陷入行业性低迷,以海尔最具代表性。海尔以冰箱起家,在“满足顾客需求”理念的引导下,逐步进入黑电、IT、移动通信等数十个领域。根据海尔公布的营业数据估算,海尔的利润率基本在1%左右,难怪海尔的董事长张瑞敏感叹“海尔的利润像刀片一样薄”。与之相对应的是,家电企业中典型的A模式企业——格力,通过聚焦,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并实现了5%~6%的利润率,与全球A模式企业的平均水平一致,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中最赚钱的企业。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各个行业中发展势头良好、盈利能力稳定的企业和品牌几乎毫无例外都属于A模式,如家电企业中的格力、汽车企业中的长城、烟草品牌中的中华、白酒品牌中的茅台和洋河、啤酒中的雪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