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一条课堂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78.00元
  • ISBN:7508691946
三、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 41
  • 一叶飘零
    2018-09-12 15:35:15 摘录
    庄子只是要表达当人们突破了有限的、个别的、片面的立场,就会了解种种事物无论世俗如何褒贬抑扬,都有它们作为整个世界一部分存在的理由和意义,都有它们即使互相对立也无法完全排斥的关联。近代著名艺术家弘一法师临终时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人生的欢乐和悲哀错落交织在一起,两者当然是不同的,但若定要分出此是彼非、此高彼下,则完全无法做到,它们都是人生必然的部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叶飘零
    2018-09-12 15:25:30 摘录
    这番话,前两句是比喻,后一句才是关键。井底之蛙识见狭隘,自鸣得意,是因为它被所居住的“虚”这一有限空间给限定了;“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突出的是“时”的维度。这两句空间、时间两个维度包揽无遗。最后这句“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曲士”是指识见寡陋偏执的人,这种人之所以不能明道,是因为受到所接受的知识和教养的限制。通常人们认为知识和教养是正面的,但在道家看来却未必。当我们高度关注某一点、某一方面而不顾其他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盲区。任何文化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庄子·逍遥游》里说,在庄子的老家宋国,有人去南方的越地贩卖礼帽、礼服,但是越人的头发都是剪短的,文身且裸体,礼帽、礼服对他们来说完全多余。我们知道,宋人是被周推翻的殷商后裔,殷人的传统礼帽、礼服,毋庸赘言,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味,然而企图将自己的文化象征不顾实际推销到越地去,那不能不说是反而受困于自己的文化认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叶飘零
    2018-09-12 15:17:12 摘录
    古代经典的开篇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大概看出各自所包含的精神世界。《论语》开篇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呈现一位“敏而好学”“不知老之将至”的教育家形象;《孟子》开篇是孟子见梁惠王的一番说辞,展现的是周游列国,能言善辩,极力推销自己政治理念的孟子。《庄子》开篇则是鲲鹏展翅,推展出一个宏大的世界。这里不仅有人,还有鱼有鸟,有大海有天空,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而不仅仅是人的世界。这才是我们身处其间的真实世界,万物纷纭,并生并育,一起展示着各自的色彩声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叶飘零
    2018-09-11 17:32:20 摘录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思想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遵从天地自然的规律:依据“反者道之动”来为人处世是如此,对世间的社会治理也是如此。我们说过,道家关注的更多是个体的身心修养,而不是社会人群的安排。但老子略有些特殊,他曾是周天子朝廷中的一位官员,与三心二意仅做了几天漆园小吏的庄子不同,政治统治的问题或多或少进入了他的视野,他对此会有一些感触和理解。在这方面,老子是一位放任者,不主张过多的人为的意志介入社会治理之中,以人之道干扰天之道。老子对此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就像烹饪一条小鱼,不能随着自己的意志,翻来覆去地折腾,那样会将小鱼翻烧成碎块,无法食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叶飘零
    2018-09-11 17:17:44 摘录
    首先,将老庄归入道家,并不是他们的自觉自愿,而是后人的“拉郎配”。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状况、如今惯常会说“百家争鸣”。但其实“百家”这个说法,就是双重的谎言:一是当时并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流派,二是先秦时代根本就不存在称某个思想流派为“家”的概念。当时记述各种思想,乃至思想家互相批判的时候,都是直呼其名,或称为某某子,比如老聃如何,庄周如何。“家”是汉代司马谈对此前的思想做集中的梳理和概括时候提出的。而且如果读《史记》里记载的司马谈的原话,他的所谓道家或“道德家”中包含了哪几位思想家,其实并未明言。到了更晚的班固那里,他在《汉书》中明确将老子和庄子的书归拢在一处,列在“道家”的名目之下,老庄两位才最终正式坐在同一个屋檐下。所以,如果起老庄两位于地下,告诉他们是所谓道家,他们一定感到莫名其妙,瞠目不知所对。既然在先秦时代,老庄并无自觉的学派归属,而是各说各话,那么他们之间思想的不尽一致,就很容易想见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一叶飘零
    2018-09-11 17:12:50 摘录
    孔子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天下的局势越糟糕,就越是要挺身而出。这就是儒、道两家的不同,道家更注重出世的个人的独善,而不是儒家式的入世的兼济精神。
    或者换一种更简捷、更形象的说法。儒家是进取的,是做加法的;道家是退让的,常爱做减法。《老子》里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语句,做学问讲究积累,强调“益”,也就是增加;而求道、行道则相反,强调的是“损”,也就是减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