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马勇讲史:觉醒
甲午年的黄海海战惨败后,和比战难。李鸿章奉命和谈,受尽屈辱签下了马关条约。李鸿章是晚清破屋的裱糊匠,还是时代浪尖的弄潮儿?马关谈判是丧权辱国任人宰割,还是呕心沥血虎口夺食
……
[ 展开全部 ]
?甲午战败是洋务运动的灰飞烟灭,还是近代开启的幡然醒悟?此后,严复等人开始思考中国制度的改革,也由此催生了借法自强到立法自强的转变。 ○ 马勇【晚清四书】:觉醒/维新/国变/革命,首度集结出版。 ○ 阅读晚清最佳读本 ○ 马勇首次披露四十年治学心路历程 ○ 敬意与温情,重叙晚清历史。传统与创新,重构中国社会。
[ 收起 ]
作者:马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定价:75.00元
ISBN:751332385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屡战屡败: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行健
2018-08-15 17:28:08 摘录
清军并没有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方大军之入朝境也,朝民以王师至,欢呼夹道,为时盛暑,争献茶浆饷我军士。而军事残掠,毁器皿,攫财物,役丁壮,渔妇女,汝贵军尤甚,朝民大失望。七月初二日抵平壤时,我牙山军已败退,倭人无南顾忧,而犹聚王京,迟回未发,盖新倭未集,且其元山支队未东渡也。我平壤军不即直趋王京,分道争利,又不择险分屯,互为策应,以绝觊觎、而以二十九营万四千余人聚平壤、置酒高会,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及志超至军,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行健
2018-08-15 17:24:04 摘录
李鸿章的忧虑是:“窃查十二年醇贤亲王巡阅北洋复奏疏内,豫筹各口办防形势,谋虑至为周详,而尤谆谆于添置船艇、慎固陆防、推广学堂三端,实为不刊之论。西洋各国以舟师纵横海上,船式日异月新,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铁舰详加察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尤胜。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士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至先后添置鱼雷艇
十三只,经道员刘含芳教练精熟,以之守口尚足自防。陆军则自十二年后始议办威大之防,十七年后始议办烟胶之防。现威大逐渐经营,已成重镇;烟胶两处仅有八营分部,兵力稍单。惟烟台本是威海后路,胶澳形势紧曲,但使台炮得力,扼要自守尚无须屯戍重兵。两处台垒计日可成,此后京师东面临海,北至辽沈,南至青齐,二千余里间,一气联络,形势完固,已无可蹈之隙。各口添设学堂,不乏颖异之才,惟水师各学生教成以后,并无新添练船,尚苦无从位置。以上三事,仰体醇贤亲王缔造未竟之志,频年设法布置,稍有成效可睹,终以限于财力,未能扩充。”--《校阅海军竣事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我的学术起步
引子
第一章 东亚秩序重组
宗藩解体
东北亚危机
走向战争
第二章 一场如此憋屈的战争
缘起:各自的理由
节外生枝:内政与外交
屡战屡败: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第三章 和比战难
寻找契机
德璀琳东渡
美国促成和谈开启
张邵广岛受辱
意外收获:伊藤“点将”
第四章 梦醒春帆楼
日本的要价
忍辱负重:谈判之难
遇刺:一个意外带来的契机
讲和代价:超越极限
第五章 三国干涉还辽
各有算盘
三国干涉
日本对应
中国的代价
第六章 大清弃儿:台湾官民的选择与无奈
台湾不是筹码
被割让的为什么是台湾
台湾官民的选择
台湾人民的无奈
第七章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起源
革命思想起源
一个人的革命
超越绝望:战败刺激
民族主义异军突起
第八章 走进丛林:严复的愤怒与哀嚎
探究西方发展的动力
严复发飙
走进丛林:一个影响深远的倡导
第九章 维新思潮酝酿
拯救中国:李提摩太献策
新知识人登上政治舞台
康有为治安四策
坐而言:趋向维新
起而行:组建京沪强学会
第十章 构建维新共识
体制内变革思想萌生
政府大员的变革热情
走向维新时代
梦醒了吗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我的学术起步
引子
第一章 东亚秩序重组
宗藩解体
东北亚危机
走向战争
第二章 一场如此憋屈的战争
缘起:各自的理由
节外生枝:内政与外交
屡战屡败: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第三章 和比战难
寻找契机
德璀琳东渡
美国促成和谈开启
张邵广岛受辱
意外收获:伊藤“点将”
第四章 梦醒春帆楼
日本的要价
忍辱负重:谈判之难
遇刺:一个意外带来的契机
讲和代价:超越极限
第五章 三国干涉还辽
各有算盘
三国干涉
日本对应
中国的代价
第六章 大清弃儿:台湾官民的选择与无奈
台湾不是筹码
被割让的为什么是台湾
台湾官民的选择
台湾人民的无奈
第七章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起源
革命思想起源
一个人的革命
超越绝望:战败刺激
民族主义异军突起
第八章 走进丛林:严复的愤怒与哀嚎
探究西方发展的动力
严复发飙
走进丛林:一个影响深远的倡导
第九章 维新思潮酝酿
拯救中国:李提摩太献策
新知识人登上政治舞台
康有为治安四策
坐而言:趋向维新
起而行:组建京沪强学会
第十章 构建维新共识
体制内变革思想萌生
政府大员的变革热情
走向维新时代
梦醒了吗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我的学术起步
引子
第一章 东亚秩序重组
宗藩解体
东北亚危机
走向战争
第二章 一场如此憋屈的战争
缘起:各自的理由
节外生枝:内政与外交
屡战屡败: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第三章 和比战难
寻找契机
德璀琳东渡
美国促成和谈开启
张邵广岛受辱
意外收获:伊藤“点将”
第四章 梦醒春帆楼
日本的要价
忍辱负重:谈判之难
遇刺:一个意外带来的契机
讲和代价:超越极限
第五章 三国干涉还辽
各有算盘
三国干涉
日本对应
中国的代价
第六章 大清弃儿:台湾官民的选择与无奈
台湾不是筹码
被割让的为什么是台湾
台湾官民的选择
台湾人民的无奈
第七章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起源
革命思想起源
一个人的革命
超越绝望:战败刺激
民族主义异军突起
第八章 走进丛林:严复的愤怒与哀嚎
探究西方发展的动力
严复发飙
走进丛林:一个影响深远的倡导
第九章 维新思潮酝酿
拯救中国:李提摩太献策
新知识人登上政治舞台
康有为治安四策
坐而言:趋向维新
起而行:组建京沪强学会
第十章 构建维新共识
体制内变革思想萌生
政府大员的变革热情
走向维新时代
梦醒了吗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方大军之入朝境也,朝民以王师至,欢呼夹道,为时盛暑,争献茶浆饷我军士。而军事残掠,毁器皿,攫财物,役丁壮,渔妇女,汝贵军尤甚,朝民大失望。七月初二日抵平壤时,我牙山军已败退,倭人无南顾忧,而犹聚王京,迟回未发,盖新倭未集,且其元山支队未东渡也。我平壤军不即直趋王京,分道争利,又不择险分屯,互为策应,以绝觊觎、而以二十九营万四千余人聚平壤、置酒高会,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及志超至军,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东方兵事纪略》《中日战争》
十三只,经道员刘含芳教练精熟,以之守口尚足自防。陆军则自十二年后始议办威大之防,十七年后始议办烟胶之防。现威大逐渐经营,已成重镇;烟胶两处仅有八营分部,兵力稍单。惟烟台本是威海后路,胶澳形势紧曲,但使台炮得力,扼要自守尚无须屯戍重兵。两处台垒计日可成,此后京师东面临海,北至辽沈,南至青齐,二千余里间,一气联络,形势完固,已无可蹈之隙。各口添设学堂,不乏颖异之才,惟水师各学生教成以后,并无新添练船,尚苦无从位置。以上三事,仰体醇贤亲王缔造未竟之志,频年设法布置,稍有成效可睹,终以限于财力,未能扩充。”--《校阅海军竣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