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雕刻时光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
……
[ 展开全部 ]
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 收起 ]
作者:[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定价:45.00元
ISBN:754427859X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43 )
评价 (1 )
85 使命与命运
普拉空
2019-01-30 17:59:37 摘录
当然,同其他艺术一样,电影手法也会变化。我在前文说过:当最早的电影观众看到银幕上的火车向他们驶来时,惊恐万状,纷纷逃散,在看到特写时,大为惊骇,以为那是被砍下的头颅——这样的手法在今天不回引起任何情绪波动:我们使用昔日了不起的大发现,就像使用标点符号一样稀松平常。诚然,现在我们见到特写时并不会去想它是不是过时……
在被普遍使用之前,新的手法或方法应当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完整表达个人世界观自然而唯一的方式。艺术家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并非是为了满足美学感受,而是需要在痛苦中忠实地传达作者对现实的态度。
工程师设计机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减轻人的劳动和生活负担。但常言道,活着不是为了吃……可以说,艺术家拓展自己的表现尺度,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轻快,也就是让人们在新的精神层面上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艺术家并非总能做到简单清晰——在阐述对个人或生活的思考时,总会不自觉地繁复,有时甚至令人费解。然而沟通总需要努力。没有努力和渴望,人与人是不可能沟通的。
在这种情况下,发现新的表现手法,就等于发现一个有语言天赋的人。如此我们可以说,形象的诞生就是一种发现。而那些昨日千亲万苦才发现的传达真理的方法,明天完全有可能变得刻板。
假如一名巧匠用当代最高水准的表现形式去讲述与他无关的事情,假如他人聪明品味又不差,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迷惑观众。但很快,这些电影的影响如昙花一现,很快就烟消云散。时间迟早会毫不留情地揭穿那些缺乏自己的观点,缺少个性的作品。因为创作不是只需一些专业技法,简单地让客观存在的信息成型。它最终会是人类存在的终极形式,是人类独特而唯一的表达手段。难道要把“探索”这个萎靡的字眼,用于始终需要付出超出人类的努力才能克服的失语症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30 11:06:26 摘录
接受艺术的先锋主义,意味着承认艺术可以进步。技术进步我理解,它意味着有了能更好完成任务更加完善的机器。艺术怎么能变得更先进:可以说托马斯·曼比莎士比亚好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普拉空
2019-01-29 14:11:52 摘录
信息衰退危机出现了,因为信息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产生于同一封闭的体系。交换经验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微弱。一句话,个体的精神完善处于不可能实现的危险状态下,其制约因素是工业化需求。人的命运开始变得四平八稳,常常与个性无关。这样,当人依附于自己的社会命运时,个体的标准化成为非常现实的危机:正是在此时,电影诞生了。
观众买票看电影,似乎是为了弥补个人经验的空白,又像是要投身去追寻“逝去的时光”,亦即去填补他精神经验的空虚,这种空虚感是他作为现代人的常态,是繁忙的工作、狭隘的社交圈、没有灵魂的片面的现代教育造成的结果。
艺术倾向的存在见证了自我意识的成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1 前言
10 开端
33 艺术——渴求理想
55 雕刻时光
85 使命与命运
112 电影形象
189 艺术家的责任
215 《乡愁》之后
230 《牺牲》
249 结语
262 附录: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表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在被普遍使用之前,新的手法或方法应当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完整表达个人世界观自然而唯一的方式。艺术家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并非是为了满足美学感受,而是需要在痛苦中忠实地传达作者对现实的态度。
工程师设计机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减轻人的劳动和生活负担。但常言道,活着不是为了吃……可以说,艺术家拓展自己的表现尺度,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轻快,也就是让人们在新的精神层面上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艺术家并非总能做到简单清晰——在阐述对个人或生活的思考时,总会不自觉地繁复,有时甚至令人费解。然而沟通总需要努力。没有努力和渴望,人与人是不可能沟通的。
在这种情况下,发现新的表现手法,就等于发现一个有语言天赋的人。如此我们可以说,形象的诞生就是一种发现。而那些昨日千亲万苦才发现的传达真理的方法,明天完全有可能变得刻板。
假如一名巧匠用当代最高水准的表现形式去讲述与他无关的事情,假如他人聪明品味又不差,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迷惑观众。但很快,这些电影的影响如昙花一现,很快就烟消云散。时间迟早会毫不留情地揭穿那些缺乏自己的观点,缺少个性的作品。因为创作不是只需一些专业技法,简单地让客观存在的信息成型。它最终会是人类存在的终极形式,是人类独特而唯一的表达手段。难道要把“探索”这个萎靡的字眼,用于始终需要付出超出人类的努力才能克服的失语症吗?
观众买票看电影,似乎是为了弥补个人经验的空白,又像是要投身去追寻“逝去的时光”,亦即去填补他精神经验的空虚,这种空虚感是他作为现代人的常态,是繁忙的工作、狭隘的社交圈、没有灵魂的片面的现代教育造成的结果。
艺术倾向的存在见证了自我意识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