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雕刻时光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
……
[ 展开全部 ]
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 收起 ]
作者:[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定价:45.00元
ISBN:754427859X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43 )
评价 (1 )
33 艺术——渴求理想
nonsense
2020-03-19 00:12:24 摘录
“艺术家‘寻找’自己的主题”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主
题就像果实,一旦成熟就要求表达自我……这就好比生孩子…诗人没什么可骄傲的——他不能主宰自我,只能服从。对他来说,创作是唯一可能的存在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好比他自己无力停止的举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nonsense
2020-03-14 23:41:13 摘录
还用得着多说什么呢?这里天才地道破了灵魂的惶恐、反常,而这种可以称为“精神无能”的状态正日益成为现代人的标志。
不再寻求真理的人看不见美好的事物,或者只看到负面的呈现。这种极度的精神空虚令人接受不了艺术却又去评判艺术,从而拒绝在更高层面上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导致这样俗不可耐地感叹:“不喜欢!”“没意思!”理由很充分,却好比个试图画出彩虹的先天盲人。持有类似评判标准的现代人无力思考真理,对艺术家为与他人分享真理而体验的痛苦置若罔闻。
然而,真理为何物?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一大令人悲哀的事情就是,彻底摧毁人类意识中关于美好的一切。当代大众文化,讨好消费者的“假体文明”,将残害我们的灵魂,阻止人追寻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妨碍人认识作为精神存在的自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nonsense
2020-03-14 23:18:08 摘录
艺术旨在给所有人留下印象,首要任务便是让人们感受到它唤起的强烈情感。艺术家用精神能量去感染人,而不是用某种必然的理性论据。理解艺术需要一定的精神层面的基础训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8 13:18:15 摘录
果戈里一八四八年一月致茹科夫斯基的信中写道:“布道不是我的工作。艺术用不着布道,它本身即训诫。我的工作是用鲜活的影像表达思想,而不是作论断。我应当通过人物展现生活,而不是解释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8 13:13:14 摘录
艺术不是逻辑思维,也无法形成一套行为伦理,却能反映信仰的某种前提。正因如此,艺术形象只可能毫无条件地被接受。如果说在科学领域你可以从逻辑上向对手证明自己的论点,那么在艺术领域,你无法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假如你创造的形象令人漠然,没有发掘真实的世界与人性来感染人,观众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感化人的心灵,完善其精神结构。
不在寻求真理的人看不见美好的事物,或者只看到负面的呈现。这种极度的精神空虚令人接受不了艺术却又去批判艺术,从而拒绝在更高层面上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导致这样俗不可耐地感叹:“不喜欢!”“没意思!”理由很充分,却好比一个试图画出彩虹的先天盲人。持有类似批判标准的现代人无力思考真理,对艺术家与他人分享真理而体验的痛苦置若罔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8 13:04:39 摘录
如果说,科学而冰冷的实证主义现实认知好比沿着无尽阶梯上升,那么艺术的认知就好比无边的星球体系,各星球之间可能互补,也可能冲突,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能替代彼此——相反,它们彼此丰富,相濡以沫,形成一个特别的包罗万象的星系,向着无限发展。这些诗意的启示,就是永恒而独具价值的证明,证明人类能够意识到并表达:他原来是谁的影像或相似物。
除此之外,艺术无疑也承载着重要的沟通功能。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团结,终究是艺术最重要的终极目标之一。
艺术作品有别于科学概念,它不要求任何实际的物质产出。艺术是一种元语言,人们借助它尝试联系彼此:传达自己的信息、吸收别人的经验。但这依然无关实际收益,而是为了实现爱得理想,其意义便寓于牺牲之中,与实用主义相抵触。我完全无法相信,艺术家只是为了表达自我才创作。缺乏交互理解的自我表述毫无意义。而单以他人建立精神联系为目的的自我表述痛苦且无益,结果便是牺牲。是否值得单单为了听自己的回声而奋斗?
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见到有人把艺术比做星空、星球了,或许这就是最适合艺术的比喻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8 12:54:11 摘录
艺术形象永远是一种隐喻,亦即彼此交换形容。用多数来比喻少数。艺术家以死喻生,以有限喻无限。换喻!无限不能被物化,但可以用形象创造对它的想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3 12:32:56 摘录
艺术旨在给所有人留下印象,首要任务便是让人们感受到它唤起的强烈情感。艺术家用精神能量去感染人,而不是用某种必然的理性论据。理解艺术需要一定的精神层面的基础训练。
只有人们以对精神与理想永恒不灭的渴求聚在艺术周围,艺术才能存在,才能立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3 12:26:32 摘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每一次认知都是通过自己的存在重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目标。当然,个体会利用人类所积累的全部知识,但毕竟伦理与情感上的自我认知体验才是每个人生命的唯一目标,且任何一次认知在主观上都是重新体验。人们一次次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痛苦地渴望着能具有他凭某种直觉所认知的理想特质。而这种不可及的个体的“我”的缺陷,正是人类不满足的永恒源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题就像果实,一旦成熟就要求表达自我……这就好比生孩子…诗人没什么可骄傲的——他不能主宰自我,只能服从。对他来说,创作是唯一可能的存在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好比他自己无力停止的举动。
不再寻求真理的人看不见美好的事物,或者只看到负面的呈现。这种极度的精神空虚令人接受不了艺术却又去评判艺术,从而拒绝在更高层面上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导致这样俗不可耐地感叹:“不喜欢!”“没意思!”理由很充分,却好比个试图画出彩虹的先天盲人。持有类似评判标准的现代人无力思考真理,对艺术家为与他人分享真理而体验的痛苦置若罔闻。
然而,真理为何物?
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一大令人悲哀的事情就是,彻底摧毁人类意识中关于美好的一切。当代大众文化,讨好消费者的“假体文明”,将残害我们的灵魂,阻止人追寻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妨碍人认识作为精神存在的自我。
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感化人的心灵,完善其精神结构。
不在寻求真理的人看不见美好的事物,或者只看到负面的呈现。这种极度的精神空虚令人接受不了艺术却又去批判艺术,从而拒绝在更高层面上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导致这样俗不可耐地感叹:“不喜欢!”“没意思!”理由很充分,却好比一个试图画出彩虹的先天盲人。持有类似批判标准的现代人无力思考真理,对艺术家与他人分享真理而体验的痛苦置若罔闻。
除此之外,艺术无疑也承载着重要的沟通功能。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团结,终究是艺术最重要的终极目标之一。
艺术作品有别于科学概念,它不要求任何实际的物质产出。艺术是一种元语言,人们借助它尝试联系彼此:传达自己的信息、吸收别人的经验。但这依然无关实际收益,而是为了实现爱得理想,其意义便寓于牺牲之中,与实用主义相抵触。我完全无法相信,艺术家只是为了表达自我才创作。缺乏交互理解的自我表述毫无意义。而单以他人建立精神联系为目的的自我表述痛苦且无益,结果便是牺牲。是否值得单单为了听自己的回声而奋斗?
只有人们以对精神与理想永恒不灭的渴求聚在艺术周围,艺术才能存在,才能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